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事》之“力士脱靴”

“一朝力士脱靴后,玉上青蝇生一个”

《你不知道的事》之“力士脱靴”

“开元盛世”造就了无数传说,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文化界“当红炸子鸡”——李白,自然是独领风骚。“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人红是非多,花边新闻自然是少不了的,其中最著名的当然要数“力士脱靴”的故事。“贵妃研墨,力士脱靴,挥笔数章,文不加点”,把诗仙的气质体现的淋漓尽致!然而,你不知道的是:这个流传甚广的故事,竟然是李白的“小迷弟们”杜撰出来的!

《你不知道的事》之“力士脱靴”

“头号迷弟”李浚在其《松窗杂录》是这样描述的: “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白(马名)太真妃以步辇从。诏特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十六部。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三章……龟年以歌词进。上命梨园弟子略约调抚丝竹,遂促龟年以歌之。太真妃持玻璃七宝杯,酌西凉葡萄酒,笑领歌词,意甚厚。上因调玉笛以倚曲……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诸学士。会高力士终以脱乌皮六缝(靴)为深耻。异日,太真妃重吟前词。力士曰:始以妃子怨李白深入骨髓。何反拳拳如是耶?太真妃因惊曰:何翰林学士能辱人如斯?力士曰:以飞燕指妃子,贱之甚矣。太真妃颇深然之。上尝三欲命李白官,卒为宫中所捍而止。”

《你不知道的事》之“力士脱靴”

“二号迷弟”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添油加醋:“李白名播海内。玄宗于便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上不觉忘万乘之尊。因命纳履。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去靴。力士失势,遽为脱之。及出,上指白谓力士曰:此人固穷相。”

大意就是:开元年间,李白酒醉应唐皇召集前去皇宫为杨玉环作诗。因衣着破烂,唐皇赐李白衣物。李白因醉酒无法更换,便唤高力士为其脱靴。高力士自视尊贵但因唐皇在前,只好答应。此后怀恨在心,在杨贵妃面前挑拨是非,导致李白的贬谪。

《你不知道的事》之“力士脱靴”

《长安十二时辰》郭利仕,人物原型为高力士

俗话说:“三人成虎”,经过迷弟们的一番吹捧,李白不畏权贵、高力士嫉贤妒能的形象算是被彻底坐实了,以致1200多年后,李荣浩也不禁感慨:“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力士脱靴”是发生在诗仙李白和宦官高力士之间的一则趣事,因其独特的意象历来被津津乐道。但是抛开故事的寓意不谈,这则故事就只是故事,借了李白和高力士的壳子,甚至还要加上杨贵妃和唐玄宗才杜撰出来的。

《你不知道的事》之“力士脱靴”

“迷弟”段成式对偶像的“包装”实在是夸张太过,这里就不提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头号迷弟”李浚《松窗杂录》中的记载。

第一个不合理之处:时间上不符。其时间设定在开元中,开元年间是自713年到741年共29年,开元中的范围可以大致划为724年到730年之间的这段时间。而这个时间段,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还活得好好的,杨玉环还没有嫁给寿王李瑁,而且李白也还没有入京。所以,李白和杨玉环不可能会在开元中相遇。

《你不知道的事》之“力士脱靴”

实际上杨玉环进宫最早应该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因为武惠妃是在737年的十二月去世的。武惠妃去世后,唐玄宗茶饭不思,一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好男人形象。转眼手下就有人动了歪心思,说寿王妃杨玉环天生丽质,让她陪您消愁解梦不香吗。于是我们的唐玄宗就把儿媳杨玉环召进宫中。

但此时寿王李瑁头上的这顶绿帽还远没到人尽皆知的地步。740年,唐玄宗照猫画虎,用从他爷爷唐高宗李治哪里学来的“尼姑大法”下旨让杨玉环出家为道士来为太后祈福。到了745年的秋天,唐玄宗先给李瑁重新指了一个寿王妃,一个月之后才把杨玉环封为杨贵妃,从此两人才算是真正在一起逍遥快活,儿子这个绿帽才算戴稳了。

《你不知道的事》之“力士脱靴”

而李白得到玉真公主的推荐,成功见到唐玄宗并成为翰林供奉是在742年。到了744年,李白已经离开了长安。李白的《代宋中丞作自荐表》中有记载:“天宝初,五府交辟(推荐),名动京师。上皇闻而悦之,召入掖庭。”天宝是唐玄宗起用的第三个年号,起于742年。

第二个不合理之处:人物的地位和处境。我们熟悉的李白是放荡不羁、热爱山山水水的,但是同样地,李白有一点也是已经成为共识,那就是他很想做官,为此做过很多努力,找关系、攀附权贵之人都是有的。这样的一个聪明人不可能会让唐玄宗身边位高权重的高力士为自己脱靴。(请关注后续文章《你不知道的事之“李白也是蓬蒿人”》)

《你不知道的事》之“力士脱靴”

高力士虽然是宦官,但却是真正的位高权重,深得玄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齐国公。唐肃宗李亨见了都要叫一声“二哥”,王子公主们直呼“高爸爸”,驸马们更是得称呼“高爷爷”,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这些权臣都得礼让三分(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筒子们应该有印象,其中郭利仕的原型便是高力士),面对这样牛B的高力士,李白巴结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公然羞辱于他。

《你不知道的事》之“力士脱靴”

《旧唐书·宦官列传》:肃宗在春宫,呼为二兄,诸王公主皆呼“阿翁”,驸马辈呼为“爷”。

其次,高力士在历史上得到的评价其实很很高的,甚至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难得的是他虽身居高位,却谨小慎微,始终尽忠于唐玄宗,甚至在安史之乱中也对唐玄宗不离不弃,更不用说之后和陈玄礼成为做了太上皇的李隆基的唯一依靠了。高力士的一生并不曾做过什么坏事,只除了一点为人诟病,那就是经由他向帝国推荐了很多祸国殃民的宰辅之将臣,并且高力士一贯明哲保身,以他的身份地位和品行,还犯不着跟李白这种小辈斗气。

李贽:高力士真忠臣也,谁谓阉宦无人。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高力并非嫉贤妒能的小人,这些文人为何要造他的谣呢?原因大致有二:

其一、包装需要。面对自己的“爱豆”,铁粉们自然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他们通过炒作和包装自己的偶像,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进而来提高自己的逼格。说到底,他们又不是史学家,自然不必拘泥于史学家的职业操守。

《你不知道的事》之“力士脱靴”

其二、人们之所以喜欢这个故事,一来它表达的蔑视权贵的精神为人们所喜欢,看起来畅快淋漓。另一方面也是表达了人们对于宦官的厌恶。唐朝中晚期的历史中,充斥着宦官干政的污浊之气,人们恨透了这些宦官们,但是,却选错了对象,唐玄宗时期的宦官虽然也是位高权重,但总体来说,尚达不到干政的程度。但又不得不承认,宦官干政确实又是在这一时期就已经埋下了祸端。

高力士作为一名太监,为何却能拜将封爵,达到许多人奋斗一生难以企及的高度?又为何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呢?请关注后续文章《你不知道的事之“千古贤宦第一人”》。

《你不知道的事》之“力士脱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