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50讲》读后感02:学习佛学的基本路径

《熊逸·佛学50讲》之二:“梳理历史:学习佛学的基本路径”

主要内容:

学习佛学该从哪里入手?烧香,戴手串,静坐,冥想,还是研读佛经?那么多宗派,哪一派是正宗?那么多的佛经如何看?

佛教经典庞杂混乱,只有用历史学的方法来梳理佛学的发展脉络,才能找到理解佛学的正确入口。

1、历史学的方法

一般来说,通读原典是最扎实的学习方法,但这个方法在佛学这里就行不通。如果你向高僧大德请教,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典籍之间也是各种说法。

因此,只有跳出经典,把这门知识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问题就轻松解决了。例如,要想看懂《易经》,光看这本书根本读不通。正确的方法是从《左传》《国语》入手,看看《周易》时代的人都是怎么理解它、使用它的。

2、道人其实是僧人

《世说新语》有一则愍度道人的故事,说愍度道人和伧道人准备渡长江南下,两人都觉得掌握的佛学知识到了江南恐怕没有市场,怕混不了饭吃,觉得不如发明一套“心无义”比较合南方人的口味。后来,伧道人没有渡江,愍度道人一个人到了江南,他按照原定计划向南方人宣讲“心无义”,果然大受欢迎。

多年后,又有一位僧人准备渡江南下,原先的伧道人托话“麻烦你帮我转告愍度,‘心无义’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才想出来糊弄人的,现在既然衣食无忧,就别再讲那套东西了,不然太对不起佛祖了!”

《高僧传》记载,“心无义”后来传到道恒和尚,竺法汰和慧远两位高僧为了消灭这个异端邪说,广撒英雄贴,召集大会,然后和弟子一起对道恒展开车轮战,鏖战两天把道恒打败,“心无义”就此破产。可是,据考评,道恒虽败了,但“心无义”依然后继有人。

“道人”原指道教徒,也指佛教徒。佛教徒把佛教叫做“释道”,就是释迦牟尼系统里的道术。和尚自谦称“贫道”,即“不成器的修道之人”。后来为了和道教徒区别才改称“贫僧”。

“心无义”到底是怎样的理论呢?大体上说,就是教人不执着。

比如说,你看中了一套豪宅,爱上了一位美女,朝思暮想,念念不忘,这是不对的。虽然豪宅很漂亮,美女很迷人,但你应该转换心态,放下执着,采取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外在的一切事物都不上心。

今天的很多佛学读物、高僧讲座,还有佛教版的心灵鸡汤,讲的不都是这个道理吗?


思考作业:

“心无义”到底错在哪里呢?为什么被名门正派高手们联手剿灭的“心无义”在今天依然大行其道呢?

1、创设的初衷不好,创始人愍度道人和伧道人当初是为了混口饭吃而迎合南方人口味创立的,与正宗的佛教有差距,让正宗的佛教认为是为了填饱肚子即私利而去糊弄众生。

2.、“心无义”只是简单的在表面上告诉人们不要执着于某事物,简单的说就是直接舍弃,却没有告诉人们到底为什么要舍弃。真正的做法应该是当我们迷恋某事物的时候,就是深入思考几个问题:

它有什么好?我为什么要迷恋它?如果我忽略它会怎么样?如果我继续迷恋它追求得到它又会是怎么样?得了如何不得又如何?为了得到它我可以付出什么、放弃什么?有必要放弃吗?我应该执着何物应该放弃何物?人生在世什么更重要?什么又是最重要?……等等这些问题,穷究这些问题,让自己不再迷恋或是否值得去追求。

穷尽这些问题之后,在这些曾迷恋你的事物面前能淡定和从容,才是佛学应该教会我们的。否则,让自己见一个回避一个,到最后这不正如遇到漂亮女子落水都不敢救了吗?思考清楚之后,我们遇到美女落水就能及时去救她上来,她的美丽让人心动,但是我们知道她不属于我们,如果放纵自己去追求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而这些后果是不能承受的是不值的,因此也就看看吧,她的美丽与我无关,止于欣赏足矣。从心内把干扰的东西去掉,让心清净,才是心的本义啊。

3、“心无义”为什么到现在还是会有市场?

这和俗体字的发展和普及,以及受大众的接受是一个道理,就像文章所说的,佛学也不例外,越是向下普及,就越是流俗,越是背离了原来的规范。大众的智商是有限的,众人往往识不破深刻的道理以及各种因果逻辑关系,面上的东西、浅显通俗的简单道理更容易接受,至于离正宗规范的佛教到底有多大差距已经不重要了。

比如沙县小吃、杭州小笼包等餐饮店在全国盛行,每个城市都有很多这些店面,它们是正宗的吗?肯定不全是,估计每个地方的口味的差距比较大,有些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而作了改良,使得他们生存下来,而且遍地开花,为当地的大众也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