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党委:打造“政策理论学习360°”样板工程

新城镇党委始终坚持把打造自己的理论学习品牌作为党建工作的一大落脚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过程中,打造“政策理论学习360°”样板工程,促进学习教育站得稳,推得广,跑的远,更好地把理论学习转换成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源泉动力。

“上下”联动,突出全面抓统筹。

发挥龙头作用。充分发挥镇党委“轴心”作用,坚持“党建引领”,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丰富“理论中心组”“主题党日+”学习的形式和内容,召开班子会议及党委会议对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情况进行专题部署,修订完善《新城镇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及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安排表。同时,下发通知要求各支部以“主题党日+”为抓手,“甘肃党建”“学习强国”为平台,根据不同情况参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充实学习内容。

抓实骨干力量。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开展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写、带头用“四带头”活动,定期安排班子成员、中层干部进行学习发言、交流互动,将发言内容在学习群中共享传阅。鼓励班子成员向其他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启发创新思维,查找工作中存在不足;积极借助民智,不拘形式地倾听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证实可行的予以采纳实施,着力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

“内外”兼修,突出学习抓日常。

“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解决本领恐慌。围绕转变干部作风,积极为全镇干部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在学深一点、悟透一点、做实一点上下功夫,突出“三个结合”,真正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提高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注重学习与党的知识相结合,在夯实真学真懂这个基础上不动摇;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避免两只耳朵听,无事一身轻现象;注重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杜绝业务、理论“两张皮”。筹备开设“新城镇党建学习角”和“党员干部课堂”,继续组织开展“春秋大培训”活动,内容涵盖公文写作、基层党建知识、惠农政策及村级财务知识、办公系统操作运用、民政民生政策落实、招商引资等,通过专题培训给机关干部配送精神套餐,从“源头”增强党性修养,强化理论知识储备,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激发学习参与度。“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听得乏味枯燥”是许多人对传统党课的印象,如何把党课变得更易于接受,一直是镇党委在落实党课制度、加强党员教育过程中想要突破的问题。通过建立《班子成员党课申报制度》,严格把关班子成员党课内容,突出针对性,贴近党员、贴近实际,防止言之无物、“空对空”,或以工作部署代替党性教育,提高党课的授课质量,增强党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牵起党员教育新引线。探索开设以优秀党员为主讲内容的红色党课、以观摩红色电影为主的电影党课和以提高自身能力为出发点的知识普及党课,通过形式多样的课程安排激发党员学习的参与积极性。

“点面”结合,突出持续抓深入

坚持以考促学。深入开展“每月一测试”活动,组织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考试、精神文明创建应知应会知识考试、精准扶贫知识考试,最大限度的扩大学习实效。测试实行教考分离,每月公布学习内容,党员干部自学,考卷由涉及当月学习内容的办公室进行命题。为了保障测试活动结果客观真实反映干部知识水平,有效反馈知识短板,采取闭卷笔试。测试结束后组织业务能力突出的党委委员和业务骨干组成阅卷工作组对试卷进行审阅和分析,在公示栏、微信工作群中公布测试成绩,凡缺考人员及考试成绩不合格人员必须参加补考,测试成绩将作为干部年度考核、评奖评优重要依据。对普遍掌握不清楚的知识采取干部大会提问,交流发言的方式进行再次学习和掌握,进一步巩固提升活动成效。

强化监督考核。持续开展学习型党支部“流动红旗”评比工作,实行“一月一评”动态管理,每月评比产生的“流动红旗”党支部代替原“流动红旗”党支部保管流动红旗。考评办公室围绕评比内容和权重,采取查阅资料、核实学习活动、比对学习效果等方式进行评比,根据成绩进行排名,排名第一的为当月“流动红旗”党支部。同时,将“学习强国”参与率,纳入评比工作中,利用“约谈督促学、奖励促进学”的方式,明确各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职责,着力抓好“参与度”和“当日人均积分”两个重要指标,确保应学尽学。评比工作每月底开展,在次月镇党政联系会或重要工作会议上授旗。得“流动红旗”次数多的党支部优先评优,当月排名末位的支部,由镇党委对其负责人进行工作约谈。全镇各支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