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直接“塞進去”的衛生棉條,有4個使用誤區,需要再次更正!

衛生棉條是棉質的圓柱體,月經來潮時直接放置在陰道中吸收經血。但很多女性對衛生棉條使用有很大誤解,這裡一一來更正。

女性直接“塞進去”的衛生棉條,有4個使用誤區,需要再次更正!

衛生棉條的使用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處女不能用?

衛生棉條是放置在陰道中用,簡單方便而且不會影響正常生活和運動,所以很多處女害怕用衛生棉條傷害到處女膜。正常情況下,處女膜是中央帶孔的環形組織,孔直徑是2.5釐米,月經血液通過孔流出體外。內用衛生棉條有不同的型號,最小的直徑是1.32釐米,能順利通過處女膜孔,並不會對處女膜帶來傷害。其實處女可以用衛生棉條,只要購買合適型號的即可。

誤區二、導致月經血液流出不暢?

衛生棉條直接放置在陰道內,其實位置在陰道深處,並不是在子宮內,所以不會影響月經血液流出。和衛生巾相比,衛生棉條只是離月經血液的源頭近一些,能更好的吸收月經血液,同時也可吸收脫落的子宮內膜。

女性直接“塞進去”的衛生棉條,有4個使用誤區,需要再次更正!

誤區三、會進入子宮中?

衛生棉條需放置在陰道內,肉眼看不到,一些女性擔心會傷害子宮或進入腹腔中,影響身體健康。其實子宮頸口的直徑很小,僅僅在0.1~0.2釐米。內用衛生棉條直徑一般在1.32~1.42釐米。也就是說衛生棉條進入子宮和腹腔的幾率很小。另外,衛生棉條拉線屬於高密度的壓縮體,吸收大量月經血液後,棉條會變得溼潤,只要輕輕拉一下就能取出。

誤區四、可發生感染休克?

以前有過使用衛生棉條導致中毒休克綜合症的新聞。衛生棉條吸收性太強或使用時間太長的話會導致陰道黏膜乾燥,金黃色葡萄球菌可能通過傷口進入血液循環中,從而導致發燒、肌肉痠痛、皮疹以及喉嚨疼痛等症狀,甚至產生休克。這和衛生棉條關係並不大,只要有細菌或傷口都有可能被感染。

女性直接“塞進去”的衛生棉條,有4個使用誤區,需要再次更正!

溫馨提示

必須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衛生棉條,在使用時注意雙手和外陰處清潔和衛生,雙手不能直接接觸放置陰道段的導管,能防止細菌進入陰道,降低感染風險。另外每隔2~3個小時更換一次棉條,8小時內必須把棉條取出。衛生棉條在陰道中停留時間越長,增加感染的風險越高。

參考資料:《衛生棉條有哪些使用誤區?應該注意什麼? 》,搜狐,2020-03-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