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盤點行業資訊

民政部印發《關於及時調整完善疫情防控策略有序恢復養老機構服務秩序的指導意見》

為適應疫情防控新形勢,及時調整完善養老機構疫情防控策略,統籌做好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和有序恢復養老服務秩序工作,近日,民政部印發《關於及時調整完善疫情防控策略有序恢復養老機構服務秩序的指導意見》,其強調"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加大對無症狀感染者管理工作力度,要求養老機構的管控措施根據各省份情況做出調整,還強調疫情防控的"長期性和複雜性",呼籲總結實踐經驗,進一步完善疫情應急響應和處置預案。

福祉說|一週盤點行業資訊

福祉君評:隨著國外疫情的持續爆發,養老院陸續成為疫情的"重災區"。據美國NBC4月10日報道,美國已有2500家養老機構出現新冠肺炎疫情,且有專家表示"真實情況會比已知的嚴重得多"。老年人是易感人群且重症比例較大,養老機構是疫情防控的重點機構,一旦出問題絕不會是小問題。當下我國嚴防境外輸入、警惕無症狀感染者的防疫形勢下,養老機構要及時調整完善疫情防控策略,有序恢復養老服務秩序的同時,完善疫情應急響應和處置預案,加大對無症狀感染者管理工作力度。


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加強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提高護理水平

上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龔正於4月8日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強調提出要在市委領導下部署和落實各項事務。其中研究了關於加強本市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提高養老護理水平的相關意見。會議指出,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是養老服務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需要政府積極推動,但根本上還要靠市場力量。要進一步理順養老服務領域市場機制,更好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既要治標,也要治本。

福祉說|一週盤點行業資訊

福祉君評:隨著中國快速進入老齡化,養老服務產業將成為中國未來經濟的增長點之一已是不可忽視的事實。然而,養老護理服務行業仍然存在著職業資格護工短缺、收費不合理、服務質量差等問題。如何認清養老護理產業中人才缺失和巨大市場需求之間的不匹配,從而從供應鏈的角度快速解決該領域的問題,是每一個從業者需要考慮的問題。就這一問題,請關注下週六《福祉研報》欄目 "養老護理產業人才報告"。


北京:養老驛站接派單信息後須3分鐘內回覆,加強老人呼叫服務體驗

養老驛站接單後,到底該多久給予答覆?新發布的《居家養老服務規範 第8部分:呼叫服務》提出,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的服務人員在收到派單信息3分鐘內,應予以回覆。

服務員到底有沒有回覆,上門服務質量如何,還要有"雙回訪"。其中,派單後10分鐘內要對服務對象進行一次回訪,瞭解服務人員與服務對象的對接情況;在服務完成24小時內,還要再回訪服務對象一次,這回主要是瞭解服務對象的滿意度。

福祉說|一週盤點行業資訊

按照新標準,回訪絕不是"一錘子買賣"。在撥打回訪電話的時候,每次撥打電話連續6聲忙音仍無人接聽,才可以掛斷電話。一天內,如3次無人接聽,才能視為回訪結束。

新標準還對呼叫服務禮貌用語和禁用語進行了明確規定。對老人抱怨應答慢時、老人情緒異常、老人投訴服務人員服務態度不好、如果無法當場答覆投訴等各個場景給出詳細對答要求。

福祉君評: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發展超前,是改革和投機的先行城市,養老產業的發展也領先於國內大部分地區。及時瞭解和學習這些城市關於養老方面的相關政策和措施,有助於行業人突破固有思維,挖掘精細的信息點,從而在本城市把握先機,率先做出改革和跟進,領先於行業。當大部分地區還在做好養老服務和養老機構建設的時候,北京已經走在了前面,落實養老服務細節,提升服務質量。


山東公開徵集養老服務專家、專業養老服務組織等,可自主申報

為充分發揮養老服務專家和專業養老服務組織(機構)作用,推進全省養老服務專業化和高質量發展,山東省民政廳近日發佈公告,公開徵集養老服務專家、專業第三方養老服務評估機構、專業養老服務組織、專業養老培訓機構,有意向個人和團體可以自主申報。養老服務專家徵集範圍為各級黨委、政府相關部門及所屬政策研究機構、社科院和黨校行政學院、大中專院校、技工院校、科研機構、養老服務機構(組織)等從事養老服務理論政策研究和實務工作人員。

福祉說|一週盤點行業資訊

福祉君評:養老人才培養一直以來都是困擾養老產業的問題,不僅招人難,而且流失大,管理人才更為缺乏。這些年老齡化趨勢越發明顯,導致養老產業整體人才不足,服務不規範、質量低等問題凸顯。山東省公開徵集養老服務專家以及服務組織這一措施正是反應這一問題的集中體現。當前,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城鎮化的發展,全國老年人口正以年均千萬的規模快速增長,根據統計,大約40%的城鎮家庭需要家庭服務,養老與家庭服務社會需求日益旺盛。如何培養和吸引人才進入養老服務行業?這是整個行業自上到下應該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