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里的「满天星」,子宫肌瘤影像等你分析

病史简要

患者:女,82 岁,腹痛 10 年余,加重两天来院。

CT 图像如下:

盆腔里的「满天星」,子宫肌瘤影像等你分析

盆腔里的「满天星」,子宫肌瘤影像等你分析

图 1 腹部 CT 定位像

盆腔里的「满天星」,子宫肌瘤影像等你分析

图 2 CT 断层动态图

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又称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旋涡状排列的平滑基础细胞构成,并有不等量的胶原细胞外基质和纤维组织,较大的肌瘤由于存在缺血障碍。

子宫肌瘤好发于 30-50 岁妇女,在性成熟时期发病率达 20%-40%。肌瘤常为多发,且大小不等;子宫肌瘤按肌瘤所在部位分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又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

盆腔里的「满天星」,子宫肌瘤影像等你分析

图 3 子宫肌瘤分型思维导图

盆腔里的「满天星」,子宫肌瘤影像等你分析

图 4 子宫肌瘤按部位分型图

病因:

目前子宫肌瘤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与卵巢功能失调、雌激素水平增高、微量元素有关,同时与神经免疫系统的调节有关等。有相关研究指出部分子宫肌瘤存在遗传性,也可能与初潮过早、未生育、晚育、肥胖等因素有关。

病理:

1. 肌瘤为实质性球形肿块,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

2. 无包膜,但肌瘤周围的子宫肌层受压变形而形成假包膜。

3. 肌瘤主要由旋涡状排列的平滑基础细胞构成,质地较硬,颜色较正常肌层浅。

4. 可发生多样变性,包括玻璃样变性,脂肪样变性也可以发生坏死出血难辨。

5. 在病理基础上还会发生钙化,子宫肌瘤的恶变率很低,不足 1%。

常见的症状:

子宫出血为子宫肌瘤最主要的症状,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不孕或习惯性流产;严重痛经;盆腔肿块;并存在压迫症状,尿频,便秘;贫血等。

影像学表现:

X 线:偶尔能发现子宫肌瘤的堆积样颗粒样钙化或蛋壳样钙化,或较大的肌瘤产生的实质性肿块影。

CT:子宫体积明显增大,可呈分叶状改变。由于子宫肌瘤常可发生变性、出血和钙化等组织病理学改变, 因此和正常肌层相比, 肌瘤可呈等密度、低密度或高密度。子宫肌瘤坏死或变性后的 CT 表现为不规则的密度减低区。

增强扫描时肌瘤可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可见低密度区域或钙化影。绝经后妇女患子宫肌瘤约 10% 会存在钙化。

盆腔里的「满天星」,子宫肌瘤影像等你分析

盆腔里的「满天星」,子宫肌瘤影像等你分析

子宫肌瘤有以下几种变性:玻璃样变、囊性变、脂肪样变、钙化、红色变性、恶性变(变性为肉瘤)。该例就是大肌瘤广泛钙化

鉴别诊断:

盆腔里的「满天星」,子宫肌瘤影像等你分析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