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都讀錯了,至少要三版同讀(四)!

《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因此,在不斷地出現校訂本,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其中,晉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浙江書局重刊華亭張氏原本(簡稱“王弼本”);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帛書甲、乙本(簡稱“帛書本”);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出土《老子》甲、乙、丙三組竹簡本(簡稱“竹簡本”),是三個最重要的版本。讀老子至少要三版同讀才能兼聽則明。

《老子》都讀錯了,至少要三版同讀(四)!

筆者繼續分享三個版本第三章(以王弼本順序為主)

王弼本《道德經》 4章【原文】:道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湛(zhàn)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帛書版《老子》48章【原文】:道(甲缺用乙本代替)而用之,有弗盈也。潚呵萬物之宗。閱(甲本原缺,參照甲本上文“坐亓閱”校補。,解其紛,和其光,同其

(原字打不出來,用通假字代替)。湛呵或存。吾不知其誰子也,象帝之先。

楚簡版《老子》【原文】:缺這一章。

《老子》都讀錯了,至少要三版同讀(四)!

這一章二個版本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個別字還是有區別的。①,後作“衝”,空虛的意思。②:淵兮潚呵,潚,音“速”,水深而清的樣子,引申意深遠、清澈,感覺像是後世在翻譯的基礎上改寫為淵兮,為了讀的更加順暢。③,乙本為“佁,在甲本中作“始”,通“似”。④挫,王弼本改寫成挫,意為消磨的意思。⑤銳,王弼本認為通銳,銳利、鋒利之意。⑥湛,博大而幽深。⑦塵通塵,塵埃的意思。

《老子》都讀錯了,至少要三版同讀(四)!

每個人對《老子》的理解不同,筆者只把自己對這一章的理解分享讀者僅供參考:

道衝,而用之有弗盈也,潚呵,始萬物之宗:道,虛空而龐大,但它的作用沒有窮盡。深邃而清澈啊,像是萬物的始祖。

銼其閱,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消磨了鋒角,消除萬物紛擾,調和萬物光輝,即使在塵垢中也有道的存在。

湛呵,始或存。吾不知其誰子也,象帝之先:博大而幽深啊,在虛實中變換。我不知道它是怎麼誕生的,上還能有什麼更本源的存在,似乎更在天帝之前。

‘’銼其閱,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這句總感覺在認知上也可同理,我們不斷認識和了解事物的過程,就是不斷的消磨鋒銳部分,消除意見分歧,融合各種觀點,最終形成共同的觀點的過程,感覺很是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