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培訓省級“大本營”助力浙江創新駛入“快車道”

科技培訓省級“大本營”助力浙江創新駛入“快車道”

杭州網訊從事科技工作,無論是企業、科技管理部門、科研人員,抑或是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不瞭解政策法規、不懂創新方法、不經過系統培訓,就如眼蒙翳,肢縛繩,縱使志在千里,也無法行以致遠。

這樣的擔憂在浙江並不成為一個問題。浙江科技培訓界有一個省級“大本營”:浙江省科技宣傳教育中心,多達3000餘門網上課程的“互聯網+培訓”新模式,助力浙江創新駛入“快車道”。

它究竟有哪些“硬核”培訓資源?讓我們一探究竟。

政策與管理培訓 以“個性化定製”滿足各方創新需求

“科技新政”、企業研發費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科技獎勵辦法、科技經費改革、項目申報與管理等“乾貨”內容,不僅地市科技管理人員急需吃透文件政策精神指導實踐,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和企業對此也高度關注,想第一時間透徹瞭解。

這個科技培訓省級“大本營”在政策解讀、科技管理知識教學和經典案例分析方面無疑具有毋庸置疑的精準性、針對性和權威性。

2019年,龍游縣科技局主動聯繫提出需求,希望做一場高端智造方面的培訓課程。培訓課程外,“專家講師團”親赴龍游授課,8位教授級主講老師來自包括浙江大學在內的三所高校、省科技廳法規處和廳直屬相關單位。三天培訓期結束後,學員紛紛表示收穫滿滿,不虛此行,對指導科技部門工作和企業科技管理非常有價值。

“培訓課程設置緊湊,內容專業度較深,培訓形式靈活生動,授課專家都是行業內知名專家,課程課件都經過充分準備。特別是對政策法規、理論層面等有了更深刻認識,讓我能更好地解讀科技創新各項規劃部署任務、政策法規,更好地做好政府與企業的橋樑。”學員浙江絲綢科技有限公司呂巧莉說。

博士也來培訓技術經紀人 成果轉化就需要這樣的“科技紅娘”

技術經紀人,在技術交易活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僅可以提高技術交易的成功率,還能吸引更多、更優質的國內外技術成果在區域內集聚,是技術與市場之間的重要橋樑,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2013年開始,技術經紀人培育工作全面展開。

作為浙江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大本營”針對浙江省技術經紀專業人才不足和技術經紀人執業能力不足兩大突出問題,找準突破點,培訓工作持續面向全省高校院所、重點科技中介機構等單位展開,分對象、分層次開展培訓,僅2019年,舉辦培訓班5期,受訓學員557人,其中的高研班,還專門邀請了本土及上海、青島的專家名師,就技術經紀能力素質與交易效果、科技成果轉化實操流程及技術經理人服務模式解析、技術經理人核心實務知識能力體系拓展、科技成果產業價值的研判和鑑識等方面展開教學,開拓了學員們的視野。

經過中心專業培訓的“科技紅娘”正在為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產業化而積極奔走,他們通過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專業化的技術評估,促成科研成果與企業聯姻,結束了科研成果長期“養在深閨人不識”的狀態。

中國計量大學萬延見博士,曾經的工作就是鏈接買賣雙方,將學校的科研成果推出去,2019年校企合作成功的項目接近20項,對應合同金額480多萬。“自從接受了技術經紀人培訓之後,學到的技能運用到實戰中,對接的效率和成功率大為提高,對接的金額和整個成果的層次也起有大幅提升。”萬延見說。

創新方法讓科技企業“效率倍增” TRIZ認證成科研人員“香餑餑”

“你可以等待100年獲得頓悟,也可以利用這些原理用15分鐘解決問題。”誰掌握了先進的創新方法,誰就掌握了創新的主動權。目前,公認為卓有成效的創新方法就是TRIZ理論。

據統計,應用TRIZ理論與方法,可以增加80%-100%的專利數量並提高專利質量,提高60%-70%的新產品開發效率,縮短產品上市時間50%,在世界500強企業和跨國公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被喻為技術創新的利器、打開創新之門的金鑰匙。

2008年國家科技部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應用TRIZ理論等先進的技術創新方法。作為浙江省創新方法推廣應用工作的中樞機構與服務基地,通過多年的積累和實踐,“大本營”已經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創新工程師培訓大綱、典型案例集、教材讀本、中心門戶網站、浙江省創新方法應用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學院平臺等配套措施為主要特色的浙江創新方法培訓體系,為全省創新方法的推廣應用及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如今,TRIZ認證證書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科技研發人員眼中的“香餑餑”。

以省級企業研究院創新方法專利應用培訓班為例,培訓內容圍繞專利文本分析規範、專利文本信息挖掘、專利配置方法和構建專利解決方案等方面展開,並進行專家分組輔導。培訓採用小班化教學模式,將案例分析和實戰解題相結合,突出問題導向、應用導向。學員對兩期培訓班的綜合滿意率高達99%。成績是檢驗課程效果的重要標準。這兩期培訓班學員共產出403個概念方案,158個專利申請意向,74個發明專利申請意向,來自杭州美迪凱現代光電有限公司的學員在培訓結束之際就產生了5個發明專利的意向,已提交到公司專利部門,進入專利申請程序。

“培訓班既有案例學習,又有課題實踐。形式很豐富,而且從一到三級都是逐層深入,讓我切切實實掌握到了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開拓了我的思維方式,後來應用到我的實際工作中,成功申請了多項專利。所以創新方法對我的幫助很大。”浙江省冶金研究院吳彩霞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