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天離開了書,我們的生活將失去什麼?

假如有天離開了書,我們的生活將失去什麼?

書話大概是讀書人最喜歡的一類書。書籍雖然日趨小眾,但是各種類型的寫作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讀者群,只有書話是屬於讀書人自己的群體。書話是一種私密的交流,類似愛人之間的囈語,不足外人道也,偶爾被外人竊聽到隻言片語,也會覺得莫名其妙,認為這群讀書人對一本書如此癲狂迷戀,是不是有中毒的症狀。普通讀者對這類書不太感興趣,大概是認為這些關於書的書,這些關於藏書、閱讀、淘書、書店的方方面面的書,實在乏味得很,找不到閱讀的興趣。

我有一個書架專門放置書話類的書,比如由西方公認的頂級書話權威尼古拉斯·A.巴斯貝恩的《文雅的瘋狂》,美國藏書家愛德華·紐頓的《藏書之愛》,加拿大作家阿爾維託·曼古埃爾的《閱讀史》《夜晚的書齋》,意大利作家翁貝託·艾柯與法國導演卡里埃爾精彩的對話錄《別想擺脫書》等等,書架上單是西爾維亞·畢奇的《莎士比亞書店》就有三四個版本,當然還有關於很多關於書店和藏書家的故事書。《文雅的瘋狂》有個副標題正好可以說明讀書人對書話的熱愛到底是什麼,具體就是:“藏書家、書痴以及書的永恆之愛”。

假如有天離開了書,我們的生活將失去什麼?

今天給我的書架上再增添一本新書話,德國作家布克哈德·施皮南寫的《書情書》,整本書只是一本130頁的小冊子,但卻寫到了書籍的方方面面。每篇不求盡善盡美——說實話,書中有不少文字略顯平庸,但是這種平庸總是被字裡行間掩飾不住的真誠取代。比如在開篇的《書籍漫談》中,他就開誠佈公地說,他想在這本書裡講一講,假如有天離開了書,我們的生活將失去什麼,“在講述中,我既不求全面,也不想挖空心思去搜羅各種新鮮的理由為紙質書辯護,而寧願將更多的筆墨奉獻給那些和書籍相關的最美妙最平凡的的東西。正因為太熟悉,只有在失去的時候,我們才能意識到它們”。

這些年紙質書即將被電子書取代的觀點甚囂塵上。紙質書的愛好者一直抗拒著屏讀時代的到來,那些對未來充滿憧憬的人認為取代紙質書是一種時代的進步。其實大多數人都是介於兩者之間,我們熱愛紙質書,它承載了我們閱讀啟蒙伊始最美好的記憶,但是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說,紙質書只代表了笨重的閱讀方式,想想在kindle和ipad上的閱讀,不但方便快捷,攜帶和儲存更是勝過紙質書百倍,而且還能快速聯網,瞬間從網絡上獲得超鏈接的書之網,理論上世界任何地方的圖書都可以為我所用,比起在塞滿圖書的房間裡,找半天還找不出自己想看的書,電子書的這種優點是紙質書無法比擬的。

假如有天離開了書,我們的生活將失去什麼?

但是有得必有失。我們失去的就是紙質書從寫作到出版,從傳播到收藏過程中的很多樂趣,說白了,就是失去了讀書人最愛的那個環節,從此之後,書話這個寫作的門類大概會消失不見了。施皮南在《書情書》中寫到的很多關於書籍的方面,在電子書的使用過程中都是不存在的。比如簽名本、手抄本、二手書、毛邊本、精裝本、平裝本、珍本、善本等這些概念在電子書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去舊書店淘書當然也是不存在的。電子書的出版過程,對書籍的裝幀和設計自然也與紙質書不同,那些每年評選出的世界上最美的圖書自然也不存在了。藏書家這個職業當然會不存在——很顯然,我們不可能邀請客人去你的書房參觀你的藏品時,你拿出來書架上一臺kindle讓他們觀看你收藏的電子書。紙質書的收藏有時候是為了滿足收藏家的虛榮心,當你手頭有一本《古登堡聖經》或者《莎士比亞對開本》,有一本別人搜尋不到的宋版書或者少見的作家簽名本,這是一種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對電子書來說,時間不會在上面留下風味,獨一無二的簽名也喪失了意義,所有書的價值都是一樣的。

假如有天離開了書,我們的生活將失去什麼?

我最愛的是《書情書》的第三部分“書之聚”。在這部分的文字中,施皮南談及到了他對私人藏書的一些想法,比如在藏書這件事上,人類和所有的囤積行為一樣,“都是出自同一個動機:為捱過荒年做儲備”,所謂荒年,讓我想到小時候為了借本書,需要跑幾公里外的村子去借書的歲月,所以現在買書的時候,我一直想這種囤書行為是不是一種心理補償?

還有,施皮南分析說,除了儲存這種心理動機,私人藏書大概還有一種是身份和修養的象徵,還具備私人檔案的價值:“每一本讀過的書都是讀者自身歷史的一部分……每一篇文字都是一個用語言搭建的世界,開始對那些光顧這個世界的讀者來說,它同時也是記錄這段旅行的日記。正因為如此,許多人才把讀過的書如日記般珍藏,哪怕只是為今後能偶然提及這段經歷保留一份可能。而且就像日記本一樣,其存在本身已足以讓這段記憶保持鮮活。”這些美好的關於書籍的記憶,在不太久遠的日子裡,隨著技術的飛躍,也會煙消雲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