樑建章:中國如何贏得國際輿論辯論賽

梁建章:中國如何贏得國際輿論辯論賽

當“中國威脅論”在國際輿論中越來越頻繁的被提及,如何突破這種誤解,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和軟實力,已經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如果把輿論戰比作一場辯論,如何讓中國普通民眾更理解國際形勢、讓普通民眾的聲音傳出去、讓國際社會了解中國製度的優勢?

梁建章:中国如何赢得国际舆论辩论赛

專家簡介

梁建章:全球化智庫(CCG)資深副主席、攜程執行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梁建章:中国如何赢得国际舆论辩论赛

近幾年,隨著中美關係惡化,一部分以美國媒體為代表的西方媒體不遺餘力地鼓吹中國威脅論,多方面批判中國對內和對外的政策,進而詆譭中國的國際形象。對此,中國政府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反駁,外交部的工作不可謂不努力,對外援助不可謂不積極。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舉動離徹底改善中國對外形象仍有距離。時至今日,中國整體的國際形象仍然有待提高,在國際輿論戰中,中國仍處於守勢。

提升國際形象和軟實力,對於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重要。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人均收入還只是發達國家的幾分之一。中國要跨越中等收入國家陷阱,其經濟和產業結構就必須進一步升級到高附加值產業。在向全球輸出商業品牌、高科技、文化和旅遊產品時,全球民眾對於中國政府和中國人的整體形象尤為重要。試想,如果外國人認為中國是個有威脅的國家,那麼對於該國的高科技和文化產品就會有天然的牴觸情緒,這對於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非常不利,也會影響到中國經濟的發展。

正因為如此,所以在中國不斷崛起的大背景下,美國很自然地會把中國作為對手,一些美國背景的西方媒體必然會鼓吹“中國威脅論”,其根本目的就是打擊中國的國際形象。而當中國為捍衛形象而進行反擊,就形成了至關重要的國際輿論戰。如果把國際輿論戰比作中國和美方的一場辯論賽,那麼我們直接面臨的挑戰,就是必須要贏得這場辯論賽。

在這場辯論賽中,中方核心觀點就是“中國的和平崛起會與世界共贏”

,美方的核心觀點則是“中國崛起對世界是個威脅”。僅從雙方的論點來說,中方是有優勢的,畢竟中國在歷史上和現在的所作所為,都符合中國是和平崛起的觀點。但是,中方在這場辯論賽中也有自己的軟肋,那就是目前相對封閉的國際互聯網環境。

好比一場辯論賽,會由100名觀眾來最後投票決定輸贏,其中20個是中國人,10個是美國人,還有70個其他國家的人(這其中最關鍵的是持搖擺觀點的歐洲、日本、韓國等其他發達國家)。由於無法訪問國際互聯網中的主流社交媒體,導致中方觀眾無法聽到美方辯手和觀眾的原始發言,所有發言都要通過個別傳聲筒來翻譯得到,信息往往失真,中方觀眾無法參與辯論也無法和其他觀眾交流。相比之下,美方辯論隊能夠聽到所有觀眾背後的議論,美方辯論隊裡還可以讓10個美方觀眾參與辯論,雖然觀點不完全和官方辯論隊一樣,但或多或少還是會從不同角度支持美方的官方觀點。而且,美方辯論隊和美方觀眾還可以和絕大部分觀眾互動討論。試想一下,在這種條件下,即使中方辯論隊的觀點和辯論技巧再出色,要想贏得這樣的辯論賽還是難上加難吧。

所以,

中國要贏得國際辯論賽,有必要適當開放國際互聯網,讓辯手和民眾更準確地瞭解國際民意和反方觀點,同時可以讓更多國內民眾的聲音來參與這個辯論會

適當開放國際互聯網,有利於讓中國人更多地瞭解美國和世界。在國與國之間,民眾的相互理解至關重要,如果隔絕交流(尤其是在人員國際旅行受阻的情況下),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誤解,這是非常有害的。

例如美國和西方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存在各種不同的聲音,只有全面瞭解才不會引起誤判。如果不全面瞭解,有可能會把一些極端聲音誤認為是西方的主流聲音,造成過激反應,把打擊對象擴大化。例如,最近個別美方政客拋出了要向中國索賠的要求,這種甩鍋要求當然是無稽之談,毫無法律依據和實操性。其實用不著中方出手,這些個別政客的反對黨就不會放過他們。所以對於中方來說,不必過分糾纏於這樣的小眾觀點。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更加核心的觀點,以及批駁對方更有殺傷力的論點。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往往針對個別政客和名人的言論做出過激反應,有時反而顯得自身過於敏感。要知道,美國社會本就同時存在著各種偏激的聲音,即使對自己的領導人和政府,都存在尖銳得不靠譜的批評,別說是針對外國領導和政府。美國人對於這種批評的包容程度和中國人截然不同,一些小眾觀點,即使大部分美國人並不認可,然而一旦看到中國人對於這些觀點的強烈反應,他們反而更會覺得中國的確是個威脅。有些時候,恰恰是我們的過激反應,客觀上幫助對手獲得了更多的非理性支持。

況且,我們不能要求所有美國人或者西方人或者世界人完全認同中國人的所有觀點,只要有一個觀點不同就視為敵方。而是應當求同存異,在“中國的崛起是否是威脅”的核心觀點上爭取最多的支持者。更加全面地瞭解美國的主流民意,以及所謂“中國威脅論”的核心論點,有利於我們集中精力來化解和批駁中國威脅論。

所謂“中國威脅論”,其實沒有太多可以站的住腳的論點。其中之一是中國會把自身的社會制度強加給其他國家。在我們看來,如此荒謬的觀點完全沒有根據。首先,中國一直尊重各國的主權和制度選擇,而美國才是那個不斷地輸出甚至用武力來輸出“制度”的國家。當然,美方的論點是,即使不用武力,中國也會用他強大的經濟實力來影響其他國家採取和中國類似的制度。所以我們還是非常有必要來論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至少更適合中國國情,也讓中國人民感到滿意。

於是,這個辯題就從制度的優劣之辯,轉變為人民滿意與否的辯論。美方辯論隊可以論證說因為有民主,所以美國人的總體滿意度比中國高,不信可以讓10個美國觀眾來說一下。如果中方辯論隊只能說,我們的人民的滿意度比美國人民更高,但是他們的聲音不能讓你們直接聽到。這樣的場面顯然還是中方辯論隊吃虧,可見

只有適當開放國際互聯網,讓世界瞭解中國的主流民意,才能使得世界人民相信,中國的制度完全可以讓人民富裕且滿意

面對西方主流媒體那些針對中國的惡意報道,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有理有據的反駁。這種反駁可以不僅僅來自官方,也可以來自民間。

中國普通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很多頗具國際視野和英語能力。他們經常出國,回來後能夠特別深刻地感受到祖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以中國普通民眾的聲音,完全可以有力回應西方媒體對中國的負面報道。民間的正面聲音是最有說服力的,來自中國普通民眾的有理有據的正面聲音多了,全球的普通民眾甚至於西方媒體對於中國的偏見也會逐步改善。適當放開國際主流互聯網可以體現我們的自信心。放鬆屏蔽,也許會讓一些負面的聲音和批評流進來,但同時必定會有更多的正面的聲音流出去。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有能力向世界正面傳播中國的故事和文化,可以和全世界人民交朋友,幫助傳播中國的正面形象。

此外,開放國際互聯網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好處,比如有利於科研創新、促進科技合作、經貿合作、文化交流

等等。中國的科技創新離不開和全球廣泛的合作,國際互聯網不暢,給搜索外部信息或者聯絡國外同行造成了不小的障礙,已經成為了中國科技創新的軟肋。另外國際互聯網不暢,也在營銷推廣方面給中國企業造成了障礙。中國過去出口製造業產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主要是製造業產品的質量有客觀的標準,酒香可以不怕巷子深。但是,未來如果需要大幅度提高中國品牌的含金量,或者發展更高附加值的體驗型產業,如旅遊文化產業,就需要我們更積極主動地宣傳和推廣。如果中國企業不熟悉國際媒體,就無法很好地推銷我們的品牌故事和文化理念。最後,國際互聯網不暢,也會影響中國吸引全球頂尖的科研和營銷人才。所有這一切,都會對中國經濟的創新和品牌升級形成嚴重障礙。

總之,要贏得國際輿論戰,必須要有廣大中國人民參與。希望中國早日適當放開國際互聯網,這不僅有利於經濟和對外交流,也有助於我們贏得中美之間國際輿論辯論賽,從而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和軟實力。

文章選自繞樑說,2020年4月13日

⊙ CCG研究報告 | 加強多層次國際合作,共抗全球疫情

⊙ 美前國務卿克里:中美應合作以實現更好願景

⊙ 中美關係中的迷思與現實:CCG在第56屆慕安會舉辦中美邊會

⊙全球化智庫(CCG)報告/期刊在線閱讀

⊙CCG訪美“民間外交”開展二十餘場活動:關鍵時點發出智庫聲音

梁建章:中国如何赢得国际舆论辩论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