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进去?手把手教父母带孩子一本绘本读八遍不重样

文 | Peter 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青少年英语原版书阅读领域资深专家。



1 英文阅读启蒙:从阅读绘本到分级读物


绘本阅读往往是孩子们迈入书本世界的第一步。在绘本阅读阶段,一般都是亲子共读,孩子们依偎在爸爸妈妈身边,一边听着绘声绘色的朗读,一边盯着一张张精美的图片,脑海里幻想着一个个奇妙的世界。通过绘本阅读,孩子们逐渐体会到书的魅力,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绘本阅读是以培养孩子对纸质书的兴趣为主,除了极个别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绘本,家里的绘本往往读过一遍之后就束之高阁,因为孩子们往往更喜欢不停地探索新鲜的事物。


阅读分级读物是英文阅读启蒙的第二步。这个阶段,阅读已不仅仅是兴趣培养这么简单,它逐渐承载起父母对孩子更多的期待,比如词汇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高,知识面的扩充等。然而,孩子们阅读绘本时养成的一些习惯自然会延续到分级阅读。他们往往会像翻阅绘本那样阅读分级读本。一些家长也持有同样的态度,认为分级读物和儿童绘本没什么区别,孩子读的越多越快,收获也就越大。


可是,词汇积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于故事和人物的体会,对文本特点的理解都需要反复揣摩,才能逐渐加深。另外,多数中国儿童阅读原版分级读物会把语言学习作为第一目的,那么单词和句子的发音准确性、流利度,对英语习惯性表达方式的理解和接收,也全部需要日积月累、不断打磨。


这些道理理解起来很容易,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要求一个尚处在阅读启蒙阶段的儿童像成年人那样,理性地看待阅读行为,把学习和自我成长作为阅读的第一驱动力,结果一定不会乐观,稍有不慎还会破坏掉孩子刚刚萌芽起来的阅读兴趣。


2 步步阅读:让孩子一本分级读物精读八遍


既想呵护孩子的阅读乐趣,又希望孩子能充分吸收每一本书的精髓,这个在纸质书阅读环境下似乎难以两全其美的诉求,在互联网阅读时代将迎刃而解。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步步阅读如何结合互联网AI技术优势,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记忆遗忘曲线等科学理论,设计出一本分级读物精读八遍的学习模式。每一遍阅读都不是一次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对孩子们阅读能力和英语语言能力全方位、多层次、难度不断升级的挑战。


读不进去?手把手教父母带孩子一本绘本读八遍不重样


上图就是在步步阅读精读模式下,为孩子们规划的一本《牛津阅读树》前后至少读八遍的学习路径,从看图预测故事情节开始,到最后一次以温习为目的的阅读,整个周期为30天。


前面七遍集中在一周内完成。通过把步步阅读APP内阅读课与图书馆的各项功能的科学搭配,引导孩子们以类似闯关的形式高质量地完成一本牛津阅读树的学习。其中,第一遍、第二遍和第三遍是基础课中的三个前后密切关联的环节,旨在逐步帮助孩子们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第四遍是以发音训练为主,鼓励孩子们通过反复跟读,不断纠正发音,培养英语语感。第五遍是在进阶课的自由跟读环节,建议安排在基础课之后的一两天进行,孩子们一边通过跟读继续巩固发音,一边温习书中的单词、句子,同时进一步观察书中的细节和思考情节发展或文本结构,尝试将书中的故事或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建立关联。


第六遍继续来到图书馆。经过前面的反复练习,这一次将卸掉一切辅助功能,让孩子们独立进行一次朗读。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单词发音的准确性、流畅度,整句的节奏感,停顿点的选择,读错内容的性质,遇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均可作为前五次学习效果的评价依据。第七遍是专门设计的一个听读能力训练。孩子们需要完全凭借听力能力完成文本内容的识别与跟读。没有文字的辅助,无论是听力还是跟读发音对孩子们都是一种不小的挑战。


最后一遍建议在大约一个月左右,让孩子们再回到这本书挑战课里的独立朗读环节,再一次温习一遍书中的各项内容。慢慢地让孩子们养成这样一个习惯,读过的书,定期回头加深一下印象。这个看似简单的小习惯,会让孩子们前面七次的付出收获更大,事半功倍。


3 孩子养成精读习惯将终生受益


以上就是步步阅读精读模式下,从反复阅读(Multiple Reads)这个视角出发的操作模式。另外,要想让孩子们真正接受这样的阅读模式,我认为需要先让孩子们理解这种模式的益处,以及每一次阅读所要实现的不同目的。让孩子们理解,重复多次阅读不是阅读效率低下的表现,也不是在前面的阅读中犯了什么错误,而是因为它更符合我们的认知规律,符合我们的记忆和遗忘规律,让我们的阅读效率更高,让我们对每一本书的收获更大。未来,当孩子们阅读难度更大的书籍,这样的习惯也会持续受益。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