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脫歐給英國能帶來什麼影響

隨著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辭去保守黨領袖一職,她的首相生涯已進入倒計時。屆時英國保守黨需重新選出新的黨首,並有新黨首接任特蕾莎·梅首相一職。那麼,隨著特蕾莎·梅的離去,英國向無協議脫歐的步伐邁進。

硬脫歐給英國能帶來什麼影響

照英國央行的說法,若無協議“脫歐”,英國失業率會達到7.5%、通脹率升高至6.5%、房價下跌30%,英鎊(1.2906, -0.0012, -0.09%)貶值25%,GDP拉低8個百分點。英國國民收入減少2.61%至3.09%,人均收入減少1700至2010英鎊。

硬脫歐給英國能帶來什麼影響

在經過多次激烈辯論之後,英國議會幾次否決首相特蕾莎·梅的“脫歐”協議所做的修改議案。梅首相上臺後本以為自己能帶領英國完成脫歐的大業,現在看來隨著她的離任,她想繼英國前女首相撒切爾夫人之後成為第二個鐵娘子的夢想成為泡影,這濃墨重彩的一筆不會從她身上顯現。好在她接待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英國的訪問,特朗普試圖說服英國棄用華為設備的企圖被梅首相予以拒絕,這次梅首相堅持正義之舉也算她為中國人民對她留下好印象的一個案例。

硬脫歐給英國能帶來什麼影響

現在英國保守黨已開啟了黨首爭奪戰,當前呼聲最高的是英國前外交大臣、前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鮑里斯⋅約翰遜今年54歲,他這個年齡做為一國領導人正是年富力強的黃金時期。頂著標誌性雞窩頭的鮑里斯目前是最熱門人選,前幾日還得到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加持。不過即便這樣,該拒絕的還是要拒絕,這不,面對特朗普的會面邀請,他以“要去參加競選活動”為由拒絕了。這任性程度,難怪有外媒稱他是“泰晤士河上的特朗普。雖然鮑里斯⋅約翰遜是脫歐溫和派,但看到梅首相幾次修改脫歐協議就是不被英國議會通過,由此看到這個問題在英國內閣各方觀點對立是多麼嚴重。既是鮑里斯⋅約翰遜入主唐寧街1號,英國無協議“脫歐”的風險正在與日俱增。

目前來看,英國與歐盟就“脫歐”形成的最大分歧是愛爾蘭邊境問題。“二戰”以後,愛爾蘭退出英聯邦獲得獨立,但北愛爾蘭地區依然被英國掌控,兩國一直為北愛爾蘭地區的歸屬鬧得不可開交,上個世紀還發生了持續30年的暴力衝突,最終倒逼出的北愛和平協議,取消了北愛與愛爾蘭的“硬邊界”,兩地之間和平共處,貨物、人員自由流動。英國一旦“脫歐”,理論上就必然形成“硬邊界”,尤其英國沒有簽署開放邊境的《申根協定》,“脫歐”之後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的人員自由流動大門就會自動關閉。也正因如此,即便英國內部的強硬脫歐派,有關在北愛與愛爾蘭邊境設立檢查站、檢疫站等物理邊界設施的提案至今還緊緊鎖在抽屜中。

可是,英國人從內心裡不希望“脫歐”之後北愛地區與歐盟的關係一切照舊,否則本來留存獨立之心的北愛爾蘭勢必與英國漸行漸遠,而與歐盟越走越近。顯然,在“脫歐”之後是讓北愛維持原狀還是“硬邊界”管理的選擇上,英國目前傾向於後者,儘管這可能是一步險棋。在英國政府原先與歐盟達成的“脫歐”協議中,對涉及愛爾蘭邊界問題給出了一個“備份安排”,即從英國“退歐日”起的21個月過渡期內,如雙方還未達成避免與北愛爾蘭形成“硬邊界”協議,北愛爾蘭將自動更自由且更深入地融入歐盟。現在看來,在國內佔據上風的英國強硬脫歐派並不能全盤接受歐盟的“備份安排”,這就有了重新談判的要求。

必須正視的是,在圍繞“脫歐”談判所形成的最初協議上,歐盟能作出讓步空間非常之小,別的不說,愛爾蘭就是無“硬邊界”的最大受益者,來自北愛爾蘭的遊客不僅為該國創造了不小的旅遊收入,而且愛爾蘭與英國的貿易收入有六分之一來源於北愛地區,“脫歐”之後若將該地活生生地從自己身邊剝離開來,愛爾蘭當然一百個不願意。而只要歐盟26個成員中有一個不點頭,北愛與愛爾蘭之間就沒有絲毫可能壘起“硬邊界”。顯然,如此多元複雜的訴求滲透進來,英國“硬脫歐”的風險只能有增無減。

一旦“硬脫歐”,英國經濟將遭受災難性打擊。

先說“分手費”,英國交付歐盟約600億歐元(1.1304, -0.0004, -0.04%),用於2020年12月31日“脫歐”過渡期完成之前兩年的會費、已在歐盟機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支出以及已擬定好的外援與和平支持計劃等等。當然,無論是否正常“脫歐”,英國都必須支付這筆總額超過英國一年的軍費之和的“分手費”。

歐盟是英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出口額佔英國總出口的48%,如果無協議“脫歐”,英國貨物將很快面臨高達4.3%的關稅,其中牛羊肉出口關稅更是猛升至驚人的40%,同時歐盟遠程銷售登記限額迅疾失效,多達27000家英國的小企業需要額外承擔增值稅高達7.2個億,英國企業與農民利益遭遇的折損不難想象。

歐盟是英國的最大進口來源地,對英出口佔到了全英進口總額的52%,而且英國的許多日常用品、食物都是靠從歐洲大陸進口,如果無協議“脫歐”,貨物邊檢檢查時間將從2分鐘延長至5個小時,且不論蔬果變質以及藥品有效性大大減弱,英國國內短期內還將面臨食物與藥品短缺的嚴重困擾。

歐盟還是英國最大的直接外資投資來源地,如果無協議“脫歐”,除了空客、路虎以及戴森等製造企業紛紛撤離英國,全球30餘家著名的金融機構也將離開倫敦,而即便這些機構留在原地,但歐盟卻是英國服務出口的第一大市場,所佔份額為41%,其中金融服務出口佔44%,計算機服務佔52%,廣告和市場研究佔64%,一旦“硬脫歐”,為英國GDP貢獻80%產值的服務業勢必跌入冰窟。

更要命的是,一旦無協議“脫歐”,英國每年可向歐盟運送約300萬噸垃圾的出口許可證在一夜之間失效,英國缺乏電力焚化爐以及足量的垃圾填埋場,英國或將陷入“垃圾危機”,不排除由此升級成公共社會危機的可能。

總體上看,照英國央行的說法,若無協議“脫歐”,失業率會達到7.5%、通脹率升高至6.5%、房價下跌30%及英鎊貶值25%,GDP拉低8個百分點。據測算,若正常“脫歐”,英國國民收入減少1.13%至1.28%,人均收入減少750至850英鎊;若“硬脫歐”,則英國國民收入減少2.61%至3.09%,人均收入減少1700至2010英鎊。

特蕾莎·梅卸任了,雖然她沒有帶領英國完成有協議脫歐的大業,但她的離去至少卸去了她身上的重負,剩下的是有協議脫歐還是無協議脫歐只能留給她的下任去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