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从不懂爱到遇见爱,这本童书讲透了爱的3个阶段

日本儿童文学家柳田邦男说:“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这三次机会其实也是一个人一生中学习爱、理解爱的三个重要阶段。

豆瓣8.7,从不懂爱到遇见爱,这本童书讲透了爱的3个阶段

《来自星星的你》剧照:都教授在读《爱德华的奇妙之旅》

我与《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这本童书的初遇,源于2014年热播的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剧中,都教授捧读着这本童书的场景引起了我的好奇:一个在地球上活了400多年的外星人,为何如此钟爱一本地球人写的童书?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童书呢?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豆瓣评分8.7,曾获2006年波士顿全球号角书奖金奖。作者凯特·迪卡米洛是美国著名的童书作家。她写过的许多部童书屡获美国国家级和世界级多项大奖。《纽约时报》认为她是美国当代童书夜空中最耀眼的明星。


豆瓣8.7,从不懂爱到遇见爱,这本童书讲透了爱的3个阶段

这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只叫爱德华的瓷兔子,有一个深爱他的小女孩阿比林。在一次同阿比林一家出海旅行时,爱德华意外落海,开始了一段奇妙而又艰难的漫长旅程。在这段旅程中,他先是被扔进大海,又被埋进垃圾堆、接着被钉在木架上、最后还被打碎了头。他吃尽了苦头,经历了种种磨难,在一次次拥有爱又失去爱的经历中,他感受到了被爱的幸福,也体验到了被伤害的痛苦。许多年后,当他在玩具店等待着被出售时,他再次遇见已经为人母的阿比林。

整篇故事跌宕起伏、行文流畅。作者迪卡米洛用散文诗一般的文字细腻地讲述了瓷兔子爱德华惊心动魄的旅行,一次关于丢失爱又找回爱的心灵之旅。她用一个简单而深情的童话讲透了爱的三个重要阶段。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瓷兔子爱德华一起经历这关于爱的3个阶段吧。

第一阶段:拥有爱而不自知,不懂爱也不会爱。

一开始,瓷兔子爱德华是个自命不凡的家伙,他每天只顾着欣赏自己优雅的风度和投影。他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心就和他的瓷外表一样,冰冷坚硬。小主人阿比林每天悉心地照料着爱德华,每天都要帮他换上特制的、精美的高档服饰,每天早上安顿好他才出门上学,晚上和他一起吃饭,和他道晚安,亲吻他并对他说“我爱你”。

但爱德华并不懂爱,也不会爱。他压根不知道什么是爱。他谁也不爱,他心里只有自己。他对周围人说的话完全不感兴趣,也没心思耐心倾听。即使面对用心爱着他的小女孩阿比林,他也是心不在焉、毫不关心。

豆瓣8.7,从不懂爱到遇见爱,这本童书讲透了爱的3个阶段

他在意的是什么呢?他在意他的外表、他的高档服饰和金怀表。他在意别人称呼他时,是否使用了他认为含了贬义的“它”和“小兔子”这类称呼。他在意女仆是否把他随意放在有着许多玩具娃娃的架子上。

当阿比林急切地在玩具架上找到他后,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希望他永远不要离开她时,那一刻,他心里也只是涌起一阵因恼怒而生的激动,而不是因为对阿比林的爱。

对于这样的爱德华,你是不是感到很熟悉?他是不是像极了曾经身处爱中却不懂得爱的我们。

网络上曾有一句很火的话:“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对爱我们的人——父母或者爱人、子女,我们总是表现得各种不耐烦、各种嫌弃,不愿意花时间陪伴他们、理解他们。对他们说的话,我们既无心倾听、也不感兴趣。那时的我们往往只在意自己的感受、只满足自己的需要。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就如同爱德华一样,只知道索取爱、享受爱,却从不知道什么是爱,既看不见爱,也无法付出自己的爱。

在第一阶段,阿比林奶奶给小阿比林和爱德华讲了那个“公主变成疣猪、成为人类盘中餐”的可怕故事, 这既是对爱德华的一个提醒,也是一个隐喻。它暗示了爱德华之后多舛的命运轨迹。

第二阶段:只有经历失去爱的痛苦,才开始懂得爱、学习爱。

不懂爱、不知道什么是爱,是不是就意味着人生没了希望?并不是。你还有机会再次拥有爱,只要你肯学习如何去爱。但学习爱所要付出的代价无疑会是巨大的、痛苦的。

豆瓣8.7,从不懂爱到遇见爱,这本童书讲透了爱的3个阶段

在同阿比林一起出游的游轮上,爱德华意外落进大海,从此失去了最爱他的阿比林。在海底熬到第297天时,爱德华终于被渔夫救起。此时,他的心态也悄然发生了细微变化:比如只是在渔船上受到了一个小小的礼遇,他就心生感激;比如渔夫和同伴称他为“它”、“小兔子”,他也不会再生气;比如渔夫妻子内莉把他打扮成女孩,给他起名叫“苏珊娜”,给他穿上简单、朴素的衣服,他也不再介意衣服是否优雅高档。他开始接受、融入并喜欢上了新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这一次他学会了倾听。他开始认真地倾听内莉所讲的故事,并认为那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豆瓣8.7,从不懂爱到遇见爱,这本童书讲透了爱的3个阶段

学会倾听,是学习爱的第一步。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与人沟通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倾听。尤其是同理心共情式倾听,能让彼此产生爱的连接。那啥是同理心共情式倾听呢?简单来说,就是全身心地投入,站在对方角度,体会对方的情绪,理解对方的感受、及时回应对方。

有句话说得好:“倾听是我们抚爱别人的最好方式。”

杨绛先生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提到她父母的关系比起那些旧式夫妻关系要和谐融洽许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双方都肯用心倾听对方,以致于两人就像老朋友一样,无话不谈:“他们谈的话真多,过去的、当前的、有关自己的、有关亲戚朋友的、可笑的、可恨的、可气的,两个人一生长河一般的对话,听起来甚至好像在阅读拉布吕耶尔的《人性与世态》。”

像这种“一生长河一般”的对话,但凡有一方缺乏足够的耐心、全身心投入和真诚理解的倾听,都会是无法实现的。

学习爱的第二步是:高质量的陪伴。

爱德华被内莉骄横的女儿丢进了垃圾桶,最后在垃圾堆中被流浪汉布尔和他的狗露西发现。他有了新名字:马隆。

豆瓣8.7,从不懂爱到遇见爱,这本童书讲透了爱的3个阶段

在与布尔、露西一同流浪旅行的日子里,他学会了用心陪伴,对布尔与露西产生了情感共鸣,也懂得了当初阿比林对他的爱。他在心里告诉阿比林的奶奶:“明白吗?我并不像公主那样。我懂得爱。”

一路上,愿意倾听他人心声、愿意理解他人的爱德华成了流浪们最喜欢的“人”。几乎所有见过爱德华的流浪汉,都会抱着他小声地吐露心事。他陪伴着这些陌生的人,倾听着他们对远方家人的思念。“在他倾听时,他的心扉敞开了,而且越敞越宽广。”他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他成为一只出色的流浪者,并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他甚至在接下来的麻烦中,开始想要保护露西。

当他再次失去爱的时候,被一个自私粗鲁的农妇打扮成稻草人,钉在田野中的木架上。他又恢复了之前的空虚、失望,“我已经学会不在乎了。”他自认为只要不在乎伤害,就不会失望。他孤零零地挂在星空下,感受到的不再是温暖和安慰,而是星星们的嘲笑。

“我也被爱过。”爱德华这样告诉星星们。


因为曾经与爱相伴,即使后来受到伤害,爱过的痕迹也会保护我们的心灵。因为曾拥有的爱,会在日后变成我们抵御伤害的盔甲。

学习爱的第三步是:“愿意付出”。

作为洋娃娃的替代者,在陪伴生重病的萨拉时,爱德华感受到了来自萨拉那轻柔又狂热的爱意。他察觉到自己也因此热血沸腾、变得宽容。“他愿意照顾她,他愿意保护她,他愿意为她做得更多。”

豆瓣8.7,从不懂爱到遇见爱,这本童书讲透了爱的3个阶段

为了能让萨拉快乐起来,他愿意像个提线木偶一样在她面前为她跳舞。他甚至想像自己有一双翅膀,带着萨拉远走高飞,飞到一个萨拉再也不会咳嗽的高度。

在这与萨拉短暂的相处中,爱德华学会了付出。他敞开心扉,倾听萨拉的心声,用心陪伴着萨拉,学会了接纳,也学会了付出自己的心。

“你的愿望实现了,我学着如何去爱。”

第三阶段:重拾爱的信心与勇气,再次遇见爱。

头部被狠狠摔成21块小碎片的爱德华, 从一家玩具店里醒来。有人把他救活过来,破碎的身体也已被修补复原。作为修补复原爱德华的交换条件,萨拉的哥哥布赖斯被迫放弃了拥有他的权利。

豆瓣8.7,从不懂爱到遇见爱,这本童书讲透了爱的3个阶段

因为接连痛失所爱,爱德华品尝到了思念的痛苦,并体验到“一切都无所谓”的绝望、麻木的心情。身体虽然复原,但心无法再愈合。他不再奢望爱,也不再期待爱。他也不在乎是否还会有人再爱他。“他为他自己能保持心态的平静、心扉紧闭而感到自豪。”

不再去爱,也不相信会再次被爱。这样关闭心扉,是为了心灵不再受伤。


现实生活中,失去所爱、伤痕累累的我们,也曾这样心生绝望,不再相信爱。因为我们害怕面对失去爱的痛苦,所以我们选择不再去爱。我们宁愿麻木地生活下去,也不想再碰触到爱。但那样的生活还有何意义呢?

就像当年热播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都教授曾劝千颂伊说,别爱任何人,这样就不会再受伤。二千反问道: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你不打算爱与被爱,那么整个生命之旅都是毫无意义的。”

豆瓣8.7,从不懂爱到遇见爱,这本童书讲透了爱的3个阶段

虽然心一次又一次破碎,生活也在不断的破碎中继续。但是,只要坚定信念、心怀希望,就能穿越生命中至黑的暗夜。

“打开你的心扉,有人会来的,有人会来接你的。不过首先你必须打开心扉。”玩具店中那个百岁老娃娃说的一番话,让爱德华深受震动,他重新回忆起曾经被爱的感觉。虽然他还是心有抗拒,但他的心扉不知不觉再一次敞开。

这世上,总有一个人等着爱我们,而我们也会重新拥有爱。

这是因为,“即使是一颗极易破碎地心也可以失去爱、学会爱而又重新得到爱。”

写在结尾的话

这本插画精美的童书,也是一本关于爱和成长的书。所以,它不仅适合亲子阅读,也很适合每一位渴望爱又对爱不知所措的成年人。

愿你也能在人生旅程中获得爱的力量,敞开心扉,学会倾听,学会陪伴、学会付出、学会等待。

还记得,阿比林的奶奶在讲完“公主变疣猪”的故事时,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爱,一个故事怎么会有幸福的结局?”

这句话既是在问小阿比林,也是在问当时尚不懂爱的爱德华,更是像在问此刻作为读者的我们。

你的生命中,曾拥有过怎样的爱呢?




作者:我是丁香静。读书、观影、写字,感谢有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