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傳來大消息!新冠疫情的最強剋星,終於來了!

千呼萬喚始出來!

新冠疫情剋星,終於來了!

9日,武漢傳來大消息,陳薇院士團隊新冠疫苗一期臨床試驗順利完成,獲得初步安全數據,著手開展臨床二期試驗!

武漢傳來大消息!新冠疫情的最強剋星,終於來了!


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要知道,一個疫苗從研發到上市使用,必須經過三期臨床試驗,只有此程序完成後,可以申請生產許可證,大批量生產上市。

一期臨床實驗:人數很少,一般只有幾十人,主要觀察疫苗是否安全,接種後是否產生免疫力。

二期臨床實驗:對象加大到幾百人,主要研究和評估不同劑量、針次、間隔時間的療效差異。

三期臨床實驗:對象增至幾千人,觀察大樣本情況下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

武漢傳來大消息!新冠疫情的最強剋星,終於來了!

陳薇院士團隊新冠疫苗的一期臨床試驗,是3月16日獲批在武漢啟動的,一共有108位志願者參加,主要是為了測試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這108位勇敢的志願者,接受疫苗注射後,又隔離觀察14天,據反饋,除了接種處有些發癢,沒有出現其他不適。

武漢傳來大消息!新冠疫情的最強剋星,終於來了!

武漢傳來大消息!新冠疫情的最強剋星,終於來了!

現在,陳薇院士團隊又開始開展臨床二期試驗,這說明,一期臨床試驗是成功的,志願者們已經產生相應抗體,並且沒有出現很嚴重的不良反應,疫苗初步證明是有效和安全的。

於無聲處聽驚雷!

是的,你沒看錯,新冠疫情的終極剋星,終於來了!

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在與新冠病魔的競跑中,中國人正在殺出了一條生路!!


1、有人或許會問:現在中國疫情阻擊戰已告尾聲,除了輸入性病例之外,全國新增確診基本清空,為什麼還要竭盡全力研究疫苗?

很簡單啊,因為新冠疫情防控是否成功,已經不僅僅取決於咱們自己,更多取決於最弱的國家。

如果世界上只有中國一個國家,那麼成功滅殺,當然不在話下。

但現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暫停鍵並不徹底,檢測也不充分、不夠賣力。現在看,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等國的全人口感染率至少已經是千分之1.6、1.8、1.9,基本上是已經崩潰的國家。

美國就不說了。英國、法國、荷蘭、挪威、芬蘭等國檢測不充分,所以這些國家,後續會瀝瀝拉拉一直不斷,對社會生活影響很大。

如果說,歐美像一間茅草屋,已經引燃,那麼,這些欠發達地區,就像是一個火藥桶,隨時可能爆炸。

比如印度、非洲還是南美洲國家,現在已經成了疫情的黑洞,一旦爆發,就不是今年能不能結束的問題,而是永遠都難以結束的問題。恐怕,這個病毒就要永遠留在人類社會中了。

武漢傳來大消息!新冠疫情的最強剋星,終於來了!


在這個全球化時代,中國不可能自己關起門來自己玩,發展中國家有40-50億人,肯定還會再傳回來

事實上,最近這一波波的境外輸入病例,已經說明了這一切:隨著新冠病毒蔓延到全世界,它或成為像流感一樣,長期和人類共存的疾病,就算在中國把它阻斷了,但秋冬之際,它很可能又從國外迴流。

再加上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我們最終要戰勝新冠病毒,只能依靠疫苗了。

武漢傳來大消息!新冠疫情的最強剋星,終於來了!

病毒,是一個DNA/RNA套了個蛋白質外殼。人體遇到病毒會產生抗體,並記住病毒的長相。

疫苗,其實是特殊處理過的病毒,打到人體裡不會致病,但能教免疫系統認識這個病毒。下次碰到真的病毒,哎我們好像在哪見過?然後產生抗體幹掉它。

換句話說,注射疫苗,這才是真正的“群體免疫”,而英國所謂“群體免疫”,其實是對病毒舉手投降的託詞,是草菅人命的懶政。

武漢傳來大消息!新冠疫情的最強剋星,終於來了!

隨著新冠疫情蔓延,可能會成為週期性流行疾病,而疫苗是徹底根治的最有效方法。

某種程度,現在我們的疫情防控,更多是用空間換時間,遏制住病毒蔓延的速度,為疫苗研發爭取時間。

如果說疫情是一場戰爭,那只有疫苗的誕生,才能徹底為它插上勝利的旗幟。

2、有人或許會問:疫苗研發是一項曠日持久的工作,以前的疫苗研發要10年,埃博拉疫苗研發花了3年,為什麼陳薇院士這麼快就進入了臨床二期?

這個嘛,一方面得感謝國家不計成本的投入吧,所謂集中力量辦大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現在,我國正同時進行了滅活、重組蛋白、mRNA、DNA、重組病毒載體五種研發路線,實行賽馬戰略,五馬齊發。

武漢傳來大消息!新冠疫情的最強剋星,終於來了!


用國務院發佈會上的原話說就是:“疫苗研發單位不計成本,不算經濟收益賬,只算人民健康賬。”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飽和式科研吧!

另一方面,新冠病毒疫苗開發,和埃博拉病毒疫苗開發,技術路線相似,而陳薇院士在抗擊埃博拉的過程中,技術上已經有了相當多的積累。

陳薇院士研發的這種疫苗,叫重組病毒載體疫苗,原理說白了就是,人工造出一段可以刺激免疫細胞產生新冠病毒抗體的基因,將這段基因整合到一種叫腺病毒的工程病毒上,然後將腺病毒打進人體。

經過改造後的腺病毒,擁有新冠病毒的長相,卻和腺病毒一樣弱雞,但是人體的免疫細胞吞食或者接觸這種病毒後,卻能夠因此受到刺激,產生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

正如好比一個人的鬍子很有特點,你看過他長鬍子的照片,下次見胡如見人。

武漢傳來大消息!新冠疫情的最強剋星,終於來了!

陳薇院士在抗擊埃博拉的過程中,就建立了腺病毒疫苗的“研發套路”,2014年開發了我國首個、世界第三個進入臨床的埃博拉疫苗,有了這個經驗積累,才能在面對新冠病毒時直接一通操作猛如虎。

武漢傳來大消息!新冠疫情的最強剋星,終於來了!

參與研發疫苗的兩個機構康希諾公司,和陳薇院士團隊之前也在埃博拉疫苗的研發工作中合作過,技術也相對成熟,所以這次挺靠譜的。

3、有人或許會問:不是說新冠病毒已經變異了嗎?面對這個不斷變異的病毒,疫苗能否最終開發出來?頂得上用嗎?

當然可以!

其實,在藥品和疫苗研發上,新冠病毒是比較容易對付的,比流感病毒容易,和HIV、HBV更不是一個級別。

武漢傳來大消息!新冠疫情的最強剋星,終於來了!


首先,和流感病毒變異很快不一樣,新冠病毒雖然會變異,但目前看,變異速度比較慢,這非常有利於用疫苗進行防治。

其次,比起艾滋病疫苗,新冠病毒疫苗開發難度小得多。

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比較穩定,自愈率高,說明很容易在人體產生抗體,和HIV、HBV沒有可比性,疫苗開發難度小得多。

當然,疫苗開發中,可能最消耗時間和資源的,就是對新疫苗進行大規模的人體臨床試驗。但不管人們對新疫苗的需求多麼著急,這一步都是無法省略的。

大家想象一下,像這種疫苗如果投入市場,全國絕大多數人都會接種!!有效性姑且不論,如果安全性有問題呢?

假如短期內沒什麼影響,過了幾個月發作了呢?那可是全國的人啊!!

所以,現在我們可以加強技術攻關,同時給疫苗審批開綠燈,縮短疫苗從開發到廣泛推廣的時間週期,但人體試驗這一關,是絕對不能省的。

4、我想,依靠咱們的技術積累和對新冠病毒的瞭解,如果在今年秋冬之前,中國疫苗能夠如願拿出來,那將是一件造福全人類的事情。

陳薇院士說:疫苗是終結新冠最有力的科技武器,這個武器如果由中國率先研製出來,有自己的知識產權,不僅體現中國科技的進步,也體現了我們的大國形象!

這一次,中國科學家將再次踐行自己的承諾:中國疫苗的研發速度,絕對不會慢於美國!

全球累積確診超148萬例!

美國432132例!

目前看,新冠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狡猾、最詭異、最厲害的傳染病了,它在致死率和傳染性之間取得了一個高效率的平衡,無症狀感染者也具有強傳染性,而且高溫無奈它何,可以四季長存,時不時捲土重來!

新冠病毒,已經成了全人類的敵人,以至於見多識廣的基辛格近日也憂心忡忡地撰文稱:新冠大流行將永遠改變世界秩序。

看到這裡,你也許就明白了,為什麼我們要向100多個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為什我們正在聯手世界各國,全力以赴研發疫苗!

因為,只有合作,互助,團結起來打敗它,才是唯一的出路,否則誰也沒法笑到最後。

如果依靠咱們的技術積累和對新冠病毒的瞭解,中國疫苗能夠如願拿出來,那將是一件造福全人類的事情。

當中國拿出疫苗的那一天,將是全球股市大反彈的一天,也是全球經濟真正走出疫情的衝擊,恢復繁榮的一天!

中國一直在負重前行,中國何曾有負於世界?!這場戰役,14億中國人每一個都是戰士,所有的犧牲和汗水,也屬於每一箇中國人。

桃李不言,靜待花開;

山河無恙,共盼春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