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父親涉嫌性侵養女”:否認養父女關係,就能逃過制裁了嗎?

記者 | 林子人

『思想界』欄目是界面文化每週一推送的固定欄目,我們會選擇上一週被熱議的1至2個文化/思想話題,為大家展現聚焦於此的種種爭論與觀點衝突。本週的『思想界』,我們關注“高管父親涉嫌性侵養女三年”事件和美劇《摩登家庭》完結。

“高管父親涉嫌性侵養女三年”:否認養父女關係,就能逃過強姦罪制裁了嗎?

4月9日,《南風窗》的一篇報道引爆了整個互聯網。據報道,2015年11月,鮑某明帶著剛滿14歲的“女兒”李星星(化名)到北京上學,後於2016年4月前往煙臺定居。鮑某明是煙臺一家跨國石油服務集團的副總裁兼首席法務官,兼任某上市通訊設備公司獨立董事,具有中美兩國律師執業資格。李星星從14歲開始被“養父”鮑某明性侵、囚禁、處於半失學狀態,期間多次自殺未遂。2016年,李星星曾在北京報案,未果。2019年4月8日,她在煙臺自殺,被他人救起後報警,卻只獲得了警方的《撤案決定書》。之後李星星母女堅持維權,當年10月9日,李星星的案子二次立案,但案件在6個月的時間裡除了筆錄之外毫無進展。

《南風窗》對此案的報道引起網絡熱議並持續發酵。目前,鮑某明已被其所任職的傑瑞集團和西南政法大學解聘,並從中興通訊辭職。4月9日晚深夜,煙臺市公安局芝罘分局在官方微博發佈案情通報,稱第一次立案偵查後認為鮑某明不構成犯罪,遂於2019年4月26日撤案。後據當事人及其律師提供的新線索,芝罘分局於2019年10月9日決定再次立案,目前偵查工作仍在進行中。4月11日凌晨,煙臺警報發佈通報,煙臺市公安局已組成工作專班,對“鮑某某被控告性侵案”的案件事實及公眾關注的相關問題進行全面調查,調查結果將及時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鮑某明及其親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堅決否認與李星星為“養父女關係”,否認在她14週歲前與其發生關係並否認強姦指控,暗示二人是“戀愛關係”。4月12日,財新網刊登特別報道《高管性侵養女案疑雲》,全文采納了鮑某明的說辭,將此案描述為“一個自小缺愛的女孩向‘養父’尋求安全感的故事”。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常江對此評論認為,現已披露的信息絕對無法讓記者做出這種“洛麗塔”式的判斷,“對專業程序(比如信源的平衡性、語言的客觀中立等)的部分捨棄,必須是服務於絕大多數人都認可的‘善’的標準的。如果我們不認可這一點,新聞就失去它的價值基礎,哪怕結構再精巧、形式再無懈可擊,也是惡的幫兇。”

事實上,鮑某明與李星星之間在年齡、經濟資本與社會地位等方面的懸殊差距讓我們可以肯定在這二人的關係中李星星面臨著巨大的情感、身體和經濟脅迫,這一完全突破人倫底線的事件是任何似是而非的理由都無法“洗白”的。因此,目前的公共輿論壓倒性地譴責鮑某明,並呼籲對他進行法律制裁。

有評論指出,身為法律專業人士,鮑某明是一個“精明”的性侵者,這給對他進行法律制裁造成了許多困難。根據我國刑法,姦淫不滿14週歲幼女以強姦論,從重處罰,但對“已滿14週歲未滿18週歲,沒有違背婦女意志發生性關係”是否屬於強姦則沒有明確規定。與此同時,鮑某明並未與李星星親生母親結婚,沒有在法律層面上組成家庭,因此也不是李星星法律意義上的“養父”。但這真的意味著他可以逃脫法律制裁了嗎?

曾於2019年為李星星提供法律援助、長期關注未成年人性侵案的律師李瑩在接受《南風窗》採訪時表示,李星星案的難點在於強姦證據不足,但她提醒警方在調查未成年人性侵案時要注意考量未成年人在性侵案中的劣勢地位導致的一些看似沒有明顯反抗、實則傷害巨大的“親密關係”。在李星星案中,有以下三點需要警方特別注意:第一,女孩處於相對封閉、孤立無援的環境下,在無法獲得外界幫助的情況下,她只能依附性侵者;第二,作為一名未成年的女孩,她被性侵者洗腦是很容易的;第三,在父權制性別文化中,未成年人在被性侵後會有很強的恥感,他們當中的許多人會在羞恥和自責中嘗試說服自己愛上性侵者,以此獲得心理上的自我保護。

李瑩援引已故著名民法學家楊大文的觀點指出,公眾與法律機構有必要修正“激烈反抗才算強姦”的認知,“溫柔的反抗也是反抗,我們沒有辦法拿這種貞潔牌坊去要求現代的女子,一定要求她拼死反抗,才算違背自己的意志……我們不能簡單地說,非要脅迫她,打她,暴力對待她,才算違背意志。”

媒體人李思磐認為,法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並非一旦過了14歲就完全無視其弱勢處境。李星星案是一個典型的利用優勢地位性侵未成年受害者的案例,在這一類案件中,施暴者濫用了受害者的信任與親密,造成受害者極大的心理創傷,也讓她們的反抗行為顯得不“可信”。司法部門的責任就是從受害者的複雜表達中理順案件脈絡。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佈《關於依法懲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下稱“意見”),出於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優先保護的司法理念,對一些偵辦未成年人性侵案的常見情況進行集中總結和指導。在辦案程序方面,“意見”給出了以下指導:針對未成年被害人身心發育尚未成熟、易受傷害等特點,建議“應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辦理,未成年被害人系女性的,應當有女性工作人員參與。”“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應當加強與民政、教育、婦聯、共青團等部門及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聯繫和協作,共同做好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未成年被害人的心理安撫、疏導工作,從有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角度,對其給予必要的幫助。”

李思磐指出,從李星星案立案至今煙臺警方的表現來看,公安系統在家暴與性侵案件的處理上依然缺乏認識,問題重重:由於處理相關案件以男性警察為主,他們傾向於對女性受害者過分苛責,有意無意地要求受害者與施暴者和解,懷疑受害者有經濟目的;在偵查過程中他們也不考慮受害者的感受,要求對方反覆回憶性侵細節,對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她呼籲警方吸取教訓,在偵查過程中堅持不傷害原則,與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相關組織團體協作推動案件辦理,調整一線公安的性別比例。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羅翔以《對濫用信任地位性侵決不能饒恕》為題評論李星星案。他認為,鑑於“意見”指出必須在已滿14週歲的女性被害人不同意的情況下特殊指責人員與其發生性行為才構成犯罪,有必要在刑法中增設濫用信任地位型強姦罪來填補這一法律漏洞,“當雙方存在特定關係,未成年人對特殊職責人員有關性的同意在法律中應視為無效,只要與未成年人發生性關係,特殊職責人員就應該以強姦罪論處。”事實上,意大利、日本等許多國家都有類似的立法,由於雙方地位不平等,信任關係的存在會導致受害者難以反抗,未成年人對性行為的同意應當被視作無效,濫用優勢地位與未成年人發生性行為是一種赤裸裸的剝削,必須予以嚴懲。“法律對未成年人應起到家長的作用,限制未成年的性自由正是為了防治強者假借自由之名欺凌弱者。”

《摩登家庭》完結:結束11年長跑,這部美劇“摩登”在哪裡?

美國當地時間4月8日,《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最終季最後一集播出,這部陪伴無數觀眾長達11年的情景喜劇正式完結。

《摩登家庭》的故事圍繞著三個在世俗意義上不太尋常的家庭展開:保守嚴肅的大家長Jay,來自哥倫比亞的年輕妻子Gloria和她的兒子Manny;Jay的兒子Mitchell,他的同性戀伴侶Cam和他們領養的越南裔女兒Lily;Jay的女兒Claire,呆萌丈夫Phil和他們三個“不省心”的孩子Hayley、Alex和Luke。

思想界 |“高管父亲涉嫌性侵养女”:否认养父女关系,就能逃过制裁了吗?

在豆瓣上,《摩登家庭》每一季的打分均高達9.4-9.5;在美國,它已經成為足以載入美劇史冊的、最長盛不衰的情景喜劇之一。自2009年開播以來,《摩登家庭》已獲得22項艾美獎,在2010年到2014年連續五年獲得最佳喜劇獎,還曾榮獲金球獎最佳電視連續劇獎、電影演員協會獎和皮博迪獎。從第二季到第五季,這部劇平均每集觀眾人數逾千萬,除了《生活大爆炸》以外,沒有其他喜劇取得過這樣的成績。根據尼爾森在2015年公佈的數據,《摩登家庭》更受美國中產以上家庭歡迎,在18-49歲年齡段觀眾中,《摩登家庭》是繼《行屍走肉》之後第二受歡迎的電視節目,其觀眾的平均家庭年收入達20萬美元。

何謂“摩登家庭”?這部以家庭為核心的情景喜劇為何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2011年,《紐約時報》刊登《講述了哪些關於摩登家庭的事?》一文分析了上述問題。

《摩登家庭》之“摩登”首先在於它的呈現方式。它是美劇史上首部以“偽紀錄片”(mocumentary)方式拍攝的家庭喜劇,創作者最初的設定是一位在Claire和Phil家寄宿的荷蘭交換生拍攝記錄美國家庭的日常生活,雖然這個設定很快被拋棄,但劇集保留了兩個關鍵元素:第一,角色在劇中會時不時直視鏡頭,打破戲劇與現實的邊界,讓觀眾感到自己既是劇中家庭的一份子也是一個隱蔽的觀察者;第二,劇中角色都會接受一個未露面的攝影師採訪,袒露自己在某個場景下的真實想法。

文章作者Bruce Feiler指出,劇中角色用獨白方式袒露心跡的戲劇創作手法並不罕見,但《摩登家庭》的新鮮之處在於它直接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隱藏於心或默默在社交網絡上吐槽的內容融入了劇情。該劇編劇之一Christopher Llyod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採訪給予觀眾一個難得的機會看到角色們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他們在別人面前通常是不會這麼直接的。所以我們能夠為他們的真實感受和在具體場景中明確承認的感受之間的反差捧腹大笑。”

然而Feiler認為,在劇本內核的層面,《摩登家庭》實際上比較保守。它將重點放在了家庭內部,而非家庭如何反思更廣闊的外部世界並與此互動。劇中角色規避了政治、宗教之類的爭議話題,而是在吵吵鬧鬧的日常生活中嘗試對每個當代家庭都會面對的家庭問題做出回應。“(這部劇的)目標不是治癒世界,而是治癒自己。它保護的是一個充滿衝突卻依然有用的家庭的概念……劇中有與移民締結的二婚,有還未長大的少年丈夫,有同性戀爸爸,但它講述的核心價值觀沒有變。”在Feiler看來,保守主義的價值觀讓《摩登家庭》看上去其實並沒有那麼“摩登”,難怪曾有一項調研指出,《摩登家庭》是第三受美國共和黨觀眾歡迎的電視節目。

然而在整體社會風氣更保守、文化多樣性更弱的中國,《摩登家庭》在很大意義上是“先鋒”的。“澎湃有戲”刊文指出,劇中三個在加州郊區生活的中產家庭交織著拉丁裔、同性戀、亞裔等元素,向觀眾展示了我們要如何面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異,如何在愛情親情和打破世俗的出格之間取捨平衡。對於中國觀眾而言,《摩登家庭》異常“暖心”的原因之一,是它潛移默化地宣揚了家庭內部平等、尊重和溝通的重要性。以Jay為例,作為一個原本觀念保守的老直男,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能接受兒子Mitchell是同性戀的事實,也不喜歡他的伴侶Cam,但他也沒有對兒子的生活指手畫腳或強加阻攔,反而給予包容和尊重。《摩登家庭》講述了一個許多中國家長仍有些陌生的道理:愛一個人,關心他,支持他就好,孩子自己選擇的路,要讓他自己去承擔後果。

平等與尊重意味著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能夠勇敢地做自己,以自己舒服喜歡的方式生活。《人物》刊登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摩登家庭》值得深思的一點是,劇中的家長從未規定孩子只能按照所謂的主流生活方式生活,“成功”不是一件有統一標準的事,比如去社區大學上學的Luke在通常意義上是個“學渣”,但他在間隔年期間去打工賺錢,還想出並實踐了一個足以打動父母和投資人的創業點子;從名校畢業的優等生Alex也可以為自己的學術理想而毫不猶豫地放棄薪水優渥的精英工作。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劇對同性戀群體的刻畫。同性戀問題實際上是這部劇想展現的重點之一,Mitchell和Cam這一對將同性戀關係具象化來,幫助觀眾理解並接受同性戀,讓觀眾看到,他們的愛情和異性戀情侶的愛情並無不同——兩個性格不同但心意相通的人,在生活的雞毛蒜皮中彼此磨合,攜手度過餘生。鑑於直到2015年美國同性戀婚姻才被正式合法化,這對熒幕情侶的意義是重大的,他們是第一對在美國黃金時段電視節目中親吻的同性戀人。

“他們為很多同性伴侶展現了共同生活的面貌,”公眾號“烏雲裝扮者”的文章談到,“也為可能遇到的問題提供了幽默化解的參考,讓其他觀眾更加了解和包容這一群體。它更表達了新世紀對美國家庭的新定義”,“除了性別外,跨越種族的婚姻在此前社會的接納度並沒有那麼高,但劇作顯然比現實生活中的任何宣傳和說教更有感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