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煙臺閉店—是城市負了情懷還是情懷輸給了現實

“差不多20天吧。應該有三萬左右吧。”

20天,3萬。原噹噹閱界煙臺店總經理袁佳偉如是說。當初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吸納會員的數量相當理想。然而4月7日,噹噹閱界宣佈:受疫情影響,書店閉店,4月8日至5月18日清貨。

噹噹煙臺閉店—是城市負了情懷還是情懷輸給了現實

“從這路過,然後看看它的橫幅了,我立馬拍了兩張照片,想留作紀念吧。”

像市民欒瑛一樣,對於噹噹突如其來的閉店,不少書友感到意外,兩年前這家網紅書店開業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市民張瀾:“感謝噹噹閱界在我們愛書人心裡點燃的一點星光,離別不捨,但很好,你們來過。”

2015年實體書店最風雨飄搖的時節,噹噹作為國內圖書電商巨頭,突然宣佈要“從線上反攻線下”,在書業掀起大潮。而噹噹也曾豪言壯語,在3到5年內開出1000家實體書店。

噹噹煙臺閉店—是城市負了情懷還是情懷輸給了現實

但是,情懷,源於生活,敗於現實。

2017年12月,噹噹閱界入駐煙臺,2020年4月7日,宣佈閉店。兩年多的時間,它,經歷了什麼?

陳女士:“挑了好多,到最後都是78折,那我何苦,那我在網上買也就4折、5折這樣子,所以就只買了幾本,不便宜,比我們在線上買還要貴,一點也不便宜。”

不得不說,噹噹閱界是一個懂得靠情懷攪動用戶心情的高手,它通過不同風格的文案以及衍生品小情調,去拉近品牌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建立與讀者的熟悉感和無可替換的認同感。但是書的價格沒有競爭優勢,再加上品類缺乏,在經歷過新奇之後,人們也漸漸得不再為情懷買單。

某書店劉經理經營了一家書店已經有20年之久,他說:“正規的這種給我們65折左右,我們打85折會員打85折,你想就20%的利潤,但是20是毛利,還有房租、工人的費用包括來回的運費什麼的,這不都是在佔20%嗎,利潤很薄。”

劉經理認為,愛書的人不會在咖啡廳看書,想喝咖啡的人也不會來書店,在這個處處講成本的生意裡,本身利潤就不高,衍生品再不被買單,停業是在所難免的。這也倒逼其他實體書店思索一下未來之路到底該怎麼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