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家銀行盈利排行榜:12家銀行日賺過億,寧波銀行淨利增速第一

33家銀行盈利排行榜:12家銀行日賺過億,寧波銀行淨利增速第一

出品 | 零壹智庫

作者 | 李薇

4月上旬,我國大部分A股上市銀行相繼披露了2019年報或業績快報。零壹智庫將圍繞盈利能力、科技力量投入、零售金融發展、信用卡與小微金融、資產質量等視角,系列解讀我國銀行業2019年競爭格局。

究竟哪家銀行最賺錢?哪家銀行的盈利增速最快?本文選取了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兩項財務指標,發現在36家A股上市銀行之中,33家上市銀行披露了具體數據,而剩餘的3家均為城商行,即北京銀行、南京銀行與杭州銀行。

統計結果顯示,從規模來看,宇宙第一大行的工商銀行繼續蟬聯“冠軍”寶座;而在增速上,青島銀行的營業收入增速第一,達到30.44%;寧波銀行的淨利潤增速第一,實現22.6%。另外,我國銀行業2019年呈現明顯的盈利能力“分化”現象,有12家全國性銀行日賺過億,而11家中小銀行則不足0.1億元。

從可持續發展的視角看,短期規模領先並非代表處於絕對競爭優勢。各家銀行近期在2019年業績發佈會上也強調,疫情對於銀行業利潤增速會帶來不小的挑戰,尤其是信用卡、消費貸款等零售金融業務佔比較大的商業銀行。鑑於此,高增速之下仍需重點關注資產質量波動,從而找準規模增長與風險把控的平衡點。

一、營業收入排名:“宇宙行”規模第一,青島銀行增速奪冠

基於數據可得性,我們選取了發展規模與同比增速兩項指標,對於2019年我國上市銀行展開營業收入排名。在規模上,國有大行排名居首,渝農商行則趕超了部分城商行。同時,在增速方面,國有大行卻表現為“墊底”,一批中小銀行的營業收入增速超過20%,其中青島銀行的增速排名第一,高達30.44%。

圖 1:33家A股上市銀行2019年營業收入排名(單位:億元)

33家银行盈利排行榜:12家银行日赚过亿,宁波银行净利增速第一

資料來源:上市銀行2019年報,零壹智庫

1.規模“四大梯隊”:工行第一,渝農商行超越部分城商行

從2019年A股上市銀行的營業收入規模來看,大致可分為四個梯隊:

第一梯隊是規模在5000億元以上的4家國有大行。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工行,達到8551.64億元,排在其後的三家分別是:建設銀行7056.29億元,農業銀行6272.68億元,中國銀行5491.82億元;

第二梯隊是規模在1000-3000億元之間的9家銀行。具體包括2家國有大行與7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其中排名靠前的三家銀行是:郵儲銀行2768.09億元、招商銀行2697.03億元、交通銀行2324.72億元。招商銀行依舊是股份制銀行之中的“領頭羊”,並且超越了交行;

第三梯隊是規模在100-1000億元之間的10家銀行。其中,包括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即華夏銀行847.34億元、浙商銀行463.64億元;同時,剩餘的8家中小銀行僅一家為農商行,即渝農商行266.3億元。作為最大的農商行,渝農商行的營業收入規模超越了一批城商行與農商行;

第四梯隊是規模在100億元以下的10家銀行。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青島銀行96.16億元、蘇州銀行94.24億元、青農商行87.32億元;而最後一名是江陰銀行34.04億元。

2.發展增速:青島銀行第一,招行倒數第六,國有行墊底

從增速來看,排名前七的均為中小銀行,超越了國有大行與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增速排在第一的是青島銀行,達到30.44%,其餘32家A股上市銀行的增速均在30%以下。儘管青島銀行2019年營業收入僅為96.16億元,但展現出業界最高增速,發展潛力較大。

2019年我國銀行業的營業收入增速前三名,除了青島銀行位居榜首之外,剩餘兩家是江蘇銀行排名第二,增速為27.68%;張家港行排名第三,增速為25.09%。然而,零壹智庫發現,增速排在最後一名的是渝農商行,僅為1.97%。儘管該行2019年營業收入規模超過了部分城商行,但在增速上已處於最低水平,可見中小商業銀行的規模擴張到一定程度,將面臨著發展瓶頸,亟需尋求轉型突破口。

整體來看,

增速在20%以上的銀行共有8家,僅一家為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即光大銀行的20.47%。同時,令人驚訝的是,招商銀行的營業收入增速僅為8.51%,排在倒數第六位。聯想到此前該行在業績發佈會提出的“零售的佔比是不是越高越好”觀點,在疫情期間更需業界反思零售金融戰略,在試錯與轉型的過程中不斷探索。

此外,6家國有大行的增速排名均位於倒數10名之中。增速最高的是工商銀行,達到10.52%;其餘五家的增速則為:交通銀行9.32%、中國銀行8.94%、建設銀行7.09%、郵儲銀行6.06%、農業銀行4.79%。由此可見,規模最為龐大的國有大行已經顯現出轉型危機,“大而不倒”局面下的競爭壓力更為凸顯。

表 1:6家國有大行2019年營業收入增速排名情況(單位:%)

33家银行盈利排行榜:12家银行日赚过亿,宁波银行净利增速第一

資料來源:上市銀行2019年報,零壹智庫

二、淨利潤排名:平安銀行規模不足招行1/3,寧波銀行增速第一

在淨利潤排名上,我們同樣選取發展規模與同比增速兩項指標。可以看出,在規模上依舊是國有大行領先,而在淨利潤增速方面,排在前三位的則是城商行,其中寧波銀行增速最高,達到22.6%。

此外,5家國有大行與部分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增速均處於個位數,可看作對於中國銀行業的一次危機預警信號,標誌著未來戰略轉型重心更看重如何構建差異化優勢,而非“大而不倒”的規模領先地位。

圖 2:33家A股上市銀行2019年淨利潤排名(單位:億元)

33家银行盈利排行榜:12家银行日赚过亿,宁波银行净利增速第一

資料來源:上市銀行2019年報,零壹智庫

說明:由於大多數中小銀行與部分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淨利潤統計口徑,選取“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這一指標,為了保持數據維度統一,上述排名將10家銀行的“淨利潤”口徑統一調整為“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家銀行具體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光大銀行、渝農商行、鄭州銀行、蘇州銀行、青島銀行。

1.規模排名:平安銀行不足招行1/3,郵儲銀行跌至第八

零壹智庫發現,營業收入與淨利潤的規模排名前四位,座次均未發生變化,始終維持著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座次。然而,營業收入規模排名第五的郵儲銀行,淨利潤規模卻跌至第八位。

在淨利潤數值上,規模最大的4家國有大行分別為——工商銀行3122.24億元、建設銀行2667.33億元、農業銀行2120.98億元、中國銀行1874.05億元。緊隨其後的第五名是招商銀行,該行2019年淨利潤規模為928.67億元,超越了交通銀行的772.81億元、郵儲銀行的609.33億元。此外,

平安銀行淨利潤為281.95億元,不足招行的1/3,可見在盈利上兩者之間仍體現出不小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無論是營業收入或是淨利潤規模排名,末尾的均是這6家農商行——常熟銀行、紫金銀行、無錫銀行、江陰銀行、張家港行、蘇農銀行。儘管兩項指標的排名前後順序有所變化,但整體上農商行均處於末位。

2.增速排名:寧波銀行排名第一,5家國有大行排在末尾

在淨利潤增速上,排名前三位均是中小銀行,即寧波銀行22.6%、常熟銀行20.66%、成都銀行19.4%。這三家銀行的整體規模體量雖然較小,但與營業收入增速類似,它們的發展增速不容小覷。

零壹智庫發現,排名後五位的淨利潤增速均在5%以下,全部屬於國有大行,分別是交通銀行4.96%、工商銀行4.89%、建設銀行4.74%、農業銀行4.59%、中國銀行4.06%。而唯一排名靠前的一家國有大行,則是位列第六的郵儲銀行,增速實現16.48%。這一增速超過了排在第七的招商銀行,該行增速為15.28%。儘管郵儲銀行的淨利潤規模不足其他國有大行,但增速表現相對良好,在全國性商業銀行之中位居第一。

在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之中,僅有4家的淨利潤增速達到10%以上,即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光大銀行。增速在個位數的上市銀行普遍為國有大行與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期,規模越大並非代表盈利最為豐厚,需要各家銀行主動探索“輕資本運營”“彎道超車”的經營藝術。

三、盈利“分化”:12家全國性銀行日賺過億,超11家中小行10倍

究竟哪些銀行最賺錢?零壹智庫統計發現,日均盈利超過1億元的上市銀行共有12家,包括6家國有大行與6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其中,最賺錢的是“宇宙大行”之稱的工商銀行,日賺8.55億元;招商銀行平均日賺2.54億元,位居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之首,並超過了交通銀行的2.12億元、郵儲銀行的1.67億元。

表 2:33家A股上市銀行2019年日均賺錢能力(單位:億元)

33家银行盈利排行榜:12家银行日赚过亿,宁波银行净利增速第一

資料來源:上市銀行2019年報,零壹智庫

值得注意的是,11家中小銀行的日賺金額不足0.1億,因此可理解為排名前12位的商業銀行,是它們的10倍。其中,日均盈利最少的是蘇農銀行,僅達到0.02億元。綜上所述,我國銀行業的盈利能力“分化”明顯,而未來誰更具備競爭優勢,則要看增速水平,更考驗應對時代變革與戰略轉型的魄力決心。

四、小結

面對我國經濟結構轉型與疫情影響的雙重衝擊,我國銀行業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經營變革壓力。從33家A股上市銀行披露的2019年盈利指標來看,4家國有大行在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兩項指標的整體規模上,均處於業界領先地位。然而,在增速上,一批中小銀行展現出較高增速,譬如青島銀行與寧波銀行,此外招行的各項排名均遠超平安銀行,可見零售轉型的先發優勢十分明顯。

整體來看,全國性商業銀行的日均賺錢能力超越了中小銀行。

排名第一的工行平均日賺8.55億元,而最後一名的蘇農銀行僅日均盈利0.02億元,兩者差距十分明顯。我國銀行業的盈利“分化”現象十分明顯,短期內仍可將“拼規模”作為盈利增收的手段,但在長期戰略上這種模式難以為繼,必須尋求“輕資產”模式來實現變革式發展。

End.

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蓬勃發展,對傳統行業尤其是傳統金融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固有的盈利模式被打破,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零壹智庫推出《商業銀行科技戰略案例庫》,選取25家典型銀行(6家國有大行+8家股份行+11家城、農商行),重點從戰略方向、戰略思想、戰略歷程、戰略舉措以及階段成果等方面解讀其金融科技佈局,展現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最新成果。

33家银行盈利排行榜:12家银行日赚过亿,宁波银行净利增速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