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人物素材—董明珠

不要好高騖遠,先打好夢想的基石。——董明珠


鴻蒙—人物素材—董明珠

董明珠(1954年8月-),中國著名企業家,出生於江蘇南京,現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被稱為“商界鐵娘子”1990年加入格力,帶領格力空調產銷量躍居全國前列。2016年底卸任集團職務專注管理格力電器。

很多人提到格力,就自動聯想到董明珠,以為創始人是董明珠,實則不然。1985年,國有企業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成立了冠雄塑膠有限公司,這家國營小廠儘管設備先進,但由於經營管理不善,成立三年來一直不盡人意,虧損200多萬。直到1988年,一位名叫朱洪江的中年人出任冠雄總經理才扭虧為盈,這家冠雄就是格力的前身。除了冠雄之外,格力另外一個源頭就是1990年投產的海利空調器廠。鑑於朱江洪的傑出能力,1991年,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決定讓他兼任海利空調器廠廠長,當年冠雄塑膠工業公司和海利空調器廠合併,成立

格力集團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電器從此橫空出世。

而董明珠呢?她出生於江蘇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1990年,董明珠毅然辭去原來的工作,南下打工。當時已經36歲的她,來到了格力公司,36歲從格力一名基層業務員做起。“我記得當時我去格力電器應聘的時候,我應聘的崗位是一個業務人員,我遇到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我上一任業務員留下了一筆債務40多萬。很多人就說,董明珠你不要去追了,那跟你沒有關係,我就對他講,我今天接替了他的位置我就要對企業負責任。” 不知營銷為何物的董明珠卻憑藉堅毅和死纏爛打,40天追討回前任留下的42萬元債款,成為營銷界茶餘飯後的經典故事。靠著勤奮和誠懇,董明珠不斷創造著格力公司的銷售神話,她的個人銷售額,曾上竄至3650萬。


鴻蒙—人物素材—董明珠


當年剛進格力的董明珠只不過是一個基層的業務員。那時候的格力也面對著想打大的競爭壓力:春蘭、華寶等國產空調品牌正如日中天,三菱、松下、日立、夏普等洋品牌則坐擁利潤豐厚的高端市場,格力在它們面前,顯得十分弱小。一開始董明珠也沒有經驗,她只能自己想法子去應對。經過半年的辛苦,董明珠與老業務員們完成了300多萬元的銷售額,並熟悉了空調的安裝、配置、使用和維護方面的有關知識,懂得了怎樣與不同的經銷商打交道。半年的實踐讓她開始對自己有了信心,更重要的是培養出了極其專業化的態度和理念,而這種理念在後來她領導下的格力電器裡,則更加根深蒂固。

董明珠從一線業務員回到總部當部長,其實遇到了重重困難。其時格力剛好遇到大批人員集體出走,而眼裡揉不得沙子的董明珠的迴歸,又損害了一部分有權力的人的利益。而外界把董明珠形容成“鋼鐵俠”一般的形象,說一不二,決定了就是對的。但董明珠覺得,自己並不是盲目做決定,那都是經過了充分的論證才做出的,所以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東西。也因此,她堅持

水清必須有魚的規則。她說,“如果我們大家都是渾水摸魚,那是極少部分人得利,更多的利益是給這部分人拿走了,我們更多創造財富的人,我們的員工待遇不可能提高,因為利益給別人拿走了,你的企業沒有效益。”

“專業化道路是我們唯一的道路“董明珠這樣說道,“因為任何行業裡都有領先企業。而我們往往覺得這個行業不行,選擇了另一個行業,這樣的話,你永遠不可能領先於一個行業的。我一直認為,行業是不可能倒閉的,只有企業倒閉。那麼在一個行業裡,你怎麼才能更好的發展,你就要不斷的進行創新。”

專業生產空調的格力和專業做營銷的董明珠似乎是天生一體的。很快,被人稱為董姐的這個女子就成為了企業的金牌業務員,進而成為銷售經理,並在此升任為格力的副總經理。那個時候,空調界的對手們這樣形容她的厲害:“董姐走過的路;都長不出草來。”的確,1996年她帶領23名營銷業務員迎戰國內某廠家近千人的營銷隊伍,奪得全國銷量第一,而且沒有一分錢的欠賬。其營銷絕招至今還讓入津津樂道,令對手心服。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格力的一片江山不是靠打價格戰攻下來的,而是依靠質量技術服務這些最樸實的元素,這也是當年董明珠負責銷售工作時定下的規矩。


鴻蒙—人物素材—董明珠


  董明珠的工作沒有時間概念,甚至做飯的時候想到的都是工作。因此在她看來,在家做衛生就很幸福,只要有時間,董明珠都會花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快走,這也是她唯一的消遣。也常有人勸董明珠不要這麼辛苦,保重身體更重要。但是她卻覺得,保重身體很輕鬆地活到100歲,沒有價值。如果可以創造更多價值,她寧可少活十年。

董明珠的身上,有5、60年代所倡導的“鐵娘子”的身影——把對企業和國家的奉獻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除了日復一日的工作,沒有多少自己的生活,也沒有多少時間去發展自己的愛好。可是,她說話鏗鏘有力,做事雷厲風行。這個女子,雖然36歲前的人生平淡無奇,但36歲後的她,卻用自己的堅韌和執著走出了一條別人無法複製的路。
   無論營銷還是管理,董明珠都是個天才。但能夠在36歲時重新選擇和定位自己的人生,並且一直堅持到現在,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勇氣。

寫在結尾:

每個人都是有潛能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所以, 當面對壓力的時候,不要焦燥,也許這只是生活對你的一點小考驗,相信自己,一切都能處理好,逼急了好漢可以上梁山,時世造英雄,窮者思變,人只有壓力才會有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