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8日,我們在“另一個戰場”揚我國威

9月18日,國恥日,88年前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戰爭,給古老的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苦難。2019年的今天,我們的“鐵榔頭”帶領女排姑娘們給了日本隊一個恥辱的迎頭痛擊。而我們醫生也在二戰的“另一個戰場”-德國的宣揚了“中國製造”的國威。#原創##心臟英雄#

2019年9月18日,我們在“另一個戰場”揚我國威

為了進一步提高大眾對房顫需要預防“中風”的認識,並促進國內外開展左心耳封堵這一項微創技術的學術交流,由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員會(CSPE)及德國心臟協會發起的"LAmbre·中德左心耳封堵手術直播"於2019年9月18日早8:30拉開帷幕。國內開展該技術較為成熟的三家醫院(上海市中山醫院、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和上海周浦醫院),聯合德國三家心臟中心(美因茨大學醫院、慕尼黑彼得歐穌皮卡心臟中心、科布倫茨和蒙塔鮑爾天主教聯合醫療中心)共同直播此項技術,用於預防房顫患者的“中風”。

那麼,房顫患者為什麼需要預防“中風”?左心耳封堵術,為什麼可以預防“中風”?LAmbre左心耳封堵器又是何方神聖?

【什麼是“房顫”?】

房顫,全稱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據調查,成人房顫的發病率約為 0.4% ~2%。這個比例非常可怕,是我們經常熟知的癌症發病率的數十倍以上。

保守估計,國內約有1200萬以上的房顫患者。隨著年齡的增長,房顫發病率逐漸增加。在79歲或更年長者中的發病率提高到8%。 #心臟英雄#

2019年9月18日,我們在“另一個戰場”揚我國威

【房顫導致“中風”,造成死亡或殘疾】

“中風”,醫學上稱之為 “腦卒中”、腦梗死,俗話說,“一人中風,全家發瘋”,“中風”帶來的致命風險及偏癱的後遺症,是社會和家庭的巨大負擔。其中約20%的中風由房顫患者帶來。

據統計,房顫患者,相比同齡的非房顫人群,發生中風的概率增加了5倍以上。還有一個很嚴重的“累積風險”,房顫患者每年中風發生率5%左右,這個概率會累加的,也就是平均20年會遭遇一次中風。

而且,由房顫導致的“中風”更加危險,其中高達70%將導致死亡或者永久性殘疾。因此,加強房顫患者預防卒中的管理尤為重要。

【房顫患者為什麼會“中風”?】

研究發現,房顫患者由於心房纖顫而血液淤滯,繼而形成“血塊”(醫學上稱“血栓”),而90-100%的血栓被證實形成在心臟一個附屬結構-

左心耳內。因此,有一個說法叫做“捂住耳朵防腦梗”,指的是捂住心臟的“耳朵”可預防腦梗。#心臟英雄#

2019年9月18日,我們在“另一個戰場”揚我國威

【房顫預防“中風”的藥物策略】

以華法林為代表的口服抗凝藥一直是房顫預防“中風”的基石。但是僅有比較狹窄的治療窗,其劑量在患者之間和同一個患者上有不同的劑量反應波動性,受到遺傳變異性、食物及其他藥物的影響。因此,需要密切的醫學觀測。目前比較公認的是需要保持凝血功能在INR 2-3之間的非常狹窄的治療窗,

超過這個範圍,出現致死性的出血事件的風險大低於這個範圍,則“中風”的風險大。這個猶如“走鋼絲”。目前在我國接受華法林治療的房顫患者,能走在這個安全的“鋼絲繩”上的比例,不到10%。#心臟英雄#

2019年9月18日,我們在“另一個戰場”揚我國威

而新出的一類藥物,稱之為新型口服抗凝藥,如達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具有固定劑量服藥、不需要定期檢查血、出血風險小的優點,但一方面仍然需要長期每天不間斷的服藥,而且價格昂貴(30-40元/天),因此並不利於國人長期使用。

【左心耳封堵術,給誰做?】

既然房顫導致的腦梗 90-100%的血栓來源於左心耳,那麼通過微創封堵左心耳,可以有效預防房顫患者中風。而且,具有“單次手術,終生有效,不需長期用藥”的優點,尤其適用於不適合長期服用抗凝藥物的病人,如曾有大出血病史或潛在大出血風險(如老年瘦小老太太),如服藥不能長期規律接受醫學監察病人(如居住在偏遠地區病人、家中子女不能經常陪伴老人到醫院檢查)等病人。#心臟英雄#

2019年9月18日,我們在“另一個戰場”揚我國威

【國產器械嶄露頭角,揚我國威】

長期以來,左心耳封堵器的龐大市場一直被美國公司壟斷。而LAmbre封堵器為代表的國產封堵器的出現正在改變這一格局。LAmbre封堵器已經獲得歐洲市場和醫學指南認可,並廣泛在歐洲、東南亞臨床使用,在美國也獲准開展臨床試驗,有望進入這個全球最嚴苛的醫療國度中。緊跟LAmbre步伐,如Lacbes封堵器、Leftear封堵器等多款器械也是開始嶄露頭角,未來的左心耳封堵市場,有望打破國外器械的壟斷局面。而本次手術,我上海十院會場一張照片也是集合了多位國產封堵器研發的一線專家。#心臟英雄#

2019年9月18日,我們在“另一個戰場”揚我國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