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不断,湿气加重了浑身难受,该如何祛湿?


「清明时节雨纷纷」,随着清明节的到来,我国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阴雨连绵的天气。


阴雨不断,湿气加重了浑身难受,该如何祛湿?


有不少人反映,原本体内湿气就重,由于最近春雨连绵,空气中湿度增加,现在体内湿气更多了。


不仅每天晨起头脑昏沉,睡不醒,整个人四肢困重,无精打采,而且受天气影响,四肢关节持续性隐隐作痛,令人十分难受。


你是否也因湿气重而饱受各种问题的困扰?不确定自己是否湿气重?来看一下湿气重的人都有哪些表现: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腻。


2.睡觉时流口水、打呼噜、有口臭、身体有异味。


3.浑身无力,经常感到疲惫,不爱说话,精力不集中。


4.痰多、容易起湿疹。


5.肠胃不好,经常不想吃饭,大便黏稠不畅有腥臭味。


6.眼袋下垂、肥胖、减肥后易反弹。


7.女性白带增多,阴部长湿疹;男性阴囊潮湿,房事质量减退。


8.四肢关节屈伸不利、僵硬疼痛。


9.舌头边缘有齿痕,舌苔厚腻泛黄。


若上述症状占2条以上,则提示体内湿气较重,需要及时祛湿。那么,有哪些祛湿值得推荐呢?


阴雨不断,湿气加重了浑身难受,该如何祛湿?

食疗化湿法


常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所以很多人总是想方设法寻求各种祛湿方法,其实不一定要什么千古奇方才能祛湿,常用的食疗方法就可以祛湿,来看看哪些食物可以祛湿:


薏米

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适用于湿气所致的关节炎、面部浮肿、脚气等。需要注意的是孕妇早期禁食薏米,汗少、阴虚便秘的人也不宜食用。


阴雨不断,湿气加重了浑身难受,该如何祛湿?


冬瓜

味甘淡,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的功效,是阴雨天必备的祛湿食物,适用于湿气重引起的痰多、水肿、小便不利等。


赤小豆

性味甘平,能利水除湿、清热退黄、健脾,常用于水肿、黄疸、脚气、泄泻等症,还能降血压、降血脂、调节血糖。


玉米须

具有平肝消肿、利尿祛湿的功效,还能降血脂,适用于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结石等症,用新鲜的玉米须煮水服用,效果更佳。


莲子

莲子甘涩平,归脾、肾、心经,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止带的功效,可用于脾虚引起的腹泻久治不愈、流口水、白带增多、食欲不振等症。


阴雨不断,湿气加重了浑身难受,该如何祛湿?


扁豆

具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呕吐泄泻、白带多者。


四神汤

材料:茯苓12g,芡实30g,炒薏仁30g,山药100g,莲子30g,排骨适量,生姜两片。

做法:先把排骨(或鸡腿)用热水烫滤掉血水,然后放入锅中,加入食用食材,加适量清水,待汤料全熟后加盐调味即可。


四神汤,是中医著名的健脾食方,可通过调理脾胃,从而增强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注意:喝此汤不能与其它药物同时服用,忌烟酒辛辣大荤。


桑桂粥

材料:桑叶8g,桂枝10g,生姜5片,大米适量。

做法:讲上述材料放入锅内,加入200ml水,煎煮至100ml后,再加入小半碗米酒、放入大米及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至粥熟即可。


此粥常用于祛除外感湿邪,平时淋雨后适用,可有效防止湿气入侵体内。


阴雨不断,湿气加重了浑身难受,该如何祛湿?


阴雨不断,湿气加重了浑身难受,该如何祛湿?

导引按蹻祛湿法


大家都知道,我们人体内有很多穴位,其中有不少穴位有祛湿的功效。


但一提到穴位,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针灸,扎针需要去正规医院找专业大夫来操作,而且一个疗程需要不少费用,而艾灸如果自己操作不当,就很容易引起上火。


那么,有没有既省钱,又不易上火的方法呢?为您推荐导引按蹻法,自己在家就能操作。


导引按蹻方法很简单,只要找到相应穴位,把中指指尖轻轻点按在穴位上,保持30-60分钟静止不动即可。


导引按蹻讲究顺经为补、逆经为泄,中指指尖顺着经络循行方向即为补法,与经络循行方向相反,则是泻法。


推荐穴位


丰隆(胃经)

功效:中医认为湿必生痰,丰隆为化痰第一要穴,可以化痰湿、清神志,可辅助缓解痰湿引发的胸腹痛、呕吐、便秘、眩晕、头面四肢浮肿等,导引按蹻多用泻法。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


阴雨不断,湿气加重了浑身难受,该如何祛湿?


血海(脾经)

功效:具有理气活血、健脾化湿的功效,常用于调理湿气引起的皮肤瘙痒、膝关节疼痛、阴部湿疹、股癣等,导引按蹻用补法。


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后,会在膝盖内侧看到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就是血海穴。


阴陵泉(脾经)

功效:阴陵泉是利水湿的要穴,可以清利湿热、健脾理气、通经活络,常用于缓解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凡是与湿有关的病证,皆可选取阴陵泉来调理,用补法。


定位: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处于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


阴雨不断,湿气加重了浑身难受,该如何祛湿?


中脘(任脉)

功效:中脘穴为胃的募穴、又为腑会之所,能够健脾化湿,对腹胀、反胃、消化不良、泄泻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定位:位于上腹部,在肚脐上4寸的腹中线上,可仰卧取穴,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阴雨不断,湿气加重了浑身难受,该如何祛湿?


足三里(胃经)

功效:通过导引按蹻足三里,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脾胃功能强,则运化水湿有权,从而达到祛除内湿的目的,常用于呕吐、腹胀、腹泻等症。


定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脊外1横指处。


阴雨不断,湿气加重了浑身难受,该如何祛湿?


导引按蹻不仅可以健脾祛湿,还能疏通经络、调经养血,很多常见疾病都可以用导引按蹻来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