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担忧:大量粮食靠进口,农村土地抛荒现象多

随着国外疫情状况不断加重,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纷纷表示将禁止农产品出口,粮食危机进一步发酵。

我国“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说:中国有14亿人口,中国粮食是不够吃的,要进口的,每年进口大豆七八千万吨。如果人家一卡你,不卖粮,那就麻烦了要饿肚子。这个是问题,是大问题!

袁隆平的担忧:大量粮食靠进口,农村土地抛荒现象多


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我国进口粮食在2400亿斤以上,其中大豆就进口800亿斤左右,小麦进口配额在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大国,但随着工业科技发展,我们发现以前农村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土地抛荒长满野草和树木。城市的人们粮食大米大量靠进口,而农村种田地的人已经所剩无几。为啥不种地了?怎么算都不能致富,大家都宁愿背井离乡去打工,其实不是没有原因的,是因为种地付出的成本和回报不成正比!

袁隆平的担忧:大量粮食靠进口,农村土地抛荒现象多


先说地租,一亩地最低也要500元一年,也就是说,亩产量低于800斤就可能赔钱亏损。再加上农机、人工、肥料、农药,如果遇到旱了、涝了、冰雹了等天灾人祸,还有政策了、市场价格变动了,怎么算怎么是亏本。有人说种经济作物吧,价值高!但是,在中国除了地域性比较强的一些特殊品种外,大众的经济作物不管是蔬菜还是药材价格都不稳定。再加上种菜成本更高,大棚膜、钢管、架子、滴灌设备等,往往一个棚成本就有好几万,遇到菜价不好,收回成本又遥遥无期。农业没有独家秘方,却有广大的跟风赶潮群体。农产品有种植标准,却难于抗衡产品上市时购买群体的贪便宜心态,无法长期坚持优质产品理念。所以注定会出现规模越大,亏损越高的局面。

袁隆平的担忧:大量粮食靠进口,农村土地抛荒现象多


而现在农村年轻人不愿种地的原因也很简单,农村种地的收入甚微,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所需,这就导致农村大部分年轻人宁可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在家种地。像现在,农村种地的都是些60、70后,而80、90后都选择在外面打拼。民种粮的净收入主要来自粮食价格,农民不愿种地,根本原因在于农业转型不彻底,资金,技术短缺,农产品无法在市场上获利,没有效益,农民种粮艰难,只能外出打工。要知道,如今很多农民们,辛辛苦苦一整年赚的钱还不如出去大城市打工半年来得实际些,还不用如此操心。

袁隆平的担忧:大量粮食靠进口,农村土地抛荒现象多


在农村想种地的人,就是老人病弱残妇幼,自食其力只能种很少一部分的地,而不想种地的人,土地被荒废, 以后的土地应被想种地,留给能种地的人承包大户种,让更多的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还可以整合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这就是农村的基本状况。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