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患流感戴口罩”入法 我举双手赞同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一夜之间长大。终于懂得,仅仅依靠道德约束不文明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谁都知道流感会传染的,谁都知道一个盘子里夹菜是不文明的,谁都知道不要吃野味……谁都知道却没有人去执行,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明令禁止,没有形成法律法规,自然缺乏刚性的约束。

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用餐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3月26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提交二审,草案二审稿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增加了相应的文明行为的规定。

北京将“患流感戴口罩”入法 我举双手赞同

这些规定十分必要,因为道德约束往往只是口头上警告,舆论上监督,行为上约束而已,做不到人人贯彻执行。遇上脸皮厚的,满不在乎,你奈我何?

将道德行为约束上升为法律红线,是必然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对于现代文明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靠最初的口诛笔伐,道德约束远远不够,需要制定明文规定,有法可依,有规可行。明明白白告诉你,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红线意识,一旦触碰法律法规,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新冠肺炎疫情就想一面镜子,透过生死,让我们看懂了很多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诚实与虚伪、无私与自私,继续拿道德来约束那些丑恶的人性是远远不够的。就拿诚信而言,因为某些人的不诚信行为,疫情防控的成本和压力与日俱增;面对生死考验,人性自私的一面第一时间涌现;如果没有疫情防控法律法规的出台,可能导致更多国民被感染。

北京将“患流感戴口罩”入法 我举双手赞同

经过这场疫情,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健康权,尊重他人的安全感。唯有将一些不文明行为纳入到法律法规条款中,不文明的行为才有可能被约束。

滥杀野生动物,无视传染疾病的可能性,只为满足口腹之欲,我们为此受到的惩罚还不够吗?禁食野味,只有被纳入到法律法规当中,才能管住某些人的贪欲之心。

还有一些陈规陋习,也应当通过法律法规予以纠正。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习以为常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对的。提倡公勺公筷,推广分餐制,就是向不良的生活陋习宣战。

新时代的中国人民,要牢固树立法治精神,学法、知法、守法、护法,让法律深入人心,约束违法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这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