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流感戴口罩”入法,强制性措施利己利人

3月26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提交二审,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增加了相应的文明行为的规定。戴口罩、分餐制、自觉保持社交距离等是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也是公民应当遵守的文明规范。北京市将“患流感戴口罩”等写入法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社会上的不文明行为屡见不鲜,专家认为,文明行为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艰难性和长远性,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和指导。(4月7日《法制日报》)

  经过专家的公开建议、科普,口罩被认识是最佳的防护工具,在各地政府的强制措施下,均实施了出门戴口罩的防控规定。疫情令广大民众认识到戴口罩的重要性,能够有效阻断病毒传播路径,防范疫情扩散、蔓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助力全社会共同抗疫工作。如今,北京市将“患流感戴口罩”入法,意味着戴口罩将成为一个常态化行为,从道德层面上升为法律层面,市民需要依法遵守相关规定,在罹患流感后及时戴口罩。

  有研究表明,一个正常人的喷嚏里大约有30万个微生物(病毒、细菌等),患呼吸道疾病时则呈数倍增长。医学实验证明,流行感冒病毒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如果病患不戴口罩的话,在公共场所咳嗦、打喷嚏,其中所含的病原微生物可以在2秒之内附着到扶手、座位、门把手等不停被人抓摸和触碰的地方,可以在5分钟之内把感冒病毒传染给150个人。如果进行必要的遮挡,就会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减少感染概率。

  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是基本的常识性文明行为,亦是医护人员所倡导的行为,已经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佩戴口罩保护自己和他人,也成为一项公众义务,亦通过专家建议和政府强制措施,得到全社会的执行。显然,为了防范流感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尽可能避免飞沫传染,有必要对佩戴口罩进行规定,通过法律来提醒公众佩戴口罩,加强传染性疾病防护,有利于大众健康。

  同时,患流感戴口罩也是文明素养的体现,这本质上是为了防止将个人疾病,传染给其他人,造成更多人受到疾病伤害,主动戴口罩乃是负责任的做法,利己利人。比如日本人就普遍养成了佩戴口罩的习惯,一方面是政府的长期倡导、宣传,鼓励国民在花粉过敏、流感时戴口罩,另一方面则是国民的自觉意识,戴口罩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是照顾他人、保护他人免受感染的必要措施,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文化特征”。

  显然,北京市将“患流感戴口罩”入法具有探索意义,能够有效约束市民行为,值得其它地方借鉴和效仿。如果各地均严格执行戴口罩规定的话,那么在每年流感季节来临时,患病市民都及时依法做好防护措施,就可以大幅度减少流感病毒的传播,从而使得更多人得到保护,降低流感伤亡和医疗费用,也是为社会卫生防护做贡献。(江德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