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市場底部或許還未到來

昨日又是喝酒吃肉的一天,北上資金大幅流入,市場出現普漲格局。上證指數從今年3月19號創下新低,最低下探到2649點,之後市場出現了一波小反彈,反彈到今日的2820點,漲幅6%以上,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底部已經到來的聲音,但我覺得現在言底或許還為時尚早,

不能單純的讓K線引領大家的認知。

一個冷門的指標

我認為今年市場底部或許還未到來主要是基於兩點,其一是融資融券餘額,這是一個相對冷門的指標,但它是一個很好反應投資者情緒的一個指標,因為會用融資的人,基本都是個人投資者。市場中真正的機構或主力,他們幾乎不會去用券商的融資賬戶。

2018年市場從3月份毛衣戰開打以來,幾乎是全年下跌,最低跌到2500點以下,2018年市場出現了雙底,分別是在2018年10月19號和2019年的1月4號。

注意,市場底部或許還未到來

那我們再回顧下同期融資融券餘額的相關情況,融資融券餘額的最低點的時間和指數走勢的時間不一樣,要延後一段時間。2018年10月19號的最低點對應融券的低點是11月2號,2019年1月4號的低點對應融券低點是2月1號。

注意,市場底部或許還未到來

為什麼指數從10月開始就不跌了?說明有聰明資金在不斷抄底買入。但用融資的散戶,卻一直在恐慌中割肉賣出,即使看到股價從1月3日開始上漲,散戶也只是覺得上漲是難得的逃命機會,在不斷減倉(大家經常聽到有個人投資者說股票一買就跌,一賣就漲,這或許就是原因之一吧)。

從我過往8年的經驗來看,底部大部分都是散戶割肉割出來的,只有當所有可能的賣方都消失了,只剩下那些低價買入的死多頭,底部也就出現了(這話雖然不好聽,但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啊)。

注意,市場底部或許還未到來

再看2019年4月大盤形成雙頂,股價並沒有創新高,但是兩市融資餘額一直在上漲,融資餘額的最高點是在4月24日。

注意,市場底部或許還未到來

為什麼指數沒法創新高?因為有一些先知先覺者在不斷賣出,而用融資的散戶在頂部不斷買入。哪怕從4月19日開始,指數已經開始下跌,融資餘額還是在上漲,大家還在不停的買買買,

大部分投資者虧損的第一步就是從追漲殺跌開始的。

再回到當下的市場上,大盤雖然今日大漲,但還處在相對低位,反觀融資融券餘額雖然近期有所減少(近期有資金趁著這波反彈在出貨),但還在相對高位,只能說大部分人還處在臥倒不動階段,假如後期市場繼續反彈,這部分投資者估計就要動了,大家可以腦補下他們會買還是會賣?

注意,市場底部或許還未到來

近期融資融券餘額走勢圖


市場的“三個底”

市場上有“三個底”,一是疫情底,二是政策底,三是經濟底。目前來看全球疫情隱約出現拐點,確診人數增速在下降,這對於資本市場的信心有提振作用。

注意,市場底部或許還未到來

疫情底我們姑且當它的拐點已經出現,重點是姑且(後期新增數據有可能會有反覆,還有印度等非洲國家情況不明)

政策底目前已經出現,這可以追溯到政治局3月27號的政治局會議,其中明確“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再加上頻繁的政策加碼,貨幣寬鬆等政府行為,政策底出來了。

至於經濟底還沒有出現,雖然疫情有可能出現了拐點,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的是,疫情對經濟的破壞還遠沒有達到拐點。

例如意大利雖然拐點已經初現,但這個國家的死亡率高達12.3%,經受了巨大的痛苦與折磨。而美國,目前確診總人數已經超過30萬,即使是後面疫情被控制下去的話,最終累計確診人數也會達到50~60萬。這是巨大的災難。談經濟見底還為時尚早。

注意,市場底部或許還未到來

我的觀點是現在市場可以稱得上是“底部區間”,但今年的市場底估計還在沒到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疫情之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也沒有企業能夠獨善其身,股神上週都割肉了,我們對股市要常懷敬畏之心。

“農林牧漁”的風險提示

看了下近期融資淨買入排名第一的行業就是農林牧漁,後期大概率會有回調的風險(原因上文已經有詳細的闡述),大家要避免高位接盤。

以糧食為例,目前場內資金炒作糧食類個股或源於部分國家宣佈限制糧食出口、市場擔憂糧食危機出現的恐慌。不過,我國糧食產量充足,暫無供應和消費受限問題。這也意味著,資金在A股玩起的屯米遊戲,缺乏基本面支撐,最終可能將成為遊資割韭菜的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