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二战——元日战争,神风由来

上篇讲了,中日首战,白江口海战。此战让日本整整一千多年不敢染指朝鲜,中国,全方位学习中国文化、军事等。

白江口海战后,朝鲜高句丽,百济后被唐朝新罗联军灭国,自此新罗从7世纪持续到9世纪,935年新罗内乱,后被高丽灭,936高丽灭后百济。自此朝鲜进入高丽王朝时代。再看我们这边,忽必烈在1260年称帝,同一年高丽元宗向蒙古帝国称臣,高丽成为蒙古的藩属地。1263年蒙古帝国定都大都(今北京),取国号“元”。两次向日本派出使者,望其称臣,但都未取得实际效果。当时日本正值镰仓幕府中期,幕府将军惟康亲王没有实权,由年轻气盛的权臣北条时宗控制朝政,其拒绝了元朝的使者要求,两次的拒绝,让忽必烈恼羞成怒。

中日二战——元日战争,神风由来

图中标记为登陆点

1274年忽必烈任命忻都为元帅,洪茶丘、刘复亨两人为副帅,兵船900,联军共计3万多人。从高丽的合浦出发,先是袭击了对马、壹岐岛;在博多湾登陆九州。征元联军,炮火震天,杀得日本败退,但是毕竟元军是马背上的民族,不适合山地作战,在越深入到九州腹地就显得力不从心,加之日军的顽强抵抗,副帅刘复亨受伤,夜里的台风又吹翻了200多艘战舰,统帅忻都就连忙撤回国,第一次元日战争结束,时间持续20多天。

战争结束后,日本幕府的北条时宗想,凭这元朝那暴脾气,肯定还得再来,所以就备战,除了将大力修建堡垒、加强防御设施。还组织九州的官兵学习中原战术,特别是守城战术,当然这些都是从宋朝学来的。这其中元朝也派了使臣,但都被杀了。

1279年,灭了南宋后,腾出手的忽必烈,第二次发动对日作战,这次规模空前,其兵分两路,一路由忻都、洪茶丘率领四万蒙古士兵,战船九百艘,从朝鲜出发。一路南宋降将范文虎、李庭率领江南汉兵十万,战舰3500多艘从今宁波出发。从九州不同地点登陆,但是遭遇了持续两天的台风,吹垮了许多战舰,日本称之为“神风”。但是当时大多数战舰尚未受损,准备袭击太宰府,也就是九州的长官府,但是经过台风袭击后,食物的缺乏,蒙古军对海上作战经验不足,山地作战也不太在行,队伍当中汉人占据绝大多数,以前长期的压迫,造成了军中出现波动,加之日本少贰景资带领九万九州军,水陆并进袭击元军,在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把元军逐个击破,元军统帅逃离。自此第二次元日战争结束,持续一个多月,以元朝失败,日本胜利告落。

在1286年,忽必烈还想对元动武,只是限于当时越南陈朝征战失利,导致未能成功。

两次元日战争,虽然没能征服日本,但是元朝的统治地位却没有下降,反而不断巩固,相反日本在经历两次战争后,海上贸易关闭,没有钱财给士兵,百姓提供,社会动乱,倒幕运动兴起,进入一个大乱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