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力決定幸福力!別再對孩子寶貴的自發給予,視而不見

“給予”是人類的基本需要。成人如此,孩子亦然。

孩子們有著為父母以及整個家庭的幸福奉獻自己的需要。越小的孩子,越樂於“給予”,他們非常願意奉獻自己。只是大人經常忽略,不以為然,或根本不認為這是孩子的“給予”或奉獻,反而是孩子的調皮和搞亂。

(一)孩子的給予,是你眼裡的“不配合”

早上,當媽媽給三歲多的冉冉穿衣服,心裡很急,因為她上學就快遲到了,而媽媽上班也不早了。當好不容易穿到襪子那裡,冉冉突然在床上邊跳邊笑地說道:“媽媽,媽媽!我突然想起來,我昨晚做了一個夢,特別好玩兒,你聽了肯定會笑。我給你講講!我夢到……”

這種情況下,大多數嚴厲型的媽媽就會果斷打斷:“哎呀,別說了!都快遲到了,我不想聽!趕緊穿衣服,快點出門!”

和善一些的媽媽可能會說:“寶貝,等到放學了再給媽媽講吧,現在時間太緊了,媽媽沒時間聽,快過來,趕緊穿襪子。”

這兩個媽媽,都認為她們聽孩子講故事,是在配合孩子,完全沒有意識到孩子那顆“給予”我們快樂的心,更不可能對這個“給予”做出接納或欣賞的回應。

孩子要給媽媽分享昨天晚上特別好玩的夢,是因為她懷著“給予”的心態,想看我們的笑容,想給我們帶來快樂。

這個視角不變,你的眼裡便只有孩子不配合之下的煩躁與憤怒,沒有被“給予”的欣賞與幸福。

“給予”力決定幸福力!別再對孩子寶貴的自發給予,視而不見

(二)孩子的給予,是你眼裡的“添亂”

明明3歲的時候,想幫媽媽洗碗,媽媽說:“你快別搗亂了,再弄碎幾個,我還得收拾半天。”

明明5歲的時候,有一天自己把玩具都放進玩具箱中,非常有成就感地給媽媽看。結果媽媽說:“哎呀!誰讓你弄的?都弄亂了!小汽車和積木、拼圖哪能都放在一起?這下好了,更難收拾了!快去看電視吧!我來弄”

等到孩子10歲的時候,吃完飯,把碗一推,走了。媽媽說:“回來!把碗送廚房去!這麼大了,應該幫我們分擔家務了!怎麼還這麼不懂事。”

等到孩子12歲的時候,他的房間很亂,每次都等著媽媽收拾。媽媽最終煩了累了,對他說道:“以後自己打掃房間!做家務也是你的責任,別太懶了。”

可是,這個媽媽沒有意識到:

當孩子小的時候,懷著“給予”的心態,給家庭做貢獻時,你只預卜先知地看到了他“添亂”的後果,就一刀切地剝奪了他“給予”的快樂。

當孩子長大了,你又以“控制”的方式去命令孩子做家務,命令孩子為家庭做貢獻,這種迫於壓力去的事情,叫執行任務,它不是“給予”,更沒有快樂可言。


“給予”力決定幸福力!別再對孩子寶貴的自發給予,視而不見

(三)總有很多因素,妨礙孩子們的“給予”

隨著物質化越來越嚴重,人們眼裡的“給予”和“禮物”彷彿都變成了有形的東西,比如:玩具、衣服、包包、首飾……

我們若以物質化眼光去審視孩子的給予時,我們自然發現不了孩子能夠給予父母什麼。

(1)一些父母,認為孩子沒什麼可貢獻的,做不了什麼。

(2)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去引導孩子主動奉獻,而是習慣命令和控制孩子做一些所謂的貢獻。

(3)有些父母,只看得到孩子的缺點和負面影響,沒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每天只會挑毛病和提要求,滿嘴的指責和失望。

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想說,孩子真的是我們的天使。(養育孩子時間越久,我越覺得這句話是真理。)

當我在現實中生活了三十年左右,越來越被世俗所融化之時,孩子來了,像天使一樣,讓我們又發現了生活中的美,發現了更珍貴的“給予”。

物質化的“給予”只是淺層次的,帶來的幸福也是短暫的。生活中最棒的東西,讓我們感覺到最幸福的東西,都是免費的。

比如:歡樂、好奇心、關注、傾聽、理解、擁抱,甚至一個微笑。

只要我們足夠細心,我們就會發現孩子有很多禮物可以送給我們。事實上,他們真的每天都在把這些禮物送給我們。

只是,我們的心太小,我們的眼太淺,看不到這些。

“給予”力決定幸福力!別再對孩子寶貴的自發給予,視而不見

(四)“給予”能力就像肌肉一樣,越使用,越強大!

我們的身體,如果長時間不鍛鍊,肌肉就會鬆弛下來,甚至會萎縮。如果每天堅持鍛鍊,則會越來越有彈性、韌性和力量。

“給予”的能力也是如此。

如果,孩子們一次兩次給予的禮物,我們都沒有接受,甚至不耐煩或乾脆直接拒絕,那麼孩子們漸漸就會感到失落和沮喪,漸漸地失去再次給予的渴望。可是,一旦孩子終止給予,這項能力就會越來越弱。

就像前面提到的“明明”那樣,小時候滿心歡喜地“給予”,換來的都是拒絕甚至批評,於是,這項能力便封閉起來,逐漸減弱,慢慢失去了給予和奉獻的能力,成為了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

“給予”的能力,就是從小的時候,從小事當中,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霍思燕與嗯哼:

我之前寫過霍思燕教育嗯哼的例子。每一次嗯哼想幫霍思燕做什麼,即使霍思燕明知道有他幫忙後,她要付出多倍的時間善後,但是霍思燕依然每次都非常樂於接受和欣賞嗯哼的給予和奉獻。

所以,嗯哼的這項能力便不斷被強化,發展到現在,就真的成了一個小暖男。

所以,不要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優秀,回去就對自己的孩子“恨鐵不成鋼”,打罵一頓。要多去看看別人家的父母都是怎麼做的。這才是“治本”之法。

把所有問題都歸結於孩子的父母,永遠也跳不出親子衝突的“惡性循環”。

“給予”力決定幸福力!別再對孩子寶貴的自發給予,視而不見

(五)若是情況不允許,怎麼辦?

舉世聞名的靈體醫學專家和人類潛能研究領域的領袖人物迪帕克·喬普拉曾說過:

“給予令施予者和接受者相連,這種連結誕生了新的歸屬感。”

當孩子發自內心地與我們分享時,我們要用心接納和傾聽,感受和欣賞,只有這樣,孩子才能體會到給予的快樂,從而在以後繼續強化這一行為,成為一個樂於助人、心中有愛的人。

可是,有人或許會問:“難道,就要順著孩子的心願,不管不顧其他事情?怎麼可能!”

是的,生活中很多事情、很多時間都不受我們控制。有很多時刻,又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如果停下了,接納這個給予,就會導致後面一系列的問題。

比如文章第一個場景中,馬上要遲到了,冉冉興高采烈地要給媽媽講夢。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簡而言之一句話:認可孩子給予的心情,換一種方式去接受。

比如,我們可以這樣對孩子說:

“明明,媽媽看到你很興奮,媽媽也特別想聽。媽媽喜歡和你一起開心大笑。如果有更合適的時間,我能專心去聽會更好。比如在車裡(或上學的路上)?你覺得怎麼樣?我們現在趕緊穿衣服,好不好?”

如此一說,既讓孩子專心穿衣服,又認可了孩子給予的心情。如果路上媽媽真的守約耐心傾聽,那麼這一次互動,就是母子之間的親密聯結。

“給予”力決定幸福力!別再對孩子寶貴的自發給予,視而不見

(六)結束語

《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欣然接受孩子給予的禮物,這本身也是父母給予孩子的另外一個禮物。”

我們要留意孩子的自發行為,帶著發自內心的真誠和謝意,去接受這份禮物。孩子們就會在成長中把自己看成是有能力的給予者。而且,當他們的禮物被珍視的接受了,他們自然也就更容易辨認和欣賞我們給予他們的禮物。

比如:帶有嘮叨的關心。

著名積極心理學家丹尼爾·西格爾博士曾說過:

“孩子需要欣賞和珍視,而不是被管教。”

無論你是否承認,實際上,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對我們的引領,與我們對孩子的引領差不了多少。只要你有成長的心態,你就會發現孩子不但能促進我們自省,還能喚起我們對生命深深的熱愛。

放下批判和審視的目光,和孩子站在一起,感受對方的給予,體會生命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