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恢復快於需求,煤焦反彈宜賣出套保


供給恢復快於需求,煤焦反彈宜賣出套保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進一步發展,資本市場風起雲湧,當前經歷下跌後階段性反彈。國內商品市場跟隨,但由於全球需求疲軟,以及國內黑色系價格水平相對偏高估,反彈仍有壓力。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煤炭生產供應快速恢復,而下游去庫存壓力顯著,利潤不佳,導致生產需求萎靡不斷向上遊煤炭市場打壓,前期煤焦期現大幅補跌。後市來看,煤炭市場仍然不宜樂觀,期貨端雖透支部分跌幅但下方或仍有空間,建議涉煤企業積極賣出現貨,降低庫存為主。

一、煤礦供給恢復快於下游

  受疫情影響,煤礦在春節後復產出現延遲,主要由於疫情限制了人員流動,普遍到崗率不足,產地煤礦開工均不同程度受限,整體產量偏低。2月下旬開始,在政府保證煤炭供應的號召和支持下,煤礦復產節奏加快,尤其是一些國有大礦,產量率先恢復至正常水平,到2月底3月初,國內煉焦煤煤礦開工率基本追平去年同期水平。3月後,國內產量進一步提升,截至3月底,國內煉焦煤煤礦開工率已經高於去年同期5個百分點。整體看整個一季度國內煉焦煤產量並不會因為疫情出現較大的減量,二季度國內煉焦煤產量將繼續增加,但受4月份召開兩會影響,屆時煤礦因為保安全開工率可能會有所降低,煉焦煤產量階段性出現回落。

供給恢復快於需求,煤焦反彈宜賣出套保

  此外,全國110家洗煤廠開工率77.43%,環比減1.22%,日均產量66.63萬噸環比減0.31萬噸,但基本回歸往年同期水平。整體來看,洗煤開工、煤礦生產快速回升,且遠遠快於下游焦化企業開工,導致國內焦煤呈現供給偏暖的。進口方面,上週蒙煤通關日均51車,疫情下通關情況仍不穩定,而近年來我國煤炭進口依存度逐漸提高(20%左右),邏輯上對供應帶來影響。但由於全球煤炭需求持續走弱,澳煤成交價持續下探。全球部分鋼廠考慮減少二季度長協採購量,焦煤供給偏暖仍將進一步延續。


供給恢復快於需求,煤焦反彈宜賣出套保

  二、利潤不佳需求不振,去庫存壓力持續

  目前下游焦企產能利用率維持正常水平(7成以上),但焦化利潤已逐漸面臨虧損(目前個位數利潤,圖1),且下游鋼材端壓力重重,打壓煤焦需求。整體銷售不佳,焦企原料採購積極性也將減弱,以按需採購為主。當前運費成本仍較低,若後期運費抬升,焦企採購成本上行對焦煤更不利。數據方面,mysteel統計全國230家獨立焦企樣本,產能利用率70.67%,上升0.11%;全國100家獨立焦企樣本,產能利用75.18%,上升0.02%。焦化廠焦炭庫存82.14萬噸,減10.44;鋼廠焦炭庫存493.39萬噸,增5.12;港口總庫存329萬噸增8。焦煤港口總庫存552萬噸減20;下游庫存鋼廠776.14萬噸,減26,焦化廠629.47萬噸,減17.69。煤焦中下游去庫情況不佳,整體仍處在高位,而中上游煤礦庫存開始堆積,後期庫存壓力仍存。

供給恢復快於需求,煤焦反彈宜賣出套保

焦化利潤不佳,焦煤庫存中上游堆積

供給恢復快於需求,煤焦反彈宜賣出套保

三、遠月正基差,現貨仍有補跌空間

  焦煤現貨市場依舊弱勢運行,目前山西呂梁產主焦煤1300元/噸,京唐港澳煤主焦庫提價1330元/噸,甘其毛道庫提價1090元/噸。期貨端主力從5月轉至9月後,價格踩踏式下跌,目前貼水主焦較深,即期貨低估、現貨高估(後期季節性有望現貨弱於期貨修復,圖2),但在全球系統性風險的大環境下,抄底期貨或是買入套期保值仍有較高風險,且當前黑色系較商品仍高估(圖2),因此涉煤企業應以積極出售現貨為主(庫存壓力較大,去庫有難度仍可於盤面反彈時擇機賣出),降低庫存,如庫存緊缺需要補庫可考慮於遠月建立虛擬庫存。

供給恢復快於需求,煤焦反彈宜賣出套保

供給恢復快於需求,煤焦反彈宜賣出套保

基差走高存在季節性修復,盤面黑色仍高估於商品(藍色為商品指數)

四、觀點總結及建議

  綜上,黑色系整體顯現出上游復產快於下游需求的狀態,焦煤或仍是最弱環節。庫存壓力大,且後期去庫存更加艱難,下游焦化利潤不佳,後期採購積極性減弱。鋼材端更是壓力重重,煤焦後市仍不容樂觀,焦或略強於煤。前期期貨端雖然體現一部分跌幅,但黑色系較商品仍高估,因此短線反彈空間不宜過度期待,考慮基差走高,涉煤企業可先行賣出現貨降庫存,並關注盤面反彈時賣出套保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