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青海,一個有情有義的地方

遙遠的青海,一個有情有義的地方

青海湖畔:湖水湛藍,花兒金黃

文︱大河奔流

這是我第二次到青海。

上一次去青海是在四年前。那次的最終目的地是西藏,還未出行,就被高原反應的種種傳說所驚嚇,恰恰在飛西寧的航班上噴嚏不斷,心想:糟糕,怕啥來啥,感冒了!下飛機後,各種藥物亂吃,整個晚上似睡非睡,第二天在去天峻的路上也是昏昏沉沉,根本顧不上領略沿途景色。

這次去天峻是在7月,正是高原的好季節。我們從西寧出發,道路寬敞,陽光明媚,有風從遠處吹來,令人通體清爽。汽車在沿青海湖的公路上馳騁,天高雲淡,風光無限。近處是草地,遠處是連綿起伏的沙丘和煙波浩渺的湖水,在太陽的照耀下,沙丘反射白色的光芒,湖面閃爍著粼光。湖邊大片油菜田花開正盛,無際的金黃在微風中盪漾,遠遠看去,與湛藍的湖水連成一片。來自酷熱南方、生活在都市的我們,怎能經受得住如此誘惑,紛紛要求汽車改道。越野車開離公路,加大馬力,越過草地上的溝溝坎坎,朝著湖邊駛去。未等車子停穩,我們就迫不及待地下車,奔向油菜田,奔向青海湖,在花叢拍照,在湖畔撒歡,盡情享受著遲來的高原春色。

遙遠的青海,一個有情有義的地方

青海湖:藍的是水,黃的是沙

回到車上,我們繼續朝天峻進發。天峻縣地處青海湖西北部、祁連山的南麓,屬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海西、海南、海北三州交匯處。天峻有2.57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幾年前,這片遼闊的高寒地區成了我所在城市“援青”的對口縣。這次與我們同行的胡君是第三批“援青”人員,2016年從東海之濱來到青海高原,已經在天峻工作生活了兩年。一路上,胡君向我們介紹天峻的物產資源、風土人情,也向我們講述兩年“援青”的艱辛和收穫,言語中充滿了“傾情天峻,奉獻高原”的豪情。

遙遠的青海,一個有情有義的地方

天峻山:環湖名山,石林聳立

慢慢地,道路開始變窄,時不時地有牧民趕著牛羊穿越公路,我們的車子也放慢速度,時開時停。天峻越來越近,海拔越來越高,已經有人產生輕微的高原反應,車上的話語聲也在變少變輕。車子開過一個山口,看到路邊一個牌子上寫著:海拔3800米,胡君告訴我們:天峻就要到了。我抬眼朝前看去,只見鋪陳在面前的是一片開闊的草原,綠草地上點綴著彩色的小花,棕色的牛、白色的羊散佈其上,有成群的,也有零星的,懶散而悠閒。

遙遠的青海,一個有情有義的地方

天峻草原:天高地寬,心曠神怡

暮色四合的時候,我們進入天峻縣城。剛下汽車,就聽說浙江另一個城市有人來天峻看望“援青”的同事,因為劇烈的高原反應,引發了疾病,被緊急送往西寧。這一消息令人緊張,看來,天峻除了有心曠神怡的草原,更有嚴峻冷酷的一面。

第二天我早早醒來,一個人走到街上。3500米的海拔,使我的頭腦微微發脹,但清晨的高原,9℃氣溫,沁人的涼氣又令我清醒。四年前匆匆一瞥,天峻並沒有給我留下多少印象,而今天看到的景象卻令人驚豔:平整的街道、寬闊的廣場,嶄新的樓房,公共設施一應俱全。我禁不住拿出手機一陣猛拍,將照片發到朋友圈,即刻便獲得無數個“贊”。早餐後胡君帶著我們一一參觀“援青”項目:城東社區居家活動中心、天峻縣職工活動中心、甬麗峻愛心慈善屋……走著看著聽著,我在心裡默默地為“援青”幹部點贊,在這些項目的背後,他們面對的是高寒缺氧的環境,克服的是人少任務重的困難!其實,“援青”成果並不僅僅是大樓和大街,譬如胡君給我們講的“帳篷”的故事,更令人感動:“援青”幹部在牧區走訪中發現,風溼是牧民的常見病,原因是草場溼氣重,牧民居住的帳篷防溼功能差,而且裝卸搭建都不方便。我們家鄉有不少企業生產戶外活動器材,特別是帳篷,具有輕便、防溼、防風、保暖的特點。能不能為天峻牧民提供新式帳篷?他們的想法得到了家鄉有關部門的響應,共同發起了“善行天峻,為愛築夢”帳篷新生活活動,在短短的時間裡,就籌集到了第一批550頂帳篷的善款。為了使帳篷適合草原特點,他們邀請天峻當地部門參與設計;為了使真正有需要的牧民能夠得到帳篷,他們通過“甬麗峻愛心慈善屋”制定了低價購買方案,做到精準幫扶。聽著胡君的介紹,我彷彿看到一頂頂帳篷像雪蓮花一樣綻放在草原深處,盛開在牧民的心裡。

遙遠的青海,一個有情有義的地方

天峻街景:道路寬闊,新樓巍然

揮手與天峻告別,我們沿青海湖的另一方向,從海北返回西寧,途經金銀灘草原。車行草原,滿眼綠色,身穿藏服的牧民騎著馬匹緩緩而來,遠處山巒起伏,白雲浮在藍天,隱約可見雄鷹飛過。突然在路旁看到“王洛賓音樂藝術館”的指示牌,這才想起這裡是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誕生的地方。

據說1939年的時候,在烏魯木齊當音樂教師的王洛賓隨鄭君裡到金銀灘拍攝紀錄片《民族萬歲》,攝製組邀請當地千戶長的女兒卓瑪扮演牧羊女,王洛賓演趕羊的幫工。影片裡,王洛賓和卓瑪同騎一匹馬去放牧,活潑大膽的卓瑪打馬狂奔,為了不摔下去,王洛賓只好緊緊抱住卓瑪的腰身……草原上,卓瑪亭亭玉立,穿著鑲金邊的衣服,臉龐宛如桃花,與藍天白雲相互映襯,是那樣美麗純淨,王洛賓不禁一陣眩暈。卓瑪察覺到了王洛賓的灼熱眼神,舉起牧羊鞭,輕輕地抽了他一鞭子,飛快地催馬跑開。王洛賓木然地留在原地,痴痴地望著消失在草原深處的卓瑪……這個美麗奔放的藏族姑娘,在王洛濱的心上留下了永生難忘的一鞭,成就了一段輝煌旋律——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她那粉紅的笑臉/好像紅太陽/她那美麗動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願拋棄了財產/跟她去放羊/每天看著她動人的眼睛和那美麗金邊的衣裳/我願做一隻小羊/跟在她身旁/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 /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這首歌從金銀灘飛出,傳遍千山萬水,成了世界名曲;王洛賓受盡磨難,他的歌和他的傳奇經歷終被世人所知,變得家喻戶曉。這次雖然沒能參觀“王洛賓音樂藝術館”,但他的故事、他的歌的旋律卻又一次在我的腦海盤旋、響起。

遙遠的青海,一個有情有義的地方

王洛賓音樂藝術館:琴聲響處,旋律悠揚

車子繼續前行,向著“原子城”開去。同樣在金銀灘草原,還有一群人在這裡隱姓埋名幾十年,為我國研製出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他們許多人的名字至今還不為外界所知。

上世紀50年代,險惡的國際形勢促使我國不得不從戰略高度審視發展核工業和核武器的重要性,決定在大西北選點興建核武器研製基地。選點的飛機在四川、甘肅、青海的高山叢林、戈壁草原上盤旋,最終選定金銀灘。這裡四面環山、中間平地,宜於建廠;人口稀少,地域寬闊,便於疏散;邊遠閉塞,利於保密。1959年4月,1萬多人浩浩蕩蕩開進金銀灘,安營紮寨,搶建代號為221廠(對外稱青海礦區)的共108個子項工程。這裡平均海拔3100米,氣壓低,缺少氧氣,開水只有80多度,煮飯半生不熟,年平均氣溫不到0℃,霜凍期長,經常風雪交加、冰雹大作,一年裡就有八九個月要穿棉衣。建設者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在1964年建成佔地570平方公里(原禁區面積1170平方公里)的核武器研製基地。經過之後幾十年的奮鬥、建設,到上世紀80年代,一個集科研、生產、生活為一體的綜合性、高科技、現代化的核基地矗立在金銀灘草原,據統計,我國前16次核爆炸的成品都是在221廠加工、裝配和啟運,並實現了武器化進程,生產出多種型號的戰略核武器。但這一切都秘而不宣。直到1987年,隨著國家戰略部署的調整,221廠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緩緩地落下了莊嚴而神秘的帷幕,它的功績、它的偉業,才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

遙遠的青海,一個有情有義的地方

“原子城”紀念館:金銀灘上,鑄劍為犁

現在的“原子城”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參觀的人群絡繹不絕。我們在紀念館裡盤桓,一件件實物和一張張圖片,在無聲地訴說著基地建設者和科研人員經歷過的艱辛,展現著我們國家走過的崢嶸歲月。我們來到草原深處的爆轟試驗場,微風吹拂,有鳥飛過,陽光下一片寧靜,當年用來掩埋廢棄物的“亞洲第一坑”已經被青草覆蓋,無名小花正在恣意開放。只有混凝土澆鑄的低矮掩體仍然存在,鋼板試驗牆鏽跡斑斑,佈滿了密密麻麻的爆轟試驗時衝擊波留下的坑洞,彷彿在提醒我們,這裡曾經發生過驚天動地的核爆試驗和核武器試驗。

遙遠的青海,一個有情有義的地方

爆轟試驗場:崢嶸歲月,怎能忘記

車子離開“原子城”已經很遠,但我還在想著爆轟試驗紀念牆上鐫刻的為中國核武器事業立下功勳的人物雕像,他們是錢三強、王淦昌、鄧稼先、陳能寬、彭恆武、周光召、朱光亞、郭永懷、程開甲、于敏。我還想起了在紀念館看到的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上,幾個姑娘身穿軍裝,英姿颯爽,眼睛看著遠方,神情充滿嚮往。當年紀律規定不能拍照,但這幾個女兵實在難抑參加基地建設的自豪,便偷偷拍了一張合影,但又怕受處分,只得將照片藏了起來,秘不示人,直到基地解密、籌建紀念館的時候,才將照片拿了出來。照片記錄了女兵的青春,也記錄了一代人的犧牲和奉獻。我雖然沒有記住這幾個女兵的名字,但她們的形象會一直留在我的記憶裡。

遙遠的青海,一個有情有義的地方

紀念牆浮雕:國家驕傲,民族脊樑

回到西寧,我去探望年近九旬的叔叔。我的叔叔在上世紀50年代從浙江來到青海投身大西北建設,在這裡度過了60多個春秋。此刻,他躺在床上,我站在他的身邊;他握著我的手,向我詢問家鄉親人的近況;我凝視著他的臉,閱讀著高原風霜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看著叔叔,想起一路的所見所聞,我感慨萬端:青海,這遙遠的地方,有多少兒女為它奉獻著青春,更有無數遠來的人,將一生都獻給了這片遼闊壯美的土地。他們是平凡的,一輩子默默無聞;他們又是不平凡的,這片土地上的每一個進步,都融入了他們的熱血與汗水。我想起了四年前曾經參觀過的坐落在德令哈巴音河畔的海子詩歌陳列館。就因為海子寫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德令哈人專門建了這座陳列館。有情有義的青海高原,不會忘記所有為它作出貢獻的人。這時,海子另外一首流傳更廣、影響更大的詩歌浮現在我的腦海——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我的眼前彷彿又出現了無邊無際的青海湖和湖邊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湖水湛藍,花兒金黃,王洛賓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從遠處傳來: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遙遠的青海,一個有情有義的地方

途中即景:面朝湖水,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