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一季度成績單搶先看,科技股遭災大跌,CTA策略斬獲318%高收益

相較於全球市場的暴跌,A股雖然韌性十足,但是在極端下跌的行情中,依舊有不少投資者損失慘重。

隨著私募業績的相繼披露,一季度成績單也隨之出爐。根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底,成立滿3個月的16231只私募基金一季度的平均收益毫無懸念為負。主觀多頭不敵股市震盪,無論是跌幅還是正收益佔比,都遠遠落後於量化投資。與股市相關性低,波動越大越賺錢的CTA因為業績出眾,再度成為市場焦點。

在股市大跌之際,CTA受到市場關注的現象一直都在上演。厚石天成創始人侯延軍介紹,當市場迷茫的時候,大家就發現了管理期貨,這個現象多年來在市場反覆出現。並且按照巴克萊銀行20年大宗商品期貨策略指數,是大幅度跑贏股票策略的。管理期貨策略因期多空均可,長短皆宜,自帶槓桿等特點,一直以來是投資策略的佼佼者,但是由於期貨市場比較小眾,大眾對衍生品比較陌生,衍生品監管比較嚴等原因,所以期貨期權等策略一直遊離在大眾視野邊緣。

逆勢大漲,

CTA策略收益傲視群雄

私募排排網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底,成立滿3個月的16231只私募基金一季度整體收益為-0.33%,正收益產品佔比為52.81%,首尾業績相差441.88%。其中量化策略以2.75%的正收益表現遠強於主觀策略-0.92%的整體收益。

分策略來看,管理期貨、相對價值、固定收益、組合基金實現正收益,管理期貨以5.50%的收益領跑,另外,事件驅動、股票策略、宏觀策略、複合策略收益為負,事件驅動策略以-3.25%的收益墊底。

私募一季度成绩单抢先看,科技股遭灾大跌,CTA策略斩获318%高收益

在管理期貨子策略中,量化趨勢策略一季度的平均收益率就達到8.12%,斬獲一季度管理期貨策略冠軍,且收益翻三倍的正是來自大凡投資旗下的某量化趨勢產品。在今年前三月收益翻倍的管理期貨策略產品中,管理期貨複合與主觀趨勢也均有產品入圍。

目前國內管理期貨策略以商品期貨和股指期貨為主,但由於股指期貨自2015年至今仍未完全放開,所以管理期貨策略目前仍以商品期貨為主。厚石天成創始人侯延軍指出,上一輪管理期貨大放異彩是在2016年的黑色系商品大牛市,近幾年管理期貨策略比較低調也是因為大宗商品長時間寬幅震盪,沒有行情,而管理期貨70%的策略集中在趨勢跟蹤上,沒有趨勢就沒有收益。但是今年初大宗商品逐漸走弱,尤其是在原油暴跌的帶領下,除了農產品外,都步入了熊市區間,整體下跌趨勢非常清晰,管理期貨以趨勢為主的策略自然而然的大部分收益不菲。

至於管理期貨策略後市配置價值,侯延軍表示,從技術上看,除農產品外,大宗商品整體熊態畢露,去年底今年初是非常好的配置時點,但是目前已進入震盪期,在震盪過後應該還有好的切入時機。

弘毅金湧量化投資部總經理夏威也表示,近期的大幅波動的趨勢行情為管理期貨創造了較好的盈利條件,雖然很多市場也多次出現日內深V和W反轉行情,日間波動也較大,但是仍不失為十幾年一遇的投資管理期貨的好時機。在疫情衝擊下,預期管理期貨大類在二季度會繼續走強,創造出避險機會。

宏錫基金劉錫斌在參加投資者問答節目時也表示,今年的波動率大概率在高位,高波動率是利於量化CTA,所以今年8-9成概率是量化CTA的風口。未來幾年,量化CTA的收益也是可預期的,會是一個逐漸上漲區間。

看多A股成市場主旋律,

消費白馬有望引領二季度行情

從A股3月表現來看,在成為全球市場的主基調的背景下,暴跌、熔斷、暴漲相繼輪番上演,投資者大多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雖然全球股市難逃暴跌命運,但是A股市場的堅韌卻也有目共睹。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在3月份分別下跌4.51%和9.28%,在全球市場指數表現居前。

4月已經過去三分之一時間,市場熱點迭出,但又均不持久。對於趨勢投資者來說,極其考驗投資管理能力。根據A股日曆效應的統計,相對滬深300,二季度消費白馬有更高的勝率,除了白酒之外,還有保險、空調、中藥、乳品、化學制藥、醫藥商業等行業在二季度也是多數表現出彩。並且私募排排網的調查結果來看,有超過七成的私募基金經理認為4月份反攻是強於防守。從近期的後市展望來看,看好中國經濟與A股的私募同樣佔多數。

至於為何這輪股災中A股最抗跌?中歐瑞博吳偉志表示,當下的A股估值無論從自身的歷史縱向比較看,還是與全球主要經濟體橫向比較看,都是處於非常便宜的位置,這些是A股今年相對收益明顯的主要原因一。第二個因素就是對於疫情引發經濟停擺這個恐怖片上,幾大經濟體中,中國是最讓人放心的,疫情已經完全掌控了,經濟已經重啟,經濟與金融機構崩潰的風險完全不存在。雖然短期看國際疫情防控時間與經濟重啟還有不確定性,但是中國股市眼下階段處於估值低位是確定的。

卓鑄投資表示,疫情爆發期間家電需求被抑制,但該部份需求不會消失,隨著疫情影響的減弱及促消費政策的逐步落地,家電消費有望邊際改善。現金儲備充足、抗風險能力較強、業績確定性強的龍頭會有超越行業平均的表現。從長期來看,產業升級、消費升級的趨勢明顯,看好中國市場經濟的長期向上。科技行業是引領未來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的核心,但從價值投資角度來講,長期具備堅固護城河的公司依然具有卓越的投資價值。由於對消費、製造和金融行業抱有強烈信心,這也是整體加大倉位配置的主要原因。

湧津投資謝小勇指出,我們在過去40年裡證明了中國經濟的巨大潛力和優勢,在這次疫情中也同樣證明了中國經濟超級韌性、巨大市場,和快速修復能力。對於風雨飄搖的世界經濟和惴惴不安的全球資金來說,這是為數不多的可選項。不過中國A股市場有自身的特點,好公司本來就稀缺,正常情況下就選擇1-2%的公司作為公司的重點股票池,現在情況下肯定需要更加謹慎挑選標的。總體而言,A股的內需為主的消費、醫藥,還有金融基建等都有比較強大韌性和修復能力,另外在新經濟領域的一些龍頭也日益凸顯它的優勢,在價格合適的時候,也是非常值得投資的機會。

龍航資產在私募排排網路演時也表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供給國家,全 球範圍擁有全產業鏈供給能力的國家 不超過5個,這就是堅信中國崛起的 最大理由。在中國這樣一個穩定且快速發展的國家,股票將是最優質的資產之一, 就算經歷過這麼多的波動,仍然堅 信中國股市會出現一批優質股票,持續成長。疫情引起的下跌是買入的良好時機,選擇投資優質的上市公司。

本文源自排排網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