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男子捡到辽国金牌,专家苦心劝其上交,男子一气之下熔成金镯

引言

由于黄金的经济价值和金光闪闪的外表,古人和喜欢黄金制品。我们经常在古装连续剧中看到了免死金牌就是一般就是黄金做的。

《史记》就有这样一段文字:“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其中的丹书铁劵就是古时候免死金牌的官方叫法。古代的金牌也有其他的作用,有些古人的金牌就是一个单纯的装饰品,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内蒙男子捡到辽国金牌,专家苦心劝其上交,男子一气之下熔成金镯

免死金牌

在宋代的金牌就是稍微富裕的老百姓也能使用的。安徽、江苏、杭州等地集中出土过多批金牌。1978年江苏金坛茅山窖藏出土几块金牌,铭文有:“出门税”、“王周铺”、“行在周宅赤”、“十分(赤)金”等。1988年10月,杭州长命寺巷铺设淤泥管道工地出土9块金牌,铭文为:“韩四郎”。这些金牌,文物专家经过研究,就是类似于货币的金融牌币。都是用纯金打造的,每块重量少的上百克,多的几百克,可不轻。由于历史悠久,这种金牌每一块的收藏价值都挺高。内蒙曾就有一名十分幸运的男子,他无意之中就捡到一块辽国金牌,经过专家的鉴定的确是古董,专家苦口婆心劝其上交,没想到男子回到家中男子一气之下居然将金牌熔成了金镯。

内蒙男子捡到辽国金牌,专家苦心劝其上交,男子一气之下熔成金镯

在九十年代的时候,由于经济水平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还不是那么强。所以出出现一些人在无意之中找到文物之后占为己有的情况。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内蒙的一个陈姓男子像平平时一样在自己生活的村口边上的一条小河沟里面摸鱼。让陈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摸了半天也没摸到一条鱼,却摸上来一个四方形的牌子,这个牌子放在手里有点分量,陈某一开始估计这是铁做的。鱼没有摸到,当下也没什么是事情干的陈某将自己捡到的这块牌子用河水清洗干净,想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内蒙男子捡到辽国金牌,专家苦心劝其上交,男子一气之下熔成金镯

没这块牌子露出庐山真面目之后,将陈某吓了一跳,这块牌子居然是金黄色的,陈某将牌子拿到手里看了又看,不禁在心中想到,难道自己居然这么走运捡了一块金牌?越想越兴奋的陈某揣着这块牌子回家了。到家之后给家里面的人说起了自己捡到金牌的事情,但是他家里面的人都不觉得的陈某手中牌子是金子做的,怎么可能会随随便便一摸就就在河沟里面摸出一个金牌。他的家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黄铜做成的牌子。

内蒙男子捡到辽国金牌,专家苦心劝其上交,男子一气之下熔成金镯

古代金牌

陈某才为自己捡到金牌而高兴,他不认同他家里面的人的说法,他坚持认为自己捡的就是一块金牌。为了验证自己才是对的,他还用了很多的方法证明自己手里的牌子真的是金子做的,用火烧了之后还用牙齿去咬。他的家人看他如此坚持就让他去找专业的专家鉴定一下,这样就能确定这究竟是不是真金的了。

内蒙男子捡到辽国金牌,专家苦心劝其上交,男子一气之下熔成金镯

陈某觉得自己家里面的建议有道理,于是就带着这块牌子找到了文物局,经过专家的仔细鉴定,确定这的确是一块用黄金制作的牌子。通过金牌上的契丹文字还可以确定它是辽国时期的产物,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不过这块金牌的黄金含量却很低,制作工艺也比较简单。但是其却具有比较重要的史学价值,更够帮助史学家更好地了解辽国时期的那段历史。由于这块金牌不算稀有在加上当时的一些其他因素,专家并没有当场强制收缴。但考虑到这块经金牌的的一定的史学价值,专家在为陈某做过鉴定之后劝说他将这块金牌主动上交。

内蒙男子捡到辽国金牌,专家苦心劝其上交,男子一气之下熔成金镯

陈某在听过专家苦口婆心的劝说之后,已经显得有些不耐烦了,他以自己还想要考虑一下作为借口,离开了。没想到回到家之后的陈某居然在一气之下直接将这块金牌找人给熔成了一对金手镯。就这样原本是一件文物的金牌变成了一对毫无考古价值的金手镯。此时的文物专家还不知道这件事情,在几个月之后打算再上门好好劝说陈某一番。没想到到了他家就听见陈某已经将金牌熔掉了,专家当场气炸,怒斥了陈某一通。

内蒙男子捡到辽国金牌,专家苦心劝其上交,男子一气之下熔成金镯

结语

陈某的这种做法着实让人生气,不过随着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越来越高,这种只为一点经济利益就毁坏文物的情况已经鲜有发生。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文物的保护力度。

《史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