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未來的變化

未來10年,東莞交通還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下面就帶大家深入瞭解具體情況。

從世界工廠到全球智都:深莞融合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梁維東說,目前東莞正面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東莞建設省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實驗區“三區疊加”的重大歷史機遇。內部的城市空間結構正在加速優化,現有的交通體系明顯落後於出行通勤+土地開發+生態環保等多方面的高速發展需求。

《白皮書》提出四大發展策略,到2030年,東莞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品質交通城市,努力實現開放、高效、綠色、智慧、安全五項交通發展目標。

東莞市政府立足長遠,完善交通發展戰略,下大力氣統籌“海+陸+空+鐵+郵+管”等立體化交通協同,未來10年的發展目標還是比較有挑戰的。

未來十年東莞交通這樣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已進入實質推動階段,9+2城市群,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7000萬人,人+物等要素的高效流通是關鍵,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設施的互聯互通更是重中之重。

東莞位於大灣區的幾何中心,也是灣區的重要交通樞紐,海陸空鐵的日趨完善,使得覆蓋大灣區的1小時經濟圈正在逐步實現。

未來東莞將建成

適應“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價值追求的

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首先就是大家都比較關心的軌道交通, 大灣區作為國家的重要發展區域,向外輻射的高鐵線路四通八達,充分融入了8縱8橫的全國高鐵大動脈。

大灣區內部的高鐵+城際軌道,廣深都是重要樞紐,夾在中間的東莞也受益頗深。最近深汕高鐵開始招標,深惠城際開始新的協作調整,新一輪的交通大建設已經開始悄悄啟動。

《白皮書》還披露,東莞將協同廣深港謀劃廣深第二高鐵、廣深磁浮高速等戰略性大通道,並加快贛深、深茂高鐵建設,融入國家鐵路網。

東莞將全力打造高效的綜合交通樞紐+TOD,比較典型的有東莞南站+松山湖北站+虎門站+濱海灣站等,加強高鐵+城際+地鐵+常規交通+慢行的銜接,探索高鐵—城軌—地鐵的安檢互認,切實提升交通樞紐的快速集散能力。

其中松山湖CBD作為連接東莞中心城區、松山湖和生態園三大核心功能片區的重要節點,區域位置優越,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多條城際軌道、城市快軌等軌道交通從松山湖CBD經過並設站,以此樹立起進入東莞"第一印象區"地位。

據《東莞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透露,已開通的莞惠城軌、規劃中的東莞1號線、廣深第二高鐵、東莞3號線、東莞7號線、東莞8號線等6條軌道線路設站松山湖CBD,共同組成松山湖的全方位軌道交通樞紐,為松山湖及周邊輻射區域輸送物產、人才和財富。

再來看看東莞的道路交通,東莞的道路交通體系比較完善,已基本形成以高快速路為龍頭+國省道為骨架+主幹道路通鎮街的網絡,初步實現全市“1小時生活圈”。

但隨著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公共交通服務(公交+出租車)存在較大缺口,高峰時期的重點路段堵車成為常態。

治堵勢在必行

主要體現在完善路網結構,推進國省道+主幹道快速化;優化公交線網,推進“快乾支微“一體化建設;提升精細化交通管理能力,適當推廣借道左轉/單向交通/可變車道/潮汐車道等方式;優化全市停車管理體系,適當增設立體車庫等設施。

《白皮書》提出,東莞將對標公交都市,加大軌道和常規公交建設力度,形成以軌道為骨幹、“中小運量與多層次常規公交”為主體、出租汽車等為補充、客運樞紐為銜接的一體化公共交通。

未來,東莞將優化常規公交線網體系,完善聯繫中心城區與外圍組團及各組團間的公交快線網絡,同時圍繞軌道線、公交快線、幹線主要站點設置接駁微巴,服務公交出行“最後一公里”。特別是重點圍繞城市中心區主要辦公區、商圈和軌道站,優化公交覆蓋和服務頻率,示範引領公交發展。還將探索發展新型公交,開展假日旅遊專線等特色線路。

地鐵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形象大使”,未來東莞將加快軌道交通有序建設。《白皮書》指出,結合中心城區強心提質戰略,東莞將加快中心城區通勤軌道建設,推動市域軌道1號線、2號線三期的建設,推進與廣深城市軌道互聯互通建設。

東莞地鐵確定規劃落地的有5條線路,有 3 條都經過鬆山湖,分別是 R1、R3、 R5 線路,超 13 個地鐵站點佈局。

其中地鐵 5 號線是政府單獨為松山湖設置的地鐵專線, 也是目前東莞地鐵唯一一條片區地鐵專線, 只經過松山湖然後就接駁深圳地鐵13號線支線。全程僅有7個站點,分別是松山湖北站、大朗西站、黃草朗站、松木站、象和木站、犀牛陂站、松山湖南站,連接松山湖南北區!

“停車難”已成為東莞時下的一大交通難題。《白皮書》提出,東莞將堅持停車供給、收費和管理的一體化發展,堅持遠近結合、標本兼治,實現停車泊位差異化精準供給。尤其是,適度保障住宅小區、醫院等基本停車需求,調控辦公、娛樂等出行停車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