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质子“是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

“质子”,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特殊的外交手段,“质子”现象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本文在科普“质子”现象的同时,也对春秋战国时期比较有名和影响较大的几次“质子”事件进行了介绍和解读。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和质子外交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质子“是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这次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迁都事件远远没有表面这么简单,它不单单是一次都城地理位置上的改变,更是从更深层次上改变了旧有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结构。

随着周王室势力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天下共主的权威一步步走向衰落。孔子口中“礼崩乐坏”的时代也即将来临,在缺少周王室的约束后,天下诸侯都开始各自发展自身,同时,诸侯间的战争也逐渐开始。

周王室在迁都后,由于自身实力的降低,不得不依靠郑国、晋国等国的帮助。随着郑国的强势,周王不得不把一部分权力分给虢国,以此来制衡郑国。但这惹怒了郑庄公,为了缓解双方关系,周王室与郑庄公互换人质,王子狐和郑国公子忽互相到他国成为人质。这便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质子外交的先例。纵观春秋战国史,可以发现质子外交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礼崩乐坏,各国之间的不信任感逐渐加强,需要用质子这种特殊方式来维护各自间的关系。

二:在争霸战争中,弱国为了取得强国的保护或者强国为了取得弱国的支持而互换质子。

三:为了加强两国间文化的交流和贸易而互换质子。

秦昭襄王——奠定秦国统一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质子“是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不仅任用范睢确定了远交近攻的方略。同时,他还消灭了义渠,巩固了巴蜀。在他手下的白起等名将也通过伊阙之战、水淹郢都、长平之战等战役消灭了六国的有生力量,为秦始皇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可是,这样一位君主,却有着很长时间成为质子的经历。

秦惠文王时期,秦惠文王的儿子嬴稷即后来的秦昭襄王和他的母亲芈八子被单方面送往燕国成为人质。从当时单方面派遣质子而且还有母亲芈八子来看,秦惠文王对于燕国的邦交盟约十分重视。

在秦武王嬴荡巨鼎而亡后,秦国关于继承人的问题产生了争端,在赵武灵王的影响和魏冉的帮助,秦昭襄王才得以上位,成为秦国新的国君。

楚顷襄王——两度为质的君王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质子“是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

熊横即后来的楚顷襄王是楚怀王的儿子,他最早去往秦国做人质是因为当时齐、韩、魏一同攻打楚国,楚国为了向秦国求救便派了他去往秦国当人质,而秦国也如约派兵,解了楚国的燃眉之急。后来,熊横在秦国与秦国大夫发生争执,失手打死了秦国大夫后便逃回了楚国。

后来,秦国攻打楚国,楚怀王为了向齐国求救,又想到了这位儿子。于是,他派遣熊横前往齐国成为人质。而在后来,楚怀王被秦国欺骗到咸阳,并把他囚禁在那里,国内的大臣从齐国接回熊横,拥立他成为楚顷襄王。

燕国太子丹——最悲壮的质子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质子“是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

燕丹是燕王喜的儿子,他在年少的时候曾在赵国当人质,与当时同为人质的嬴政交好。后来,他又被燕王派往秦国当人质,当时嬴政已经成为了秦王,他对自己这位儿时的玩伴并不友好。燕丹后来回到燕国后,面对秦国的威压,一直在想办法对付秦国。

后来,燕丹认识了荆轲,他便谋划了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事件。由于失败的缘故,秦国出兵攻打燕国,当时秦军势不可挡,燕王喜听信谗言,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将头颅献给了秦国,希望能够苟活。但秦国并不买账,依旧攻打燕国,公元前223年,燕国被灭。

秦始皇嬴政——千古一帝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质子“是如何影响历史进程的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也曾有过当质子的经历。秦始皇出生在赵国,他出生后,他的父亲秦异人即后来的秦庄襄王逃回秦国后,嬴政与母亲赵姬依然在赵国当人质。后来秦昭襄王去世,年仅13岁的嬴政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即位。并带领秦国一统中原。

质子的处境和作用

纵观春秋战国,作为质子去往他国的公子们,在别的国家成为人质的过程中,虽然人身自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总体来说并没有生命危险。而且就这些质子来看,很多时候,他们的继承权也不会被剥夺。相反,由于在其它国家长期为质的经历,反而会得到所在国的支持,更有可能成为继承人。

就质子在春秋战国时候的影响和作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作为弱国来说,派遣质子可以加强与强国的盟约,同时也能得到强国的保护。而作为强国而言,派遣质子去往他国除了能与之缔结盟约外,有时还能左右他国的朝政,是控制弱国的一种外交手段。

二:派遣质子在一定程度上与各国争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国间依靠这种外交手段组建联盟和互信的关系,以此来对抗其它国家,因此,质子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双方交战的可能性。

三:质子虽然并不一定会成为后来的君主,但他国也愿意在这些质子身上进行投资,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利益。这些质子们本身肩负的使命往往是自己的国家利益,而当到了他国后,他们也成为了他国利益的实现者,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派遣质子其实也是各国之间的利益角逐。

四:派遣质子可以加强两国间的交流,促进双方文化的传播和贸易的往来。因此,派遣质子有时也能对国家的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

五:质子在他国为质时,往往能够激发他们心中的报国热情,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成长。一大批在春秋战国史上有名的国君都曾经当过质子,从这一点来看,成为质子反倒促进了他们的成长。

总而言之,质子外交作为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外交手段,一直在中国历史上了延续下来,在后来的封建王朝的历史中,依然可以看到质子外交的出现。质子作为特殊的群体,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