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孩子自信的8大“元凶”,多半与父母有关,看看你中了几个?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期盼,也都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但是似乎我们中国人比较讲究谦虚,对孩子多奉行的是打压教育,他们认为孩子不能宠溺,必须打压才能成才。却不知这种教育反而会对孩子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自信。

那么,影响孩子的自信的行为有哪些呢?


破坏孩子自信的8大“元凶”,多半与父母有关,看看你中了几个?


1、破坏性批评

很多父母经常用嘲笑、讽刺等语言来批评犯错的孩子,比如:“你是猪脑子吗?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人等”。破坏性批评会让孩子变得消极厌世,也会增加孩子犯罪的几率。

短片《语言的暴力》中,通过对6名犯罪少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父母的破坏性批评。正是这种批评让孩子一步步走向黑暗的深渊。所以,在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要责骂孩子,跟孩子沟通,并教会孩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才是根本


破坏孩子自信的8大“元凶”,多半与父母有关,看看你中了几个?


2、对孩子过于冷漠

现代社会,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有了孩子之后就选择让老人来带,平时对孩子的关心也不够,总是认为只要孩子能吃饱穿暖就没问题,但是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缺乏父爱母爱的孩子一般都会自卑,敏感多疑。

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女孩子通常会因为对方的一点点温暖,而奋不顾身,结果却受到伤害。


破坏孩子自信的8大“元凶”,多半与父母有关,看看你中了几个?


3、拿孩子的隐私开玩笑

我们家长似乎非常喜欢把孩子的隐私说给别人,比如,孩子尿床。

可能对于家长来说,不算什么大事,但却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如果家长觉得孩子的某件事值得分享,可以征求孩子的意愿,并选择让孩子自己讲出来。

破坏孩子自信的8大“元凶”,多半与父母有关,看看你中了几个?


4、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孩子

孩子是能够感知周围人的态度的。如果家长经常在人前批评孩子,会让孩子非常羞愧,从而变得不愿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变得不自信。孩子在犯错后,家长可以当众提醒一下孩子,背后再教育,这样既能保存孩子的自尊心又能避免外人的尴尬。


破坏孩子自信的8大“元凶”,多半与父母有关,看看你中了几个?


5、经常用“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等言语威胁

“再哭,就不要你了”这句话我们是不是听着非常熟悉,很多家长经常用这句话来吓唬孩子。其实,孩子是不会分辨真实和笑话之间的区别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话。

所以,如果父母经常用这句话来威胁孩子,会让孩子有被抛弃的恐惧感,内心会非常不安。所以,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足够的爱,这样孩子才会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


破坏孩子自信的8大“元凶”,多半与父母有关,看看你中了几个?


6、一味地进行棍棒教育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错后会选择打骂孩子,但其实这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种。经常打骂孩子会让孩子变得麻木,恐惧和无助,会让孩子自我否定,没有信心做任何事。

破坏孩子自信的8大“元凶”,多半与父母有关,看看你中了几个?


7、不信任孩子的能力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什么事都不会做,所以选择替孩子去解决。但是孩子的自信心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孩子的“独立”。如果父母一直不信任孩子的能力,当孩子离开父母之后,会觉得每件事都很难做,挫败感会非常强,时间长了也缺失了自信。


破坏孩子自信的8大“元凶”,多半与父母有关,看看你中了几个?



8、对孩子过度保护

长期处于父母过度保护下的孩子,一般依赖性非常强,独立性很差,同时又很胆小,认为外界的危险太多,不敢去尝试,久而久之变得自卑怯懦。同时,也因为长期处于父母的保护,而变得受不得委屈,抗挫能力差。

所以,家长对孩子在安全范围内可以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多多历练,这样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破坏孩子自信的8大“元凶”,多半与父母有关,看看你中了几个?



威廉·詹姆斯教授说过: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而决定这张白纸是否能够描绘成精美画面的条件就是父母。所以,家长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