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工作,體制內好還是體制外好呢?


選工作,體制內好還是體制外好呢?


文|珍妮

體制內的工作和體制外的工作,其實各有利弊。

這主要看每個人對工作對生活有著什麼樣的態度。想安逸一點不想活得太辛苦,那就體制內;想趁著年輕挑戰一下自己追求想要的生活,那就體制外。

那利弊都在哪呢?

這要從幾個方面看。

1、穩定性

有一點是肯定的,就目前來看在體制內工作比在體制外工作相對來說更穩定。

具體點說就是,體制內的工作不會隨便開除你,除非你觸犯法律或者犯了重大錯誤,否則單位沒有權利開除你。即使你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勝任現在的職位,單位可以給你調到適合你的工作,再不行還有打掃衛生、門衛、單位食堂這些崗位低的工作,大不了工資少拿一點,但還是有保障的。

不過這樣的體制,也養了不少混日子的人,國企單位各種崗位都有這種人,混到年齡照樣拿退休工資。

體制外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都屬於自負盈虧的民企或私企,企業只會用那些能給企業帶來效益的人,不會養或沒有能力養一個對企業用處不大的人。所以對企業來說有用沒用才是企業會不會用你的原因。而對於身體病弱的人、那些想混日子的人在民企或私企基本上不可能有立足之地。

選工作,體制內好還是體制外好呢?

2、能力上

在能力上,體制內企業眾多,雖然有些差別,但大致相同。

比如鐵路企業內很多單位裡,員工們乾的工作大多都是熟練制工種,一般情況下培訓或者跟著師傅學個三個月半年的都可以上崗,對能力上基本要求不高。文憑高低都能幹,文憑高的總是要好點,提拔幹部時,也許會有些優勢。

但有時候有關係比有文憑有能力更有用。在不影響企業整體效益的情況下,有點權利的人都想使盡手裡的權利,想方設法也要用跟自己有關係的人,拐彎抹角也要達到目的。就像很多年前流行的一句話,“說你行你就行,不行都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現在依然不過時。

所以體制內的各種不正之風早已見怪不怪,不會搞關係拍馬屁的人,再有能力沒人賞識也白搭。

對於體制外的企業,發展和前途是企業的命脈。注重員工的能力為企業帶來效益是主要的,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靠的就是那些有能力的人,所以在體制外真正有能力的人不必擔心沒人用你,還能不斷提升自己,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實現個人價值。

選工作,體制內好還是體制外好呢?

3、待遇上

體制內的各企事業單位差距還是挺大的,像國家電力、銀行、石油……,這些效益好的單位,工資待遇也要好很多。

鐵路企業工資待遇沒法與上述那些單位比,普通員工也就能養家餬口。不過各單位各工種不同差距也很大,那些生產一線的工種,工資一般都很高,大概月工資都在一萬以上吧。比如火車司機、調車員之類的,責任心大又辛苦又有風險的工作。

其實鐵路各單位普通員工基本沒什麼好工作,大部分都需要倒班,熬夜都是正常現象,很消耗身體,而且工資也不高。只有各單位坐辦公室的機關幹部不用倒班,工資也比一般工人要高,這也很無奈,因為幹部的崗位工資就高,不然咋有那麼多人都在想方設法搞關係當幹部。

退休後的待遇,鐵路普通員工只要在職工齡在三十年的,退休後工資一般都不會太低,三千多還是有的,比起很多地方企業退休金只有一兩千的還是要好多了。

體制外的企業在待遇上千差萬別。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去互聯網公司,工資高加班多也辛苦,不過幹個十年八年的積累的資歷就是以後的本錢,以後的工作都不太成問題。而那些流水線上的工人也很辛苦,也許也要加班,幾年下來能存下點錢還好,不然什麼也沒有。

所以體制外的工作待遇,很多工作都是能力決定價值,努力提升自己,待遇也會水漲船高。

總之,體制內的工作穩定,對能力要求不高,在生活上沒有太高要求的人比較適合。不過一眼能看到退休狀態的工作容易讓人懈怠,要學會調整自己,找到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提升積極性和進取心。

體制外的工作更辛苦,不敢懈怠更不敢停下來,否則分分鐘就會面臨失業的可能,但對人的耐力和能力是一種磨礪和提高,也許人的某種潛力在某些時候就被挖掘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