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爭鳴:"兵家"第一部《兵法》的作者是誰?是否確有其人?

序言:

春秋這段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紛繁複雜的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大分裂時期。這個大分裂時期雖然政治上混亂,戰火不斷,但卻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潮,被後人稱為"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

孫子兵法

"百家"當中有一家被稱作"兵家",專門研究戰爭及軍事策略等學問。兵家人才輩出,流傳給後世很多著作,第一部著作就叫做《兵法》,其作者是孫子,所以這部著作也被後人稱做《孫子兵法》,又因為這部著作被分為十三個篇章,也稱為《孫子兵法十三篇》。

根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的記載,孫子名為孫武,也就是我們這一節的主人公。但奇怪的是,這位大名鼎鼎的軍事家孫武先生,其本人的事蹟在《左傳》當中卻隻字未提,所以導致一些後代學者們懷疑孫武在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人。

《左傳》是研究春秋歷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對春秋時期各歷史事件所發生的時間、地點等記述非常準確,也由此奠定了這本書在歷史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單從這一點出發,學者們確實有理由懷疑。所以歷史上對於《孫子兵法》的作者還存在數種說法,這其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是說由戰國時期孫臏所著,還有的認為是三國時期曹操編撰的等。這一爭論一直延續著,直到1972年4月,在山東臨沂銀雀山發掘的兩座漢代墓葬中同時發現了用竹簡寫成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這段數百年的爭論方告結束。再根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等歷史文獻的記載,孫武應該確有其人,《孫子兵法》的作者也被確認為吳國的客卿將軍——孫武。

百家爭鳴:

孫武

孫武是齊國人,將門之後,其曾祖、祖父都是齊國的名將。可是到了孫武的年代,公元前532年,齊國爆發了極其嚴重的內亂,史稱"四姓之亂"。這使得不喜歡政治、想要遠離政治漩渦的孫武離開齊國,南下來到吳國,過起了隱居的日子。

孫武唯一的愛好就是研究兵法,所以在其隱居期間,他開始潛心鑽研兵法。他這個人是個軍事天才,雖然喜歡軍事,卻並不主張打仗,所謂"主和而不主戰,伐謀而不伐兵",所以他的軍事思想和當時其他的軍事家完全不同。著名的《孫子兵法》便是誕生於這一時期。除了研究和寫作,孫武還結交了他一生中對他影響最重的好友——吳國重臣伍子胥。

百家爭鳴:

吳王闔閭

吳王闔閭上位後,表現出了巨大的野心和胃口。闔閭上位以後,立馬聽從伍子胥的建議,發展軍事力量,準備攻打楚國,甚至日後有可能的話還要爭奪霸主之位。

闔閭幾乎每天都找伍子胥談論如何能夠戰勝楚國,而這一點,正對伍子胥的心意,他當年懷揣著對楚國的血海深仇來到吳國,經過了數年耐心的等待,此時他扶植的公子光已經正式繼位,恨不得立馬親率軍隊打到楚國的首都滅了楚王,為自己的父兄報仇。

就這樣伍子胥向吳王介紹了自己的這位朋友——孫武,介紹了孫武的出身、背景、經歷,以及現在的狀態。吳王一聽眼睛就直了,這個人竟然擁有中原強國軍事世家的背景,然而吳王還是要有吳王的架子,還是得有吳王的範兒,不能隨便推薦什麼人自己就要立馬接見的。於是,儘管求賢若渴,闔閭也耐心地等待到伍子胥第七次跟自己提起這位孫武的時候,才決定接見這位來自齊國的軍事家。

百家爭鳴:

孫武覲見吳王闔閭

根據《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的記載,孫武覲見吳王闔閭時,帶來了自己在隱居期間所創作的《兵法十三篇》,並在大殿之上親口為闔閭誦讀。孫武創作的《孫子兵法》並不是以個人口吻所作,而是站在一支軍隊的最高指揮官,甚至是君王的角度所寫,這很對闔閭的胃口。闔閭每聽完一篇,就不自覺地點頭,甚至拍手叫好。

吳王闔閭聽完了這部具有跨世紀意義的兵法自然對孫武刮目相看,可是卻將信將疑,因為這推翻了他以往對戰爭的認識,不要忘了,闔閭當年可是戰功赫赫,實戰經驗極其豐富的。

按照孫武的說法,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主要取決於如何訓練和軍事制度,一個懂得兵法能夠恰當指揮軍隊的將軍,就能夠訓練出一支作戰能力超強的軍隊,並且以此取得戰爭勝利,而士兵本身的素質並不重要。嚴格而行之有效的訓練即使是面對一群烏合之眾,也能夠打造出一支鐵師。這件事從理論上說得通,可實際操作起來究竟能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出於這樣的懷疑,闔閭向孫武出了一道難題,那就是把他心愛的這些後宮佳麗訓練成一支具有戰鬥力的軍隊。

百家爭鳴:

孫武訓練後宮女兵

於是,司馬遷的《史記》當中便有了孫武訓練後宮女兵的一段傳奇故事。闔閭在後宮中選了180位美女,這其中有宮女,也有自己的姬妾、寵妃,並囑咐她們聽孫武調遣。

事後,可能是出於對自己寵妾的心疼,闔閭並沒有給孫武一個正式的軍職,只是封孫武為將軍。

根據《史記》簡略的記載,我們大概可以判斷出,孫武所擔任的這個將軍有點類似後來的軍師,就像孫臏、諸葛亮的這種角色。由於當時的官名還沒有分得那麼細緻,所以孫武籠統的被封了一個"將軍"。這並不是一個國家機關或者軍隊的正式官銜,只是一個臨時參謀的位置,也就是說,孫武其實算不上吳國的正式官員。用今天的話說,他在吳國其實就是個"幫忙的"。

百家爭鳴:

總結

事實上孫武在吳國也確實不是最重要的人物,起碼是比不上兩個人的,一個就是帶領吳國爭霸的第一重臣伍子胥,第二個就是太宰伯嚭。但是他的思想對吳國產生的影響卻比前面兩位更為深遠。或者可以理解為,伍子胥和伯嚭身體力行為吳國做了很多實際工作,而孫武則是在思想上指引了吳國前進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