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與恐懼並存!“刷臉”究竟會前進還是後退?

導讀:人臉識別越來越便利,卻也讓人越來越恐懼。然則,人們遲早會迎來人臉識別變為明天的正常現實,換言之,無論恐懼與否,人臉識別也必然修成正果。

我們與生俱來的“臉”除了與顏值形象掛鉤,也在逐漸演變成中國人的“數字身份”。

且不說早在2012年,新修訂的《居民身份證法》明確規定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包括面部特徵、指紋信息等。而今,面部考勤機、刷臉驗證身份辦理銀行卡、刷臉支付、解鎖手機、刷臉門禁、刑偵抓捕逃犯等應用早已見怪不怪。

便利與恐懼並存!“刷臉”究竟會前進還是後退?

與此同時,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仍在不斷延伸。在此次疫情中,人臉識別技術更是不斷突破:南京甄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一套防疫智能系統,解決了用戶在佩戴口罩下無法使用人臉識別的問題;中國藥科大學在教室試點安裝人臉識別系統,除了能自動識別學生的出勤情況外,還能夠實現對學生課堂聽講情況的全程監控。

然則,在國內,每每人臉識別的新應用上線都會引發一場關於隱私與安全的大爭議,人們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對於高校試水“智慧課堂”,很多學生認為這樣做會侵犯個人隱私,並引發爭論,最後,官方不得不出來澄清,“這只是技術場景化概念演示”。

國外亦如是。

這邊是積極推進:法國政府在去年推出一個名為“Alicem”的人臉識別身份證項目;印度正在努力建成大規模的人臉識別系統,超10億居民將擁有生物識別編號。

那邊是不太感冒甚至還被立法阻止:為了統計學生的出勤率,瑞典一高中試用“人臉識別系統”三週後被判違反《通用數據保護條例》,罰款20萬克朗;在美國,舊金山、奧克蘭等城市先後出臺了禁止使用面部識別技術的法律法規。

各國政府截然不同的態度無不宣示著人們對這一技術的嚮往與恐懼。

便利與恐懼並存!“刷臉”究竟會前進還是後退?

01 人臉識別系統的推進

事實上,自上世紀60年代誕生以來,人臉識別技術經歷了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

最初,傳統的2D人臉識別得到的只是二維靜態圖信息,之後,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光學成像技術的不斷髮展,能夠提取3D信息的活體人臉檢測技術應運而生。

近來人工智能的誕生更是為人臉識別插上了飛翔的翅膀,湧現的大量識別算法應用極其廣泛:

“人臉識別+”為模式賦能,與教育、醫療、金融、公安等跨界融合,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如人臉識別能紓解職業醫鬧、黃牛、醫托、醫保卡冒用等醫療行業難點,更能與公安機關視頻監控、醫警聯動等平臺無縫對接,可謂之醫療新商業模式;

以人臉為切入口而展開的實時跟蹤、記錄消費、精準推薦等智能服務,能提供“新+穩+準”的高效率互動式體驗,如以面部識別與情感分析相結合而提供的客戶體驗、實時追蹤並分析商場內人流屬性等,是匹配大消費、新零售時代的有力助手;

便利與恐懼並存!“刷臉”究竟會前進還是後退?

從網絡化數字化動態監測市容環境,到斑馬線人臉識別抓拍不文明交通者,再到抓拍不文明養寵物、樓道亂放雜物的社區不當行為,人臉識別在助力城市文明建設的同時,還為培養道德自覺交出了一份充滿“智慧”的答卷;

人臉識別還保障著出行安全,如百度推出的出租車智能終端人臉識別應用,既能確認駕駛者身份,又能監督司機疲勞駕駛、抽菸、打電話等危險行為……

顯然,從最初誕生到現在應用於越來越多的場景,人臉識別系統推動著人們對便捷、智能生活的體驗。


02 人臉識別的危機

但是,從擁有相冊讀取權限的各類APP,到提供人臉解鎖功能的手機廠商,再到提供刷臉支付的金融企業等,與便利相伴的是我們把自己的人臉數據免費交給了越來越多的機構和企業,致使人們對人臉識別充滿了恐懼。

從技術層面看,精確度存疑。

便利與恐懼並存!“刷臉”究竟會前進還是後退?

遮擋、暗光、年齡變化、人臉相似性等難題至今都沒有攻克,因為眨眼、張嘴、搖頭、點頭等活體檢測本身就存在缺陷,很容易受到攻擊。

如一張照片就能偽裝人臉輕鬆打開豐巢快遞櫃的“刷臉取件”系統,甚至用偷拍的照片也能打開豐巢櫃子。

再如目前市場上最安全的人臉識別手機iPhone,在去年世界黑帽大會上被一副眼鏡輕鬆破解,即在鏡片上貼黑色膠帶,中間畫著白色的點,用來模仿眼球的樣子,再將眼鏡佩戴在睡著的受害者臉上,就能解鎖iPhone並匯款。

從應用層面看,便利的對立面是隱私危機。

人臉識別是一種1:1或1:N的技術手段,在日常應用場景中,它可以判定“你”是否與數據庫中的是同一人,也可以在採集了“你”的人臉數據後,從數百萬人的庫裡自動找出來“你”是誰。

這之中,數據庫中保存的數據成為了關鍵一環,也是最讓人擔憂之處——這些數據究竟屬於誰?誰能用我的數據?

攝像頭忠實地記錄著一切,手機定位會暴露你的行蹤,朋友圈裡的照片背景也可能無意間將你“出賣”,由此種種,你將毫無隱私可言。

換言之,人臉識別的過度商業化,相當於在全社會編織了一張精確定位個人信息的網,將隱私權的爭議推至極致。

更可怕的是,在打擊犯罪的同時又衍生新的治理危機。信息時代,信息安全就是國家安全,而對於個人來說信息安全就是人身安全,信息自由就是人身自由,人臉識別給我們帶來了諸多便利,但也可能會被不法分子或者邪惡勢力利用,用它來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乃至於自由。

典型如網絡上公開且免費使用的換臉軟件Deepfake,從去年6月被篡改的馬克•扎克伯格視頻到美國女明星的換臉色情視頻,最先進的人臉識別模型和監測方法也無法識別假視頻,95%矇混過關。

在我國,反人臉識別黑色產業鏈已成形。據法治週末報道,通過動態人臉識別的單價在20元至50元不等;如果買家要求賣家提供APP賬號,過動態人臉識別的單價則在80元至300元不等。除此之外,買家還可以花費1800元至4000元不等的“學費”,讓賣家傳授“黑科技”技術,自己開闢“賺錢”的門道。

03 “刷臉時代”的到來

然則,無論恐懼與否,誰也無法阻擋“刷臉時代”的到來,其中也隱藏著人們深深的無奈:

其一,自由安全與管控並行不悖。

人們嚮往人臉識別帶來的安全,卻又不得不面臨過度商業化所導致的隱私與犯罪威脅,這種矛盾看似無法調節,但只有相對的自由,沒有絕對的自由。同現實社會一樣,人臉識別既能做到自由安全,也能保持管控,自由安全與管控可以並行不悖。

其二,智能時代,有“臉”走遍天下,無“臉”寸步難行。

如今,若想網上購物,必然要交出自己的姓名地址、購物歷史偏好;人臉支付、刷臉乘車,就必然透露自己的出行蹤跡。智能時代,無密碼身份驗證將會成為主流。此時,若拒絕上傳人臉數據,不進行人臉識別,無人商店、無人機、智慧城市等有關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將無法享受。

便利與恐懼並存!“刷臉”究竟會前進還是後退?

在上海,為更好地預防和打擊犯罪,公安部門將在市內所有小區推廣人臉識別系統,市民也往往只能被動接受,今後諸如此類的項目都將成為常態。

其三,新技術總是在試錯中迭代升級。

新技術的應用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歷一個試錯、糾偏、迭代的過程,與之相伴的恰是人們從恐慌到接受的心理歷程,這樣的發展軌跡在歷史反覆上演:從40多年前全世界口誅筆伐的首例試管嬰兒到如今的試管嬰兒人口近上千萬、從“絕不要坐陌生人的車”到紛紛“相約”打車軟件、從拒絕到接受“側耳傾聽”的聲控家用音響等無不如此。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即便無奈,人們遲早會迎來人臉識別變為明天的正常現實。

未來,人臉識別必然修成正果,並對各行各業帶來顛覆性的革命,從而倒逼政府由傳統管理轉變為現代數據管控。


便利與恐懼並存!“刷臉”究竟會前進還是後退?


便利與恐懼並存!“刷臉”究竟會前進還是後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