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寧的產品思維30講——葵花寶典的五級修煉(上)

李鈺說,每週一篇商業創新故事

梁寧在得到上的“產品思維30講”,用了大約8個小時,講了微信的誕生、小米的三級火箭戰略、瑞星、360、獵豹、騰訊的殺毒大戰,每一個故事都非常精彩。

產品是連接客戶和自己、連接夢想和現實之間的紐帶。 這裡的產品思維是個大範疇,不單指產品經理應該具備,最應該具備產品思維的應該是創始人自己。小米的雷軍、獵豹的傅盛、美團的王興、抖音的張一鳴,他們都是公司中最具產品思維的人。我們嘗試把這位俠女的產品思維核心串起來,融會貫通,方便更好地記憶和應用。

我們在這裡把梁寧的“產品思維”起個名字叫“葵花寶典的五級修煉”。希望這個名字讓這套理論體系好玩一點。

葵花寶典的五級修煉

葵花寶典第一句就是“欲練神功,引刀自宮。若不自宮,功起熱生”。產品思維第一層也有其妙同。去除執念,迴歸本心,做產品的入門從空杯開始。

01 修心——去除執念 修同理心

創業有一種死法叫自嗨。很多人做的產品是自己喜歡、自己以為別人需要。最後客戶不理解不認可不買單。

而事實上,做產品是為客戶做的,讓客戶用的,思路反過來,去除自我,想客戶所想。打個比喻就是站在他的鞋子裡想他想要的——同理心,才是一切的開始。

這裡面有幾個隱含假設:

1.客戶想要的和你想的也許不一樣;

2.客戶想要的和他表達的也許也不一樣;

3.你以為的自己和客戶感受到的你也許不一樣;

4.你只能改變自己,而不能改變對方。

只有站在客戶的鞋子裡,和客戶共頻,你才能看見、傾聽、判斷客戶,做出適合的產品,然後在和客戶的交互中實現產品的不斷迭代和優化。

所以產品思維的第一項能力就是強調“同理心”。要練此功必先自宮。去除我執,以客戶為“一”。

梁寧的產品思維30講——葵花寶典的五級修煉(上)

人是一個複雜的生物,複雜中總結出一個理論系統,人可以分為五層結構,感知層、角色框架層、資源結構層、能力圈和最深的內核存在感。

認知一個人就按照這個五層結構,從外表、職業、專業特長、家庭人脈、愛好特長到一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從淺入深層層遞進,瞭解一個人就清晰多了。越靠近內核的元素對一個人的作用力越大。

除了人的五個層次,還可以從多個維度來認識人的差異性。

梁寧的產品思維30講——葵花寶典的五級修煉(上)

思維方式分左右腦思維,左腦理性自律,右腦自我創新;

人的天分分顯性天分和隱性天分,有些能短期看到,有些需要時間和其它方式瞭解;

人的思維有潛意識和主動意識,好產品是善於挖掘人的潛意識,讓人不知不覺中上癮;

人對事物最底層的感知是情緒,情緒分愉悅、不爽、憤怒和恐懼。愉悅和恐懼是兩個產品的機會點,愉悅是個好產品,幫助他解決恐懼也是好產品。例如打俄羅斯方塊,讓你愉悅。大家在“得到”上聽課,就是解決怕跟不上社會的恐懼。

產品是無語的柔軟的,產品經理去除“自我”,看到客戶的愉悅與恐懼,瞭解他們的潛意識,這就是做產品的起點。

未來客戶會用爽、不爽、愉悅、滿足等不同的情緒來表達對產品的反饋。

產品是個橋樑,連接客戶和自己、連接理想與現實。

梁寧的產品思維30講——葵花寶典的五級修煉(上)

《葵花寶典》 先決

欲練神功,引刀自宮;自宮以後,真氣自生。匯入丹田,無有制礙。氣成之後,人若新生,,妙及無比。此功一成,出手如雷。招式何用?隨手一招,敵不及防,即是殺招。

附:關於同理心,找到一個練習的方法。

摘自搜狗百科

同理心的培養可以分為四個主要步驟:

1.先傾聽自己的感覺,能聽到自己的感受才有機會傾聽別人。

2.表達出自己的感覺,重要的是選擇表達感受的方式。

3.傾聽他人的感覺,放空自己,接納。

4.用體諒來回答他人的感覺,所有存在都可理解。

如果能做到以上四條,恭喜可以起步,去研究產品。

梁寧的產品思維30講——葵花寶典的五級修煉(上)

02機會—— 點線面體,取勢擇機

站在產品的大門口,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第一,我的產品解決了什麼問題?功能;

第二,我在為誰解決這個問題?用戶畫像;

第三,有多少人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呢?市場規模;

第四,目前人們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競爭分析;

第五,誰能為我們賦能?借勢;

第六,什麼樣的場景能觸發情緒嗎?場景問題;

以上幾個問題清楚了,對產品有了基本的框架。

用戶畫像——什麼人,放在第一然後去思考:


功能

功能,產品用途,就是所謂的痛點、爽點、癢點。也就是客戶需求的程度。目前解決客戶痛點的產品機會越來越少了。

好產品會說話,好產品不用強營銷,客戶會自動傳播起來。例如微信、拼多多。

產品功能、客戶畫像、市場規模、競爭都是同一個維度“點”上的問題。

勢能

確定產品還要思考“點線面體”一個立體的問題,它也是借勢的問題。

“勝與不勝在於彼,敗與不敗在於己”。

“求之於勢,不責於人”。

雷軍曾經說過:“一個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實本質上不是在於你多強,而是你要順勢而為,於萬仞之上推千鈞之石。

分析想要做的產品能夠借勢的經濟面、經濟體,哪些是可以借的勢?哪些會為你賦能?

傅盛從360出來加入金山,金山的基礎就是他可以借的勢,後來3Q大戰,騰訊就給他機會,給他賦能。

餓了嗎投身阿里,和美團競爭,阿里就是他的勢能。

消費升級是勢能,新餐飲、新國貨品牌的崛起就是藉助這個勢能。

勢能可以有很多個層次。點線面體,在一個上升的經濟體上,尋找一個快速發展的面,成為有實力有資源夥伴的關聯客戶,是借勢的最好機構。

要想清楚,它為什麼支持你,你能為它做什麼?錯位競爭法是個很好的方法。

場景

考慮點線面體找到勢能,借勢是一個立體的概念。場景入口也是這個體上的一部分。

互聯網產品的根本是“產品、流量、轉化率”,場景就是流量的入口。

場景也分能觸發情感的和不能觸發情感的。不能觸發情感的場景沒有價值。

什麼人,什麼場景下發生什麼事?

梁寧的產品思維30講——葵花寶典的五級修煉(上)

附:

錯位競爭法:與其更好不如不同,尋找生態位上的空白位置,或者同一位置的不同空間。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妙處。避開與巨頭或者在位企業競爭。

  1. 巨頭做不了的;
  2. 巨頭不能去做的;
  3. 巨頭不願意去做的。


機會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好產品如同做一隻風箏,也要等風氣的時候。

2011年是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小米、頭條起來了。

大機會成就大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