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古贲中学

逺 去 的 古 賁 中 學

(征求意见稿)

远去的古贲中学


海安县古贲中学创办于1960年;三年后的1963年,掣肘于经济困难停办;又四年后的1967年复办。依靠党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依靠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古贲中学从无到有,逐步成长壮大,古贲的伢儿在自己的家门口享受到了无差别的普通中等教育,适龄孩子接受普通初中教育全面普及,1969年至1980年古贲中学还兴办起普通高中教育,本地的许多精英都是从这所学校直接跨进大学校门的。2010年秋,古贲中学全员转入海安县大公镇初级中学,校舍及部分资产划属毗邻的海安县大公镇古贲小学。昔日实实在在的古贲中学已然是空中楼阁,如今充其量只能是某些情人们心中的念想。


海安县古贲中学曾经的校址

1958——1960 古贲农中 海安县古贲公社贲茆生产大队第八小队(永镇庵庙内)】

1960——1963 海安县古贲公社贲茆大队第一生产队(古贲村一组)姜桥东,后为古贲公社机关所在地。


【1965——1968 古贲农中 海安县古贲公社五桥生产大队第12小队】

1967——1968 海安县古贲公社东风大队第十二生产队(五桥村六祖)古贲桥下,生产队蚕室和古贲农中校舍(借用)。


1968——2010 海安县古贲乡(公社)古贲村(卫红大队)一组,古贲中心小学西侧,之前先后为古贲公社机关和古贲农具厂所在地。


海安县古贲中学曾经的校名

【1958——1960 海安县古贲人民公社农业中学】

1960——1963 海安县古贲初级中学


【1965——1968 海安县古贲人民公社农业中学】

1967——1979海安县古贲公社初级中学


1979——2009海安县古贲乡中心初级中学


2009——2010海安县大公镇古贲初级中学


海安县古贲中学曾经的主要负责人:


【 顾怀余(古贲农中)1958——1960(任前为转业军人,后为团结大队支书)】

戴 玉 1960——1963 (任前为海安县中学总务处主任)


【卢圣仁(古贲农中)1965——1967 (任前为回乡知青,后为古贲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农场初中校长等)】

高元生 1967——1971(毕业于南京大学,任前履职于海安县新华书店)


王维庆 1971——1979 【毕业于如皋师范,任前为古贲公社高庄小学负责人(曾履职大公初中教导主任)】


王栋如 1979——1983(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任前履职于海安县东风农技校)


陈玉银 1983——1988(毕业于扬州工业专科学校,任前为大公镇文教助理)


李 坚 1988——2003(毕业于南通师范专科学校,任前为古贲初中教导主任)


李卫东 2003——2010(毕业于南通教育学院,任前为古贲初中副校长)


海安县古贲中学曾经的故事(连载)


远去的古贲中学


古贲中学曾经的故事之——范循虎老师

说起范循虎老师,那是上世纪60年代下半叶,古贲中学复办筹建的时候。古贲公社东风大队第12生产队的蚕室是古贲中学筹建复办时的指挥部和教育教学的中心,虽没有挂什么牌子,但里面坐着几位“国”字号的老师,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范循虎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范老师的身材中等,瘦瘦单单的,过早的秃顶与他而立之年当儿的年纪极不相称,不知道是“妆容”之补充呢,还是跟紧形势之必须,总喜欢戴一顶“草绿色”的单军帽。范老师是蹲在蚕室里最早,时间最长的“国字号”老师之一。

范老师是海安壮志人,听说爱人是北凌某生产队的会计,当时应该有两个温馨的港湾可资休养生息。可因为路途较远,即使是相对比较近的北凌,星期天也只是隔三差五地回去一趟,大多星期天都泡在蚕室里。蚕室三间,9架粱,草屋顶,本来还挺宽大的,铺盖行李虽说简单,但几位老师一放,还有几张办公桌,就显得拥挤不堪了。东南方向几十米处是古贲农中,农中好像有两个教室,但只有一个班,我们1966届的小学毕业生领先于67届一、两个月入学初中的,占了农中的另一个教室。当时虽然没有书,但范老师整天和我们打成一片,学习班上“三忠于”“四无限”别开生面,上课下课,范老师的“军礼”很标准,至今我还这样认为。当时我们也做作业,缴到老师处,老师逐条批改,一丝不苟,不像现在老师改作业一目十行、二十行的神速。他们当时来不得半点粗心大意,万一出了纰漏,“群众专政”的威力不堪设想。范老师闲暇时也到附近一李姓学生家里串门,他和我们的父辈们一样朴实,和我们学生一点都不拿身份,平易近人的很,既像我们的父辈,又像我们的兄长。他担任了我们“一班”两年半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这一届初中生秋季入学,实施二年制初中后,改成春季招生,只好延期半年,实际初中在读两年半),后来古贲中学第一届,第三届高中生的语文课都是他上的。至今让我难忘的是,范老师把自己在扬州师院进修的中文教材无保留地给了我,至今也让我惭愧的是——我没有能实现范老师那恩重如山的期待。

2006年,我们在李仁钿校长的倡议下,一行九人前往壮志乡看望范老师,范老师家离壮志乡中心区域不远。我们见到的范老师,性情开朗,精神矍铄。师母告诉我们,他每天读读报,看看电视,散散步,打打球,门前不大的场院内就树着个土制的篮球框框……我们和范老师进行了一次掏心窝子的马拉松长谈:范老师家祖先牌位前供奉着《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他范氏家谱是正宗的范仲淹后人系列,多少代多少传人都很明晰。他家是地主成份,到古贲初期正是“唯成分论”盛行时期,常常在惴惴不安中度日,待人做事都倍加的谨小慎微,生怕某天恶梦降临……范老师是农村中学教育的拓荒者,但没有赶上职称系列大规模铺开就退休了,享受的是中级职称待遇,谈到这里,他高兴地向我们发布了一则好消息:他二儿媳妇刚三十出头,今年在西场中学已经通过了中学高级教师的评审,……

多方信息证实,古贲中学好几届的好多学生都陆续看望问候过范老师,虽然我们落伍了,但我们的心中平添了莫名的暖意:范老师,您的学生心中永远有您。


海安县古贲中学曾经的故事之——高元生老师

我脑海中有关高元生老师的最新信息,是去年分享的古贲中学第一届高中毕业生的联谊照片,照片上的人我几乎都能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他们中有好几个地市级的退休领导,知名高校的骨干,也有一直没有离开土地的老二哥,我最感宽慰的是被学哥学姐们簇拥在中间的高元生老师。高老师还是那样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特别是那副熟悉的眼镜还是那样毫不含糊地的折射出主人外表的儒雅和内心的满腔热忱。高老师这次欣然接受邀请,参加假座工泰公司礼堂举行的古贲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生第一次联谊活动,说明他对古贲中学的那份牵挂,他对古贲中学学子们的那种爱护和信赖依然深深。

高元生老师,现在大家都习惯称呼他高校长,这是他离开古贲中学以后长期担任海安卫校校长的缘故。其实,他在古贲中学时期大家都称呼他高主任,他是当时古贲中学革命委员会主任。在古贲中学的那段时期里,高老师不畏千辛万苦,依靠当地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团结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勤俭办学,一张白纸写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画,古贲中学从无到有,陆续成功创办了古贲中学的初中部和高中部,为社会主义的中等教育在古贲农村生根、开花、结果立下汗马功劳,为古贲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做了大好事大实事。有消息称,高老师是海安西南雅周老区子弟,参加工作前是南京大学历史系高材生,当时南大培养他们的目标为省委秘书处秘书。遭遇文革风暴,一下子被刮到小县城的海安新华书店,刮到有近半壁江山为草荒林的古贲公社,那段时间里,他克服困难,开拓局面,累得筋疲力尽,骨瘦如柴,以致病倒在简陋的宿舍里连开水泡烂的饼干都很难吞咽,年仅30左右的生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他挺过来了……

高老师调离古贲中学后,听说他参与了海安卫校的复办筹建,任职海安卫校的负责人;再后来,我参加了孩子在读的中学召开的一次高考学生家长会,会后有消息说,高老师也以家长的身份出席了这次会议,因为是以班级单元组织的,我们未能谋面。

与高老师分别后的唯一一次见面是在海安县城人民路的文峰大世界里,我在准备迈向电梯上二楼的当口儿,一个久别的又熟悉又亲切的声音传入耳帘:“张-亦-农”。顿时我像触了电似的不由自主地扭过头,啊!是他,是久违了的高老师……相隔二十多年,尤其是已从青少年蜕变到中年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高老师仍然能一眼认得出来,可见他的睿智以及记忆力的过人之处……


海安县古贲中学曾经的故事之——王维庆老师

王维庆老师是海安县李庄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如师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初期为海安县实验小学教师,后为大公初中教导处主任,1965年调任古贲公社高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1971年履职古贲中学主要负责人,1979年至海南公社初中履新。

王老师是我小学五年级、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肤色白净,一副玳瑁色眼镜架在鼻梁上,尽显咄咄逼人的文人气质,两腮略呈青幽色,那是轻度络腮胡被勤清理后的局面,说话语气亲和,好像有一股磁力似的挺能吸引着人。王老师是闻名附近的多面手,除了教育教学特色见长外,对二胡演奏,无线电装配,书法美术……也情有所好,在老百姓当时的口口相传里,王老师堪比时下盛传的类超人。

在小学读书时,王老师不私其宝,送我两件礼物:一本64开本的《怎样写钢笔字》和他多年收藏起来的几十份手抄优秀作文活页。现在想起来,这两件东西对于我来说就是成长进步的基石,前行不辍的坐标,既珍贵又及时。后来我上了初中,小学的学弟学妹们还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他们的王老师在学校大会上,把我作为例子,号召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听了之后又惭愧,又压力山大。

大概读初二时,王老师又成了我们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他在自我介绍时说:本人姓王,三横一竖的“王”,不要写成“黄”(“王”和“黄”在海安有些地区是同音)。我想起王老师形象和比较的教学方法是他为师的特色之一,也是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的成功所在。难能可贵的是,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当时,王老师还重视概念的理论教研。“余光”一词是王老师在一堂美术课上教给我们的,它让我们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道路上走了不少的捷径:画画的角度选择,整齐的队列规范,为人处世的换位……实际操作中,用“余光”的理论去指导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获益匪浅。王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介绍人,在他的影响下,我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至今仍念念在心。高中毕业后,我回到生产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王老师和他的爱人张老师来我家串门,鼓励我自信,自立,自强。……

几十年一晃过去了,王老师该是耄耋老人了,听说他如今在江苏省海安县广播电视大学宿舍大院内颐养天年,探望他应是当务之事。


海安县古贲中学曾经的故事之——卢圣仁老师

卢圣仁老师为海安县中学1965届高中毕业生。回乡后,受古贲公社中心小学校长兼文卫助理顾和顺老师之请,卢圣仁老师参加复办古贲农中的筹建工作,为当时古贲农中的实际负责人。1968年古贲农中撤消之后,卢老师担任古贲初中3班班主任(这一届共三个班,初中1班招的1966届小学毕业生,2班、3班招的1967届小学毕业生),执教工业基础知识课,课本是油印的,实验课把拖拉机开到操场上解剖演示……卢老师先后为学校革委会委员、教导主任、海安农场初中校长,在古贲初中副校长任上退休。

卢老师为人忠诚老实,是古贲教育口子公认的老黄牛和拼命三郎,走上领导岗位后仍坚持一线教学,他的钢板隶字是学校测验、考查等试卷制作的一道风景线,寒冬里,腿脚僵了,手麻了,钢板字仍莎莎滴落,一行又一行地不停下拉,紧迫时一个夜晚他一个人能单独完成刻写,油印四套试卷……。

卢老师是古贲中学复办时的参与者和建设者,现居住在大公镇姜桥村。


海安县古贲中学曾经的故事之——陈延年老师

陈延年老师曾为海安师范学校学生,古贲农中是他参加教育工作的起跑线,农中撤销后转到古贲初中。在古贲初中,先是卫生课的老师,课堂上,针刺疗法的国粹,陈老师以身试教,一些穴位如“合谷”、“内关”、“足三里”……的针刺、按摩至今仍为我们所习用受益。陈老师为人师表,身体力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修炼“做人的大褂子”,当时经常放弃午休到教室里刻苦练习板书,使本来就不错的板书好上加好……以后,陈老师入了党,转了正,转任学校总务会计至退休。

陈老师是古贲中学复办时的参与者和建设者。现居住在大公镇王院村。


海安县古贲中学曾经的故事之——周德华老师

每每同学间聊天,聊着聊着又聊到了周德华老师。其实,我也有那心中的周老师。

周德华老师大约于1970年间调到古贲中学的。也许因为她年龄在学校圈子里最长,也许因为她具备一定的学识背景和专业知识的拥有,还有可能是她复杂的人生经历,大家背地里都称她为“周老太”。这里面除了尊敬还是尊敬,绝无其他,正如新华通讯社内部的人称德高望重的穆青为“老头儿”一样,是文明氛围中的一种恣肆。

那时的周老师五十多岁,方方的脸庞蓄满慈祥善良的内涵,一副宽边的眼镜遮不住那双炯炯有神的凤眼,中等的身材与她稳健持重的性格,缓而不慢、敏而不疾的文雅举止非常谐调,大户头的粗布褂子让我们感觉着家中老奶奶的亲切,一头齐耳垂的短发又使我们对知识女性的古朴端庄萌生敬意。

我们高中两年的语文课由周老师一人执教,经常听到有一种议论,这些娃儿遇上周老师,真乃三生有幸。 学生阶段的我,学习态度是必须深刻检讨的。数学课上,还比较守纪律,觉得不认真就弄不起来,所以不敢懈怠。教数学的汪老师虽瘦小单薄,声音也不算洪亮,却有威慑力,她的课堂上常常是鸦雀无声,我更是屏声静气,目不转睛,生怕因点滴疏漏掉链子。可是听其他课就又是另一个极端了,当时我少不经事,麻而木之的,认为那些课好学,毋须用多少功,课堂上的表现不是多动症恣肆,就是不管不顾地看课外书籍,现在想起来当时给周老师添了不少乱。但她老人家就是造诣深,对差生从不轻言放弃,不愠不怒,循循善诱。我写作文偷懒不打草稿,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一本作文薄子的全部格子两次作文就全填满了。现在看来,那些文章都是狗屁大胡话,典型的不着调。周老师明知是“扶不起的阿斗”却舍得花气力去扶,批阅时字字过目,句句斟酌,选材布局指点精到,篇篇眉批、总批一串一串的,作文本上的行间留白处往往“全国山河一片红”。这样的小锅灶是多么的开胃啊!周老师还和我初中时的范老师一样,也向我推荐同学中的优秀习作,允许我自由进出老师的办公室翻阅他们的作文,特别是上届的李存玉、陈宗旺两位学兄的作文几乎是每篇必看,他们的作文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1975年夏季,我报名参加了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笔试和面试,尽管是走过场,手续还是不能少。笔试的那天已经是离开学校30多个月的一天,那天的午休后,周老师专门找到我,说我的作文写得不错。我当时的心情:庆幸,周老师参加了这次阅卷;感动,周老师心里还惦记着我。

海安东大街改造前夕的几个月,我在东大街老茶水炉前遇见周老师,周老师提着四只茶瓶来冲水,精气神儿还不错。告诉我她家就在附近,让我去坐坐。这是走出古贲中学校门后绝无仅有的第二次看到周老师,可怕的是这一次也许成了最后一次,传闻周老师几年前已经驾鹤西归了!


海安县古贲中学曾经的故事之——解绍定老师

2014年1月,古贲中学第二届高中同学聚会,当然忘不了邀请解绍定老师参加,——他是我们高中班两年的班主任,兼任化学课老师。 听说解老师是镇江人氏,出道镇江师专,集于海中多年出色教学之大成,1968年奉命调剂到古贲中学任教,以策应乡村普通中等教育普及、巩固、充实、提高的大形势。

解老师身材高挑,皮肤黝黑,课堂普通话语言比较标准,传授知识时特别注重基础性、系统性,他的教学很大程度上触发了我对化学这一门学科的爱慕,后来我被选拔为如皋师范工农兵学员时,选读的就是物理化学班。 解老师好体育活动,运动场上少不了他的身影。因人高马大,加之身子骨不怎么强壮,打篮球虽显得有点一晃一晃的,比不上猴精猴精的小个儿灵活善变,但他的运球、投篮的姿势总是经典风范,板眼实在,爱好篮球的朋友不得不甘拜他为师。排球,我们上了高中才发现运动世界里有这块大陆,其运动规程开始时很不适应,是解老师有事没事就来到体育课上,手把手地教我们垫球、传球、扣球等要领,任劳任怨地协助体育老师,带领着我们去了解熟悉排球运动。

解老师的文艺细胞也很活跃,大演大唱样板戏时期被推荐走在前台。多次受邀参加公社宣传队,公社直属单位宣传队演出活动,不怕苦,不怕累,和大家真诚合作,共同把古贲农村文化宣传这面鼓擂响。解老师的京胡拉起来,京腔京味,明亮透彻,京剧唱腔比较有基础的几个学生,每每午间都跑到解老师的办公室里请求指导,解老师有求必应,诲人不倦,为下面的生产大队宣传队培养了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生力量。俗话说:人言可畏。是啊!当时有些见怪不怪的议论,说解老师过于亲近女同学。但解老师始终经得住事实的检验,说他光明磊落、作风正派并不为过。

解老师从苏南来到苏北,从县城来到乡村从未有过、哪怕是半点怨言。有人说个儿大,肚皮也大,解老师一个月29.5斤供应粮是填不饱肚子的,常常是半饱不饱的,秀气叠细的汪慧琴老师像大姐姐一样,常常把从食堂打来的饭匀出部分给他吃,他也不怕人家笑话乐得接受……。每周星期六下午第二节课后,解老师总会和几个海安街上的老师结伴步行回家,星期日下午又早早步行返校,参加晚上的学习活动雷打不动。诸如此类的事现在想起来真是难以置信,其实1976年我在李庄中学实习期间,校园内几乎看不到一部可供代步的车子,即使到了1979年,家住南通的同事张迪老师,周末回家还是骑着个半旧不新的脚踏车,待星期天一过,马上又返校。一般个把月才回去一趟,但来回100多公里的路程没有难住他,他也从不找理由而耽误工作。回忆起老师们曾经的艰苦生活和工作,“为人师表”这个词益发让我肃然起敬,我们的老师身体力行,用步子丈量着为人师表的长度,用道德操守示范着为人师表的高度。

我参加工作后,去海中听过解老师的高中化学公开课,他临退休前,他工作的城西中学距他家只有百步之遥,那年我们曾到他西楹桥下的家里作过客,当时的那个家说是家倒不如说是斗室,客厅、厨房、卧室都拥挤在十几平方米内。……这以后再无联系,直到此次同学聚会才把联系他列入议事日程,先是打听到他曾帮助古贲供销社的同志引进茅山地区种蘑菇的技术,后又打听到他夫妇俩随子女在镇江市区居住,再后得到的消息是解老师不久前因病撒手人寰。

永别了,我们的解老师!


海安县古贲中学曾经的故事之——汪慧琴老师

汪慧琴老师是1967年冬季来到古贲中学的,那时学校正处于重起炉灶的复办初创时期,孑然一位女性身处乡村学校,而且还是生产队的蚕室,其不容易可想而知。

汪老师是我们初中、高中的数学老师,五年半的时间里,我们除了敬畏,还是敬畏。踏进中学门后,算术课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数学课,汪老师最先教会了我们26个英文字母,1975年工农兵学员上大学,北京一所外语学校紧急招生,我参加了海安地区特招的面试,我的看家本领就是会读汪老师教会我的这26个字母,其他与外语有关的问题是一成不变的“一问三不知”。英文字母嵌进了算术上升为代数的进阶,代数把算术里各种数量关系粗放式的解决方法,集约化为以求解方程为中心的原理,难怪汪老师当时那样认真地教我们读字母,写字母。小学里我对解应用题的积极性比较高,初中的代数课程更让我兴趣盎然。不过几何的入门就不那么顺手了,一开始的平行线,同位角等在我脑海里似一盆浆糊,头绪不清。一个星期天,不知怎么的做完了家务,没有和往常一样,伙伴去跳格子,抓牡儿,推铁环……,却坐到饭桌边读几何书(当时的书,全是老师刻写的讲义),这是中学阶段假日读课本仅有的一次记忆。刚坐定,汪老师家访来了。有文化的人,而且是城里下来的老师来农家土宅,那时那刻的感动,学着时下的潮语说,简直就是大驾莅临,蓬荜生辉。心中那份敬畏油然而生,汪老师看到我在学习也很高兴。这以后汪老师和我说的话好像多了些,我的数学成绩也不知不觉地全面进步起来。

汪老师身材瘦小,体质显得有点弱,冬天穿着臃肿的大棉裤,头上戴着大大的棉军帽,平时即使同事间也少苟言笑,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大家称呼她“汪老太”也在情理之中,她也乐意接受。上课时的汪老师却是精气神足足的,态度更为庄重严肃,厚厚眼镜片下护着的一双眼睛小而犀利,同学们都不敢在她眼皮底下开小差,课堂语言清爽简约,丁是丁卯是卯,从来没有要好好学习、遵守纪律等赘语的参杂,常常一堂课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汪老师也定期把我们带到课外,测量土圆囤的容积,池塘的水面,建筑物的高度……及时把课本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了同学们学好数学的兴趣。

汪老师是个外表看似古板心肠却是滚烫的人,常常把自己并不宽裕的计划供应的一部分,送给更急需的人。把饭菜拨给老师吃,把衣服送给学生穿,……,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汪老师可能在我们离开学校一两年后退休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家住海安镇孩儿巷的同事陈振铎老师谈及汪老师,说汪老师住在他们那个院子里,老伴是胡集中学教导主任任上退休的,老两口平常寡言少语,相安无事。

远去的古贲中学


海安县古贲中学曾经的故事之——

“三尺讲台发声 三寸粉笔绘影”榜单(征修中)

农中1

郁金南 顾怀余 田桂来 袁振龙

1960——1963

戴 玉 江朝寿 陈绍广 陈宝树 郁老师等

农中2

卢圣仁 陈延年 段明霞 季宗林

1967——2010

高元生 范循虎 汪慧琴 解绍定

陈秉懿 卢圣仁 陈延年 刘宗圣

王维庆 周德华 袁振龙 黄培生

林玉龙 杨德才 洪云城 崔益淮

解建华 蔡开荣 贲能焕 顾玉林

李存玉 吴 宁 王永芝 朱庆云

汤秉林 钱正英 钱永龙 崔 琦

何世江 张文家 朱日春 程绪德

王大友 景 明 朱龙标 杨传进

王小林 周德本 丁加龙 王维全

张 迪 王栋如 王 轼 吴汉明

陈振铎 张亦农 林志强 刘虎铁

段明霞 钱锦芳 于忠海 吴金逖

刘仁友 李仁林 陈巧云 林 进

杨天巧 闾 祥 陈怀进 姜志坤

顾孝溪 沈坤明 马善明 林玉生

杨国友 江 进 韩忠淇 崔同根

陈宝余 赵宏祥 蔡小平 马秀琴

韩世富 李 坚 钱俊元 丁文定

张家余 周建忠 卢圣华 单照晨

陈玉银 张涌水 丁加雨 王连兰

于宝林 崔世银 顾复娣 陆昌平

崔 芳 陈锡龙 毛广铁 顾德桐

贲知江 孙剑祥 颜 林 周红萍

李存梅 孟善全 马 春 于中芳

何咸钧 李卫东 李仁静 袁友林

杨增英 罗圣玉 李存义 于达义

张自祥 陈和鉴 李义荣 陆建平

钱再春 袁兆华 贲知兵 马善铎

徐广铁 张道植 丁家云 陈爱莲

崔益兵 李仁燕 崔恒梅 贲进兰

崔大元 徐爱平 徐艳红 许中明

李玉凤 吉 勇 朱晓萍 崔益林

郑道云 崔益兰 赵呈女 王 玲

罗小雅 朱亚梅 吉炳贵 汤晓云

苏中林 袁凤根 钱开凤 唐丽华

袁丽君 徐艳春 涂友军 章 凤

杨智来 张 斌 顾亚平 许金华

袁荣俊 袁荣春 杨传荣 戴武兰

崔益云 周瑞玲 梅小红 周红梅

陈怀兵 韩秀琴 李存怀 崔世涛

顾和勤 丁同发 张小菊 任 阳

梅海燕 吉春澄 张晓敏 夏永进

王晓聪 朱明妮 丁祥丽 徐海东

王 慧 吴 晶 任龙华 丁 钧

唐婷婷 ……


远去的古贲中学



海安县古贲中学曾经的故事之——掇菁撷华

古贲中学高中首届(1969——1971)


远去的古贲中学


古贲中学于1969年秋季举办高中班,来自全公社各大队的农民子女和城镇插队知青成为古贲公社自己培养的首届高中生,期间因学制改革为春季招生,他们在校一年半就完成了学业,1971年1月毕业离开学校,投入到社会实践的怀抱。

远去的古贲中学


2016年,古贲中学首届高中同学从四面八方赶来故地,共忆往昔的风华正茂。

古贲中学高中第二届(1971——1973)


远去的古贲中学


古贲中学第二届高中毕业生的部分同学是学校1967年底复办后的第一批学生,小学毕业一年半后的他们,盼来了“复课闹革命”的东风,蹦蹦跳跳地背起书包,走进东风12队蚕室里,开始了崭新的初中学习生活。

当时的老师有范循虎、解绍定、陈秉懿、汪慧琴、高元生等,他们中多数从海安县中学下放过来,每周回家一次(周六傍晚回海安,周日下午来学校),来回全是步行,用自行车代步对他们当时来说就是那个的天高地远。单程近二十里,两个多小时,途中田埂上息歇一两次。现在听起来够浪漫的,创业艰难百战多啊!

学生呢,跟在老师后面边学习边劳动,自己用砖砌制课桌凳,每周四下午有半天劳动课,到学校南边的泥牛(挖通榆河时形成的堆土)下制砖坯,制砖坯的全过程是挖泥挑土、用钉耙破碎土块、放水拌和、颠土揉搓,上模、脱模、晾坯、运坯。十四五岁的孩子还真象模象样地干得风生水起。每年除了寒暑假,还有夏忙假、秋忙假,集中到生产队撕蚕豆,拾麦子,摘棉花。有时正在上课,河下来了装载建校用砖的船,就临时停课帮助卸载砖块。那时的学习用书,不少是油印的,贴近当时的工农业生产,学习是轻松的,愉快的,不少同学还临场生出某些实用性很强的创意——

1973年1月,古贲中学第二届高中生毕业了,去向明确:升学无从想起,进城难于上青天,生产队里的一把锹,一副泥络为你备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上演老祖宗延续数千年的老剧“面朝黄土背朝天”……

2014年1月,古贲中学第二届高中生像被一股强大的磁力吸引,齐齐来到母校旧址,欢聚在大公镇姜桥村锦绣农庄:难忘昨天,自信、自立、自强;享受今天:和平、和顺、和美…

远去的古贲中学


在古贲中学第二届高中同学联谊会上的交流发言

(2014年1月5日于古贲锦绣农庄)

41年啦,太长太长,又很短很短:我们从“同学少年”分别,历经“30而立”的担当,“40不惑”的博弈,“50知天命”的难得糊涂,及至自己的“甲子年”敲门才再次相聚;我们这些当年的“嫩头青”、“小丫头片子”,一转眼有了儿女,有了儿女的儿女,有的儿女的儿女甚至个头比我们还高许多许多。41年里,我们各自有着自己的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辛万苦;41年里我们不断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喜悦、成功和辉煌:

我们子承父业,坚持在祖辈营生的土地上精心耕耘,播撒种子,播撒阳光,播撒希望,农民、农村、农业,“天翻地覆慨而慷”。“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我们“守土有责”的力量驱动,我们的“汗滴禾下土”,筑成“中国人的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的万里长城。眼望着鸡欢羊肥猪壮,五谷丰登粮满仓,我们那永不消逝的“酒窝窝”满溢着无尽的甜蜜和惬意。

我们敢于弄潮,在城乡变革的洪流中涌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我们的拼搏记忆;国内国外,世界多地,有我们的闯荡故事。打工形式的工友也好,资本运作的老板也罢,我们的勤奋沉淀着坚强,我们的汗水浸泡着希望,不怕苦,不怕累,用顽强建构起我们和谐的家园,美好的家园,幸福的家园。听!在城镇化的浩荡进程中,我们那和谐而又坚定的脚步声依稀可辨。

我们崇尚亲民、利民、惠民。无论在市、县、镇、村各级管理部门,还是在保家卫国的军队、教书育人的学校、治病救人的医院,或是在固本强基一线的企事业单位,有我们忙碌的身影。这些不可多得的平台让我们尽其所能,学习不断、工作不懈、进步不止、忘我不已。我们用信念和真诚,打造着平凡中更好的自己,“为人民服务,快乐自己”是我们更高、更新品位的追求和享受。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尽管我们也曾遭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但挫折和失败是个好东西,它教育了我们,使我们每个人聪明起来,变得更现实,更理念,更和顺。环顾昨天,审视今天,我们的明天一定是我们自己的人生中最美好的。

祝大家聚会愉快!

聚会愉快!

古贲中学高中第三届(1972——1974)


远去的古贲中学


第三届古贲中学高中班的同学,他们接受初等和中等普通教育的过程保持了连续性,小学六年,初中和高中分别两年,期间任凭“停课闹革命”“复课闹革命”风吹雨打,学业悟道解惑在比较意义上还算是一马平川。只是上大学前需要两年以上社会实践的阅历,高中毕业后不得不首先投入到“三大革命”中去。毕业照上的公社党委、革委会领导,学校贫宣队代表,对于记录当时学校教育的政治生态不可多得。

远去的古贲中学


2018年,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纪念的日子,远在浙江省舟山市的老班长马贵友,离开了海军舟山基地司令部那战训创意和部署的紧张,跳脱开担纲舟山市文化局主动作为、勇敢作为的劳累,乡愁涌动,童心回归,在家乡的琳轩阁成功主办了古贲中学第三届高中全体同学毕业后第一次大范围聚会。

产业开发的、农耕传承的、戎马经历的、授业解惑的、济世悬壶的……老同学毕至,群贤满座。范循虎老师耄耋高龄,精神矍铄,有崔国兰师母随扈左右,谈锋甚健;南通市区的他们难忘插队岁月,对第二故乡情思悠悠,什么风尘仆仆、车旅劳顿满不在乎,一个不拉地准时出席:还在发挥余热的他们,不管手中活计多么重要,通通放下,直奔主题;周宏楼同学充其量算是个业余主持,但像模像样,接地气风格雷人,巧妙地将联谊会的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吴末宁同学的画技十分了得,呈献的每一个老同学的形象速写,画面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无疑是同学们一生中最最值得珍藏的唯我艺术;陈珉珍同学的摄影专业派上了用场,老照片、新照片技术处理巧夺天工,一一奉送给大家双份的精美;马永芳同学制作的小程序,简直就是一部音诗画,使这次活动成为永久的保存……

曾经的班长马贵友付出了,收获却是翻番的意义。据说他们有约2020又一个国庆节再见。(续写于20200110)

古贲中学1989届初三1班毕业照

下图为古贲中学1989届初三(1)毕业班合影。古贲中学1986级初中生是小学五年制的最后一届,1989年中考,三1班普通高中达线考生22人,分两批次被录取。其中提前录取类又分三档:一档中师,二挡中专,三档海中,6名考生入列提前批次,一档中师线以上2人,报名上了中专,三档分数线以上4人,升入海中学习;第二批次的16名考生,分别升入曲塘、立发、城西等普通高中。全班普通教育45%以上的升学率几近三倍于当年全县16%的平均升学率。

远去的古贲中学


古贲中学附属职业高中班(1993——2000)

撰稿 朱龙标

职高全名:海安县古贲中学附属职业高中

办学时间:一九九三年至二00O年

招生对象:县内外初中毕业生志愿者

职能机构:

分管负责人 于达义(1993) 袁友林、李仁静

服装工程课(教师) 朱龙标、李存义、李仁燕

美术设计课(教师) 李存梅、许中明

文化基础课(教师) 钱永龙、李玉凤、苏中林、章凤

历届班主任 93 于达义、94 朱龙标、95 袁友林、96 崔芳、97 戴伍兰等、98 朱龙标等、99 李仁静

高考金榜:徐晓红、王敏、颜爱华、陈智华、杭雪梅……

周边影响:古贲中学附属职业高中服装专业曾是全县服装学校的拓荒者和香饽饽,专业教师曾为双楼职高的外聘专业人才,为双楼职大服装专业考生跳龙门立下汗马功能。

远去的古贲中学


古贲中学1987在校教职工的合影

1987年古贲中学教职工合影,自左向右前排 陈爱莲 杨增英 刘仁友 李坚 (李振威) 吉祖贵 周道基 陈玉银 林志祥 杨传进 陈宝余(陈祥)

第二排 马善明 钱永龙 王轼 陆昌平 丁加雨 陈振铎 陈锡龙 张文家 崔同根 丁家云

第三排 顾复娣 袁兆华 杨天巧 赵宏祥 张永水 张亦农 周建忠 韩忠淇 马春 陈延年 刘虎铁

远去的古贲中学


1990古贲中学在校教职工合影


远去的古贲中学


1990年古贲中学教工合影,自左向右前排 毛广铁 陈延年 卢圣仁(小翠) 陈振铎 李坚 王轼 马善明 崔同根

二排 顾复娣 崔芳 赵宏祥 陈宝余 朱龙标 张亦农 周红萍 于忠芳 杨增英 崔益兰 杨天巧

三排 张永水 崔世银 杨智来 李卫东 钱永龙 韩忠淇 顾德同 马春 刘兴林

1979届学生贲可荣 袁友楼回乡问候老师时的合影


远去的古贲中学


贲可荣、袁友楼每年回乡探亲,拜访母校,拜访老师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上图为贲可荣(后排右二) 袁友楼(后排右一)和老师王永芝(前排右一) 张文家(前排左一)以及校友杨成根(扬州大学教授)、贲可胜、贲有根、贲可为等合影。 1977级古贲中学高中生(小学、初中、高中学制分别为五、二、二年制),参加1979年高考,贲可荣、袁友楼、王丹华三人如愿以偿,跨进全国一类本科大学的大门。古贲中学应届生连中高等知名学府三元的辉煌,当时在海安乡村中学间引发了石破天惊的轰动。

1977级的古贲中学高中班学生贲可荣(后排右2),1979年考入苏州大学数学系,1983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在南京大学数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8月至1990年3月在海军工程大学计算机系任教。1994年6月在国防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陈火旺院士指导,主修计算机软件。1994年12月任海军工程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1995年起担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生导师、海军工程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经教育部批准,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任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2000年晋升为教授,被教育部确定为海军首批十名骨干教师之一,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委员会委员、武汉软件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海军工程大学学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海军工程大学学报》、《舰船电子工程》编委,承担博士生的《人工神经网络》、硕士生的《软件测试技术》、《软件可靠性》、《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和本科生的《人工智能导论》、《软件工程导论》、《离散数学》、《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等课程的主讲任务。在软件可靠性、软件测试技术、软件质量保证技术、信息安全、程序理论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项目和海军装备部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在“中国科学”、“数学年刊”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

1977级的古贲中学高中班学生袁友楼(后排右1),1979年考入中山大学,毕业后担纲广州市环保局。

2018年曾任职古贲中学相聚古贲时的部分教师合影


远去的古贲中学


左起 崔益林 张亦农 林玉龙 李坚 陈和鉴

已退休的古贲中学部分老教师合影


远去的古贲中学


前排左起 卢圣仁 王栋如 王轼 王益来 后排 张亦农 林玉生 李坚 陈振铎

分享丰收喜悦的部分在校教师合影


远去的古贲中学


左起 张亦农 孙剑祥 张文家 崔世银 李卫东 韩忠淇 杨天巧

古贲中学《起跑线》文学社


文学梦——从这里开始

撰稿 李 坚 崔益林

1994年的秋天,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带着浓浓的水乡气息,带着醇醇的稻花香味,古贲中学“起跑线”文学社诞生了。

“起跑线”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向全国的中学生展示她强大的生命力。社员们的名字不时地出现在全国各级文学报刊上,从冰天雪地的哈尔滨到赤日炎炎的广州,处处留下了同学们用真情、真心写下的佳作。如今的“起跑线”文学社,公开发表的文章有1000多篇。其中有100多名文学社社员和10多名指导老师被十多家文学报社聘为特约编委和记者。

1995、1996年我们先后聘请省作协会员钱永龙、张贵池、蒋琏为文学社顾问,1997年10月,“起跑线”文学社得到了全国著名语文专家钱梦龙老师的关注,他对本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还为社刊题写了刊名(沿用至今)。从那以后,“起跑线”文学社先后参加过数十次全国范围内的作文大赛,获奖近200人次,同时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2000年8月,“起跑线”文学社被全国中语会中学生文学社研究中心接纳为团体会员单位,也正由于“起跑线”文学社的突出成绩,该年古贲中学被列为“海安县青少年文学教育特色学校”(全县仅此一家)。2002年2月,以“起跑线”为载体的青少年“文学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初探”被立为南通市教学研究课题。2002年4月,该课题以出色的成绩通过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验收,校文学社也因此在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第18届年会上获得校刊评比一等奖。在颁奖大会上,语文界著名学者于漪、张定远、陈金明、程红兵均给予本刊以极大的评价并欣然为本刊题词。

如今,“起跑线”文学社正带着一群“水乡孩子”,用自己七彩的笔,描绘着身边多彩的生活。相信,“起跑线”文学社一定会以文学社为主阵地,打造出文学教育特色的新形象,营造出青少年文学教育的新氛围。

远去的古贲中学


古贲中学1991届初三2班毕业照


远去的古贲中学


曾经的1991届,全年级4个班,从初一到初三的老师基本保持稳定,一班班主任崔同根老师,二班班主任韩忠淇老师,三班班主任陈宝余老师,四班因班主任陈振铎老师初二结束时调教育局工作,初三时由张亦农临时补缺。本届中考时达一类分数线11人以上,这一届海中分数线首次高过中师中专,八人上海中,两人上中师,一人上中专,再次为学校优秀的办学实绩锦上添花。

2016年春节,古贲中学1991届曾经的四个班的初中毕业生在海安锦龙大酒店举行阔别25年师生大聚会,组织精到,形式简约,人气爆棚,师生拥抱,泪水盈眶,轻言漫语,衷肠互诉,高歌热舞,乡愁释放,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展望灿烂辉煌的前程……《25年再聚首》相册制作精美,画面角度丰富、层次深远,远景、中景、近景镜头错落有致,大写特写炉火纯青,生动地记录下那经久的记忆。

远去的古贲中学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