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青城黛瓦,五彩石路,巷如迷宫,花开不败,古桥流水,回归诗意。这里是丽江!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从“披星戴月”的纳西族妇女开始注视起,视野一下子深入到五彩斑斓的文化。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你见过人与老鹰之间有趣的互动吗?

你听过古稀老人演奏的音乐吗?

你感受过头戴五佛冠,身着华丽长衣的男士跳着像动物一样的舞蹈,仰天长啸的场景吗……


这一切如细水长流。从亘古绵延的历史长河中走来,走向今日,浇灌出这片神奇的沃土。

“一米阳光”和“玉龙第三国”的真谛


“一米阳光”和爱情有关。

传说玉龙雪山脚下的玉湖村有个名叫康米久美姬的姑娘,小时候,她相继失去父母,悲痛的小康米不再说话。牧主的儿子朱古羽勒盘非常同情她,常常陪伴她,两小无猜。在玉龙雪山半山腰的山洞里,许下“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的誓言。


由于两者家庭门第、财富等方面的不同,牧主阻断儿子与女孩的往来。后来,让儿子在秋分那天娶了另一个牧主的女儿。


小康米在山洞苦苦等待,得知另娶其人的消息后,绝望地纵身跳下悬崖……


他们的爱情感动了上天,上天赐予她自由,封她为“风神”。同时不愿意看到人间再有这样的悲剧,就把爱情溶入阳光,选择在秋分那天普照大地。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风神觉得人们不能够抛开世俗杂念,去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得到了也不珍惜,就吹过乌云挡住阳光。


但上天的意愿又不能违背,就剪下最美的一米藏在玉龙雪山的那个山洞里,给那些能勇敢抛弃世俗杂念的男女。沐浴那一米阳光,就能够得到快乐永恒的爱情……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抛开世俗,活在当下,勇敢去追求你想要的幸福!这便是一米阳光的真意!


“玉龙第三国”的故事,正是“一米阳光”的延续。


“玉龙第三国”可以说是男女爱情的守护之地。


过去,众多纳西青年男女,当他们的爱情在世间受到阻碍时,就会来到云杉坪,双双殉情。他们的灵魂就会进入玉龙第三国,摆脱世间烦恼,升入理想的爱情国度,得到永生的幸福。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传说,玉龙第三国是一片美丽绝伦的灵域净土,那儿有一对爱神情侣,女的叫游祖阿主,男的叫构土西古。他们骑着红虎和白鹿,弹着口弦,吹着竹笛,率领着无数飞禽走兽,在云和风中不停地呼唤着人世上悲苦难脱的有情人。


“一米阳光”和“玉龙第三国”的传说带给人悲伤,却要从中汲取正向的意义。那便是,从中折射出的,丽江这块神奇的净土,孕育了崇尚自然的纳西文化,滋养了人们质朴自由的心灵。

享受生活的艺术家,高尚的野蛮人

唐宋音乐在丽江传唱!


在丽江的村落,你总会看到聚在一起演奏的村民。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各种乐器交相奏起,动听的乐声让我们越发沉浸,老人们如痴如醉……音乐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好的当下。有的乐器由他们亲手制作,我也看到一种创作的快乐!


丽江大大小小的古乐队有50多支。音乐是他们闲暇时光里必不可少的调剂。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纳西古乐由洞经音乐白沙细乐组成。洞泾音乐中又保留了部分唐宋元词曲。也就是说,1000多年前的音乐还在丽江传唱!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部分乐器,分别为胡琴、芦管、京胡、苏古笃

难能可贵的是,古乐本是明清时期,从中原逐渐引进,当全国各地几乎失传的时候,丽江却将其完好地保留下来,这不是这个民族的独特性吗?


它在丽江的流传,一方面跟本土宗教信仰有关。


“洞经”、“洞经”,自然和“经”有关。它是一种道教经腔音乐。最初,它被应用在100多种祭祀仪式上,是唱给神灵的音乐。古乐在适合它的土壤里得以发展。


另一方面跟民族性格有关。


慢慢地,人们将它从祭祀仪式中搬入生活。以乐会友,乐在其中。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当颤微微的老人,拿起乐器,也乐此不疲的时候,你会感叹,哦,原来他们也可以把生活过得这么有趣。


古乐是一项团体活动,包括其他打跳活动,都需要共同配合。纳西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


他们总能把包括古乐在内的许多千年文化延续至今,他们是一个对文化充满自信、重视文化传承保护的民族。

东巴文化: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东巴,在纳西语中意为“智者”。他们是东巴文化的重要传承者。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在大大小小的仪式、重大节日中,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他们手舞足蹈、念念有词,在与鬼神的对话中,驱除灾害,向神灵祈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祈求庄稼丰收、风调雨顺、身体健康、家庭和谐……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祭天,是最大的仪式之一,也是纳西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仪式规模盛大,妇孺皆知,由此看出,纳西族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身为一名东巴,基本要掌握舞蹈、东巴字、绘画、占卜算卦、医药等各方面的知识。功夫习成非易事,一般要花费10多年。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东巴舞是指在宗教仪式过程中,东巴祭司根据不同仪式,按照道场规则所跳的一种宗教舞蹈。不少动作都是模拟各种动物来进行的,形象十分生动。《东巴舞谱》则记录了这些舞蹈动作。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东巴字,代表了纳西族最初使用的文字,它是一种象形文字。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东巴文字主要应用于东巴经中。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东巴经涵盖范围广,它记录了古代人类社会迁徙的历史、部落之间的战争、男女之间的爱情、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习俗、占卜祭祀、哲学、文学、艺术、生产、生活、科技、语言等。


这些经书被分门别类,在不同仪式上“各司其职”。从出生到死亡,从人间到神灵,小到杀猪宰羊、献饭,大到祭拜天神。经文在东巴的念诵中,将祈祷传达给神灵,祈求神的保佑;在东巴舞的跳跃中,驱除鬼魔,迎来平安。


无形之中,东巴文化正如经书里宣扬的带给这片土地的祈祷一样,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许多庇佑。四百多年来,丽江境内几乎没有发生过战争、传染病、大的自然灾害,人们安详地生存在这片土地上。

猎鹰文化:纳西族驯服“野性”的智慧


“猎鹰”又称“鹰猎”,是人、猎犬、猎鹰三者结合的狩猎活动。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猎鹰一年一换,一年一训,只有少数在猎季表现优异的鹰才会被笼下来,其余的则在猎季过后放生了。


纳西族作为游牧民族的后裔,狩猎活动属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鹰猎在这里以传统、古老的方式流传下来。


鹰猎活动可分为捕鹰、驯鹰、鹰猎、放飞4个部分。


人们布网捕到鹰后,会将鹰的眼皮缝上。缝上眼皮的鹰,有的自己驯养,有的则拿到市场去卖。


驯鹰是关键的一步。驯鹰人戴上牛皮手套,将鹰架在手上开始“熬鹰”,主要是将鹰桀骜不驯的野性和刚猛凶恶的脾气消磨掉。只有在鹰的体力不支时,会给一块肉来维持体力。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将鹰的眼线解开,把鹰架在手臂上,带它到人多的地方去,让它习惯与人类接触。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之后要经常把鹰和猎狗栓在一个地方,让他们相互习惯,因为在捕猎的时候他们才是真正的合作伙伴。


在驯鹰和放鹰之间还有一个过程,那就是主人拿着一块鲜肉在远处招呼鹰,鹰会主动落在主人的手上。这个过程不但让鹰学会听主人使唤、听人的口令,也是以后在放鹰和回收猎鹰的过程中一个主要因素。


驯鹰完成后,纳西鹰猎人便可上山“鹰猎”了,俗称“放鹰”。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可以“放鹰”的鹰一般是苗条的,纳西族有一个规矩就是“膘肥不放鹰”,因为膘肥代表着食物丰富,鹰自然就不会对猎物感兴趣,而且行动也相对笨拙。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放鹰之前先要放狗,猎物一般在草丛或树丛中,猎狗一放进去,野鸡和兔子等就会被狗“撵起”或“撵跑”,猎物一起来,鹰就会发现被狗赶出藏身之处的猎物。而这个时候人起到最关键的作用,在适当的时机把鹰放飞(要考虑地势、时间、风向等因素)。


丽江,一个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文化篇 一)


在捕到猎物后,就会给猎鹰和狗一点猎物的脑子、鲜血和鲜肉,让它记住捕猎的“甜头”。也只有得到过自己的“甜头”的鹰才是真正的猎鹰。


纳西民族对文化的坚守,是充满崇敬的,这些就像他们生活的一盏灯,照亮了自己,也照亮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