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航母更易染上“新冠”,爆发要比大型邮轮更糟糕?

为啥航母更易染上“新冠”,爆发要比大型邮轮更糟糕?

首先,大型或超大型航空母舰,它的舰体两边舷侧没有窗户(即无舷窗);其飞行甲板尤其是机库以下甲板所围成的舰体内腔,几乎就是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且通风条件非常不理想;而大型邮轮两舷侧鳞次栉比的众多小房间,且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独立的窗户,交流通风条件相当不错。

其次,大型或超大型航空母舰内部的空气循环交流,主要是通过舰上的中央空调系统来完成。如果某个房间中出现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发生,那么就很有可能在舰上全部舱室内流通传染开来(当然,空调出口可以通过直径极细密的网格阻隔一部分,但绝大多数是无法阻隔的);而邮轮则可通过各自小房间的窗户与海上外界清新、干净的空气流通,情况则要好得多。

为啥航母更易染上“新冠”,爆发要比大型邮轮更糟糕?

已有多人染上“新冠肺炎”的法国“戴高乐”核动力航母

再次,舰艇特别是航母上的下级军官以下人员大都睡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通舱(很少有单独的房间),即在有限空间内会集聚有大批士兵、士官等,其中很多人还使用开放共享的床位(“罗斯福”号航母上铺位的密集程度,远比“钻石公主”号邮轮要高得多)。这样,不仅许多人必须在有限共用的工作空间并使用公共电脑设备,多人共享同一个卫生间设施,这样造成频繁接触的机会很多。此外,与感染人员或公共物件持续、反复、密切的接触;例如有限的走廊空间,每日频繁触碰过的梯级扶手、舱盖把手、门把手等。但是,邮轮上大多是个人或两口子,使用同一个门把手,少数人使用一个卫生间设施,自然受到感染和接触污染的机会和程度要少得多、低得多。

第四,舰艇包括航空母舰上的吃饭就餐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问题,远比民用邮轮大。航母上虽然分有几个餐厅,但无论是高级军官餐厅,中下级军官餐厅,士兵、士官餐厅;再或是打菜、取主食、拿甜点和饮料,都是处于人员密集、人头攒动的环境中。如此近距离(几乎人与人是挨着)的人体接触、四面八方的飞沫传播;一旦出现感染者,甚至个别无症状感染者,彼此间所产生的危害,以及传播速度就是非常大且迅速的。加之,舰艇上饭菜糕点制作均由未穿戴防护设备的人员制作的,只要有极个别炊事人员出现问题,其后果将不堪设想。邮轮上的游客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取用自助餐自由度较大;在一些情况下,可在自己单独的房间就餐或吃各种快餐,这样相对风险要小许多。

五是航空母舰上多是比较大的舱室(能容纳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而小舱室很少,而且因为结构原因和作战需求,无法将其分割成小舱室或小房间(航母的大舱室主要用来停放舰载机、维修设备、动力装置等系统设备。所以,一旦出现疫情,需要进行隔离时,往往束手无策,难以解决。不错,航母上是有一个医疗所,配有几十张床位、两台手术台,配有CT仪、X光机等设备,但主要保障海上战伤及常见病的医治救援等,并不适合“新冠肺炎”病人的隔离与救治。例如,据美国媒体4月8日报道,“罗斯福”号航母上确诊的“新冠肺炎”官兵已达430人;该舰上小小的检测室尽管已得到了800份核酸检测试剂,但却无法在短期内为众多官兵的检测,必须及早转移到陆上。相反,大型邮轮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家大型方舱医院;因为一个个单独的舱室可以说是一间间不错的隔离房(当然,还缺乏救治“冠肺炎”病人的必要设施及药物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