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文明“走”起來


舌尖上的文明“走”起來

使用公勺公筷 健康文明生活

“公筷用餐,文明健康”“公筷公勺,健康生活”……隨著一幅幅“公筷”公益廣告出現在各大媒體上,滄州各地“公筷行動”開啟步伐。近期,滄州市餐飲市場陸續復工,推行分餐制、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的呼聲漸高,市文明辦推出“公筷行動”,推進舌尖上的文明。

公筷公勺

走向飯店餐桌

“您好,請使用公筷公勺!”“打擾了,海鮮我們已經給每位分好,請慢用。”……黃驊一家主營海鮮的飯店內,服務員的招呼和叮囑,讓前來就餐的食客,開始注意:每盤菜品都準備了一雙公筷,有的還增加了菜夾,方便人們夾取海鮮、主食等。

餐飲企業復工後,黃驊率先啟動“公筷公勺、健康生活”2020年文明餐桌行動。大中型餐飲企業極響應號召,主動推出公筷公勺,一些飯店還嘗試分餐制,鼓勵市民體驗更加文明的飲食方式。

記者在市區走訪時看到,不少餐飲店均對“公勺公筷”推廣按下了“快進鍵”。在一家火鍋店,每人一個小鍋,肉和蔬菜分裝,各夾各的,互不影響。“過去人們覺得在一個鍋裡涮肉才有感覺,現在想法變了,健康第一。”店主說,店內所有餐具進行蒸汽高溫消毒,公共菜品實現一菜一公勺。

居家分餐漸成飲食風尚

三五親朋好友圍桌而坐、把酒言歡,一勺一筷間似乎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但隨著疫情的發生,人們對就餐方式有了新的看法。

家住滄州市天成明月洲的張女士,退休後搬到兒子家裡照顧孫女。對於孫女的餵養,她一直堅持分餐,孫女有單獨的餐盤和筷勺,她從不用自己的筷子喂孩子……最近,張海玲要求家裡人都進行分餐,避免疾病交叉感染。炒一鍋菜分三份,自己一份,兒子和兒媳一份,孫女一份,每個盤子都會準備上公勺,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飯量自由支配盤中的食物。分餐開始後,幾乎每頓飯都實現了‘光盤’。”張女士說,分餐飲食好處多多。

在一些年輕人為主的家庭中,不少人購買了分餐盤,開始分餐飲食。“熱菜、涼菜、水果、米飯,擺在盤裡,既好看又實用。”市民王悅說,自己早有在家分餐的想法,這個時候正好實施。

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市民,多數市民表示,居家分餐有必要,只是實施起來還須漸進。

公筷、分餐很有必要

“使用公筷、公勺,實行分餐,這在中式餐飲文化的環境下,有必要嗎?”一些市民對公筷行動提出了質疑。

記者諮詢了滄州市疾控中心有關專家,得到的答覆是:很有必要。“實行分餐制、使用公筷非常有必要,這樣可以有效預防各種經口、唾液傳播的疾病並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

“去年在我們體檢中心,一家六口都查出了感染幽門螺桿菌。”市區一家健康體檢中心工作人員說,這種病菌能夠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目前來看盡快實行分餐、推廣公勺公筷迫在眉睫。

“一家人吃飯儘量固定餐具,每位家庭成員有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可以在外形或顏色上加以區別;和朋友吃飯,要使用公筷給對方夾菜。”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實行分餐制可有效切斷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降低感染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