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只有兵仙韩信被杀,看完这3个原因,才知道他被杀不冤枉

我们都知道韩信,他在历史上大名鼎鼎,辅佐汉高祖刘邦开创了大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一代兵仙。他的结局很悲惨,是被吕雉装入铁笼,蒙上黑布,然后让靠山妇用尖利的竹枪戳死的。同为"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都得善终,为什么偏偏韩信要遭受罹难?撇开韩信功高盖主的缘故,我认为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汉初三杰只有兵仙韩信被杀,看完这3个原因,才知道他被杀不冤枉

首先,我认为韩信是个老古董,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秦始皇奋六代之余烈,统一中国,建立起了大秦帝国,中国历史上开创性的出现了第一个封建帝王。秦始皇建立帝国后,搜山检海,清剿六国余孽,打击诸侯贵族,强力捏合六国,导致社会上暗潮汹涌。从周朝实行下来的诸侯分封制分崩离析,分封制是瓦解了,但是世人封侯裂土的思想根深蒂固。秦朝二世而亡,也是因为六国贵族和豪强士绅的集体反扑。韩信,作为一个因为秦朝变的没落,甚至要忍受别人胯下之辱的贵族子弟,生活的天差地别,让他对秦朝充满仇恨;作为一名合格的贵族子弟,封王封侯,重新过上贵族的生活是他的信仰。时代变了,韩信的思想还停留在旧时代,这是韩信一切悲剧的根源。在分封制和帝王制的激荡交替中,韩信成为了历史潮流的逆行者,是注定要被淘汰的。

汉初三杰只有兵仙韩信被杀,看完这3个原因,才知道他被杀不冤枉

然后,我认为韩信不作不死,他一再触及刘邦的底线,触摸吕雉的逆鳞,最后成为刘吕两家皇权之争的牺牲品。韩信在刘邦陷入危难之际讨要封王,可以说是趁火打劫;在明知道钟离昧是刘邦生死仇敌的情况下,韩信还收留隐藏大敌,可以说屁股坐歪了;让吕雉的妹夫樊哙下跪,还羞辱樊哙"落得与其为伍",要知道樊哙可是皇帝的妹夫,可以说韩信真的是不作不死。从史料上看,刘邦对韩信是很容忍的,有杀心但是没有杀意。到得吕雉和刘邦扳手腕,以太子刘盈为代表的外戚集团几经考验,在皇位争夺中胜出。为巩固太子刘盈的地位,为确保自己的权威,吕雉计杀韩信,除了杀鸡儆猴用以立威外,还是因为韩信的作死让人看不顺眼,顺便清除江山的大隐患,何乐而不为?

汉初三杰只有兵仙韩信被杀,看完这3个原因,才知道他被杀不冤枉

最后一点,我认为韩信取死之道还有一条,那就是他太年轻了,也太能忍了。他死亡的时候才32岁,而当时的刘邦60岁,吕雉45岁,建立汉朝的开国功勋集团,年纪普遍都大韩信20岁左右。刘邦在时,可以完全掌控韩信。放眼过去,刘邦走后将无人可以制衡韩信,刘盈不行,吕雉也不行,功勋集团都垂垂老矣,以韩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杀钟离昧自保的性情,未来绝对是大汉帝国的极大隐患。

汉初三杰只有兵仙韩信被杀,看完这3个原因,才知道他被杀不冤枉

汉初三杰,萧何谨慎低调,自污保全自己;张良世外高人,仙气弥漫,视金钱权力如粪土,他们两个人都是看清楚了时代趋势的人。唯有韩信,张扬自傲,封王封侯之心炽烈,封国裂土之心不改,能力再大,逆历史潮流而行,最后都会被大潮倾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