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投資理財面面觀:理財就是賺錢,遇到風險的人不一定是我!

在我們的概念裡,投資理財絕對是個“褒義詞”,好像只要是說起,腦海中的畫面就是如雪花般飄舞著的百元大鈔。而這個投資行為背後所面臨的風險則會被我們選擇性的過濾掉。

作為一名理財規劃師,我想從我的角度談談‘如何在投資理財收益率和風險管理之間找到平衡’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說老生常談,是因為但凡有點理財常識,都知道“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而今天我再次拿這個說事兒,說明我們大部分人在投資理財時仍不具備正確的風險意識,或者說,知道有風險,但假裝看不見。還自我安慰:

“萬一自己哪天踩雷了,那是自己運氣不好!”

“所有投資人都面臨一樣的風險,為什麼一定是我?”

呵呵,每次聽到這樣的“英雄式”“大氣”的言論,我都想反擊過去:“提前做過風險規避的人跟你面對的風險還真不一樣,出事的為什麼不會是你?”

國人投資理財面面觀:理財就是賺錢,遇到風險的人不一定是我!

投資理財

01

在確定投資理財規劃和目標時,應首先客觀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銀行保險理財、基金、股票、期貨、貴金屬等等各類投資理財產品所面對的風險是不同的,你的家庭資產結構和個人的投資理財風格決定了你的風險偏好。相對而言,你能承受多大的風險,就能帶來多大的收益,同時也左右你選擇和匹配什麼樣的投資理財產品。

銀行和證券公司提供的風險測評調查表就是為了挖掘出相對真實的風險承受偏好,這個偏好再結合你的資產狀況從而制定出符合自己的資產配置和理財規劃。

02

現實中,我們的投資理財行為更多的是隨心所欲,缺乏風險意識和長遠規劃。

看到身邊的人玩股票掙了錢,也買股票;看到這個月黃金收益高,立馬投身貴金屬。你也不問問自己懂股票嗎?瞭解貴金屬嗎?風險能承受嗎?符合自己或者家庭資產狀況嗎?左一斧頭,右一榔頭。想起來就買,想不起來就算。這種“佛系”投資理財一旦遇到稍大點的市場震盪便毫無還手之力。

國人投資理財面面觀:理財就是賺錢,遇到風險的人不一定是我!

用大白話解讀你身邊的金融財經密碼。

03

磨刀不誤砍柴工,儘可能多的學習和掌握投資理財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也是風險規避的一種手段。

就像談戀愛一樣,如果想把一個女孩追到手,是不是先研究下“敵情”?只有對女孩的性格、愛好、特長甚至缺點都瞭如指掌,才能提高“拿下”的成功率。

投資理財同樣如此,投自己懂的金融產品,而不是跟風。期貨我不懂,別人賺再多的錢我也不眼饞。貴金屬收益率再高,在我研究透之前堅決不碰。

對自己的投資理財能力有一個清晰客觀的認識,不高估自己,不熟的不碰,正是風險管理和應對中很重要的一課。

04

不在一棵樹上吊死,不做單一品類,投資理財產品應該組合化、分散化和多元化。

投資理財產品組合是指多品類金融產品多元分散整合為一個資產包。多元分散是投資理財中最常用的風險管理方法。多元分散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小層面的,比如股票,可以在藍籌股和創業板、或者不同行業裡進行搭配組合;還有一個是大的層面,用盡量多的金融產品,比如用定存、保險、債券、基金、股票等按照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熟悉程度和投資習慣按比例進行匹配組合。

國人投資理財面面觀:理財就是賺錢,遇到風險的人不一定是我!

多元分散投資

05

投資理財的資金要單獨隔離,科學合理的把家庭資產進行配置,不能因為投資失敗帶來的風險影響到家庭正常生活。

日常開支,房貸車貸,社保商保,備用現金等必要開支除去後才是可以用來投資理財的資金。不能做頭腦一熱,不管不顧的那類人。事實上,他們不但投資理財上容易走極端,在生活中也照樣不靠譜。

資產隔離,隔離的是風險。一些老闆開公司,公司的錢與家庭資產混為一體,傻傻分不清楚。生意場上無常勝將軍,萬一公司破產,連家裡的房子車子都有可能被拿去抵債,就是因為沒有把公司和家裡的錢做隔離造成的。

06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能人云亦云,要學會堅守。沒有定力是投資理財中的大忌和風險因素

資本市場,比如股票在短期內的表現也許跌宕起伏,但如果把這段拉長了看,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裡,這點風險往往可以忽略不計。

初入資本市場的投資人特別容易犯這個錯誤,今天聽這個專家的,明天聽那個朋友的,就像小學課本里那隻丟了西瓜揀芝麻的猴子,得不償失。

國人投資理財面面觀:理財就是賺錢,遇到風險的人不一定是我!

止損

07

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要學會設定科學合理的“止損”“止盈”目標,把人的“慾望風險”扼殺在搖籃裡。

虧損都跌過三成了還不捨得拋,等來的是可能被套牢的風險。收益率已經超過了預期的20%還在繼續等下一波行情,等來的也許是已經到手的收益化為泡影的風險。

中國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還不像國外資本市場那麼成熟,一直呈現出牛短熊長、長期震盪的中國特色。在這種市場狀況下,一定要學會通過“止損”“止盈”的方法來及時調整投資理財產品的搭配和佔比。

國人投資理財面面觀:理財就是賺錢,遇到風險的人不一定是我!

風險提示

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收益和風險相生相伴,沒有風險意識的投資理財,如鏡花水月、空中樓閣。眼裡只有收益率,而選擇性的忽視風險,註定了你的投資理財之路危險四伏、不能長久。

理性的投資理財應該懂得找到投資收益與風險之間的平衡點,在學習獲利方法的同時,也要學會如何做好風險控制和規避,並通過投資理財組合,把風險降低到自己能接受的程度後,再考慮收益率的問題。

力橙財經,用大白話解讀你身邊的金融財經密碼。
國人投資理財面面觀:理財就是賺錢,遇到風險的人不一定是我!

用大白話解讀你身邊的金融財經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