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科技板塊展望+組合調倉說明

2020年科技板塊展望+組合調倉說明

春節將至,大家都忙著置辦年貨,今天寫簡單點。

昨天把組合裡的交銀新生活力轉換成了信達澳銀精華配置,另外一個組合裡的中歐明睿新常態也是同樣轉換。

就這兩隻基金而言,他們都是優秀中的優秀,特別是中歐周應波經理,我們在2017年就開始買入他的基金,最後一筆買入是2018年9月份,收益也有60%+,現在轉出相信有人依然不捨。

中歐時代/新常態,現在每天限額1000元,經理旗下規模249億。

交銀新生活力限額1萬元,上次新發基金引發數百億認購,配售比例很低,現在有很多資金來購買楊總的老基金,導致臨時限購。


限購是為了減少規模對業績的影響,保護老持有人的利益,但是對於中小創成長型基金來說,規模就是業績的敵人,有些看好的股票不得不放棄。


所以組合

轉出的理由:

1.限額嚴重,已影響到後面的資金買入。

2.規模過大,業績很難像以前那樣處於領先優秀。

當然,以經理能力和兩家公司的實力,未來他們大概率還是會處於前1/4的優秀級別。但是我的選擇是在同類基金中,儘量選擇規模更小的,以保持組合整體的活力和攻防能力。

所以,是否要轉換由自己決定,如果跟投組合,建議執行。

至於轉入的信達澳銀精華配置,近半年漲幅53%,排名前幾十,好像不符合我們平時說的不追漲原則。

其實,不管是波段三四五,還是不追漲原則,都有一個前提:在非牛市行情下!

因為行情是資金推動的,牛市就是強者恆強,比如最近發行的好幾只數百億規模的基金,這些大部分都是成長風格,募集的資金還會進入到之前的板塊中。

參與認購的資金有千億以上被退回,很多也被渠道推薦到類似的基金中,另外還有更多的股民、遊資,也在買入這些熱點板塊。

後續等資金接力跟不上,或者其它板塊機會更大時才會轉向,也就是市場輪動。


信達精華配置當前重倉中小創科技股,所以買入此基,必須要對科技股有些展望。

就短期而言,科技股已經不便宜,但很多新資金正等待入場,想大跌也有點難,暫時都不會有好買點。

長期來看,中小創現在還處於上半段,也沒到高估的時候。未來幾年牛熊週期疊加科技週期,依然有很大的上漲潛力。

只是去年漲幅比較大,2020年預計會有一波強勢回調,然後才會繼續上漲。

選擇信達不僅是因為他重倉科技股,另一個理由是經理的整體能力,即使在2018年科技股沒爆發以前,依然業績優秀。

同時幾億的規模非常有利於經理的發揮。


有人在問,為什麼不選擇馮經理的頭牌基金:信達新能源?

先簡單對比兩隻基金,信達新能源VS信達精華配置:

股票倉位:前者94% / 後者76%;

波動幅度:很大 / 比較大;

重倉板塊:全部重倉科技 / 有少量其它板塊;

防守能力:後者略好;

進攻性:前者更強;

靈活度:後者更好;規模:後者只有幾億,更有優勢;

當然並不是說,信達新能源不如後者,只是目前這個位置介入,必須要先考慮風險,如果現在跌了20%以上,肯定是選擇前者。

短期轉入的信達可能會有下跌,但是不用擔心,後續還有繼續加倉的方案,未來幾個月如果遇到大跌,會出現更好的加倉點。只要市場轉暖,此基會表現的更好。


信達轉入後組合的攻守更加平衡,活力依舊。

以上就是我的緣由,先考慮風險,再讓組合保持上漲的動力!


組合跟調要注意:未滿7天贖回費率高,請滿7天后再跟調

這是節前的最後一篇文章,提前預祝大家:新年快樂,鼠年大吉!

2020年科技板塊展望+組合調倉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