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诚:草木滋味里深藏刻骨的乡愁

周华诚:草木滋味里深藏刻骨的乡愁

我们每天生活在喧嚣的世界里,多么向往寂静。然最大的寂静,应该包括——虫鸣,水流,鸟语,花开;以及——树叶坠落割开空气,坚果落地震动山谷,空山人语响,远寺钟声慢;还应该包括——炊烟直上,雾渐起,蝴蝶扇动翅膀,小鹿蹑脚走,太阳下山,狐狸精在书页间徘徊。”

这段安静隽永的文字来自作家周华诚《草木滋味》一书,读来意味深长,如醍醐灌顶。文字静静地躺在书页上,每一个字却如此熨帖人心。默读之,心静了,时光仿佛回到了木心的从前慢。这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寂静吗?

山路风来草木香,草木当然不在喧嚣的城市,它一直在山野中,有山风盈袖、有落叶飘飘、有桃花溪流淌过家门口、有如小学同学一样失踪多年的地稔和野草莓、有忙着数水滴的石蛙、有棕鱼和端木煎、有负责聆听月季花拒绝一只蜜蜂时羞涩声音的地耳、还有比人更懂得一枚果子香甜的虫子……,所有的这些只有乡村田野才有,只有我们灵魂的故乡才会有。这是一本优美怀旧的散文集,一切都指向我们的根——故乡。

这本书分为五个部分,目录诗意动人:草木生、南方书、流浪贴、烟火集、灶下语,单看这些目录,就让人觉得滋味幽长。记录的是故乡草木瓜果的温情、一蔬一饭里的小时光、还有童年纯真美好的慢镜头;既有人间烟火气息,又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乡愁绪,还有美食指南和草木科谱。不但可以治愈你的乡愁,还能涨知识。

周华诚:草木滋味里深藏刻骨的乡愁

周华诚的故乡有四香:柚花香、稲花香、泉水香、雪花香。

第一香:“春夜十一时,雨中柚花的香。”“家乡的柚花开了。暗夜里推窗,便被柚花的香包围,那是一种销魂蚀骨的记忆。”“在雨夜里,闻到那样的柚花香气,是湿香,是情窦初开,为柚花上品。”“读一日书,不如在柚树林里坐半天,花落满肩,暗香盈袖。”周华诚说这是一种坦然之香。

第二香:“夏日清晨八时,田野上空的稻花香。”2013年周华诚回到故乡,和父亲一起种三亩水稲田,这才是他喜欢的生活:“村径绕山松叶暗,野门临水稻花香。”“八月的清晨,田野上空蜻蜓飞舞,稻花的香在薄薄的雾气中飘散,那是一种多么恬静的香。”

第三香:“秋天晨间,井下五尺,泉水香。”“秋天在乡下小住,在袅袅的炊烟里醒来。白色的炊烟,凝在蓝色的天空里,大米粥的清香,凝在清凉的空气里。”“村庄远处的溪流,秋水已瘦,婉婉约约。而屋边水井,井下五尺,泉水仍从石壁上涓涓地涌出。其水清甜。水面之上的香,是一种平淡的香。”

第四香:“冬日黄昏,腊梅枝上,雪花香。”山上冬日的腊梅有暗香,周华诚盛取的不是梅香,而是梅花瓣上的雪香,取下来可以煎茶,想想吧,用这样的雪花水泡出的茶,一定有清香盈怀。

周华诚说要把故乡的四香精装打包送给我们,我们只要闻一闻,就会懂得他,也会醉在他的故乡里;他说若要远行,也会打包这一套香,因为可以治思乡之疾。我沉醉在他的文字世界里,也深深懂得了他的故土情深。可是,我被撩拨起来的思乡之疾,却无可医治,唯有一遍一遍地读《草木滋味》了。

周华诚:草木滋味里深藏刻骨的乡愁

周华诚的文字绵柔,若不经心,简淡清雅,一气呵成,娓娓道来,即成一篇佳作。有太极拳的柔美,看似柔弱无力,实则暗含千斤力量,可以撼动我们的心灵;亦如茶的回甘,喝后清润甘甜,回味悠长。

文字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情,他一定是一个朴实温和、心思细腻、观察力敏锐、想象力丰富的人;他是美学家,热爱生活和自然,有草木一样的神情,有山野一样的情怀。

喜欢一个人,就会想看一看他的小时候,周华诚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呢?这个少年一定是很忙的,忙着采野果:地稔、板栗、果公泡、山楂、茶泡、乌胖子、牛卵训子、乌桃、苦槠。原来野果子也是有名字的。他还要忙着抬头看梨花、忙着在桃花溪里捡青蛳、忙着在木子树下观察小鸟……。然而,这些寂静的岁月呀,就像青春小鸟一样,不翼而飞了。

少年长大后到了城市定居,遍尝了各地美食之后,让他念念不忘的,却是妈妈在灶间用木柴煮出的白粥,他可以从炊烟里闻出木柴的属性:是用干透的松木煮的,还是用刚砍不久的毛竹,还是橘子树枝。这样的一碗小白粥,该是多么暖心的人间至味啊!

南方书里的远人兄,是定居于都市里的你和我,我们都是有故乡的孩子,可是却只能住在高楼林立不着土地的家里,阅读周华诚寄来的书信,被那些鲜美的食物,馋得饥肠辘辘的,口水流了一地,泪水滑过指尖。多年以来,我们早已忘记那些有黄瓜味的黄瓜,有橘子味的橘子,更不懂得还有紫苏的紫、紫苏的苏。

周华诚的家乡浙西南,有很多语言和行为习惯和我们粤东类似:比如灶下这个朴素的称呼,非常暖心,乡下人家的厨房,我们也称为灶下、灶间;山上的野果子用嘴吹一吹就可以吃了,孩子摔倒了,用嘴吹一吹就没事了;瓜果的皮可刨的都叫做壳;比蜜甜的好东西叫做“棺材”。

周华诚:草木滋味里深藏刻骨的乡愁

读周华诚的文章,总不自觉地想起汪曾祺,他擅长写人间草木,写家乡美食,还有各地的饮食文化,文风质朴恬淡,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之一。但两者一对比,我更偏爱周华诚,因为周华诚的文章多了一丝柔美、一份灵动、一点静谧、一颗童心。

夏日,带上《草木滋味》这本书,坐在老屋后山坡的芒果树下,山风吹来野草的清香,树木在阳光下沉沉低语,“啪”的一声,熟芒果突然从树上掉下来,正落在书页上。草木香、野果香、还有墨水香,这真是世间最纯正的滋味,绵长而悠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