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大粮商联手“做局”,欲炒作粮价,中国4招粉碎投其企图!

每逢全球经济低迷时刻,正是投机资本抬头之时。近来,虽然中国一再强调粮食供应十分稳定安全,但受国外消息影响,“粮食危机”的谣言依然甚嚣尘上,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国际投机资本在进行收割之前的刻意渲染。

为粉碎国际投机资本炒作粮价的企图,关键时刻,中国不仅亮出充足粮食储备——可以让国民“吃饱”,还准备了其他举措,要让国民“吃好”。

中国新批准7国14种动植物产品入华,4招粉碎投机资本炒粮价企图

全球四大粮商联手“做局”,欲炒作粮价,中国4招粉碎投其企图!


据中新社援引中国海关总署4月7日消息,自2月1日至今,7个国家的14种动植物产品获得中国新批准的准入许可。据了解,这14种动植物产品包括鱼油鱼粉、饲料添加剂等,促进本国养殖业的发展,提高肉类等的自给率。此外,中国还批准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等13个国家水果果园注册588家,水果包装厂注册220家。

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全球疫情愈演愈烈,确诊已超150万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多个国家宣布封锁措施,粮食问题成为民生最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国际投机资本发“世界难财”的缺口。前车之鉴就有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粮食大国菲律宾。

当年,国际投机资本——全球四大粮商(美国的ADM、嘉吉、邦吉和法国路易达孚)联手做局

让菲律宾改种经济作物,接着让西方媒体散播“粮食紧缺”的谣言,促使菲律宾开始疯狂囤粮,而越南、泰国等粮食出口大国则选择禁止出口,最终菲律宾不得不从投机资本手中高价购买粮食,讽刺的是当时全球粮食供应充足。

这与目前的情况有些雷同。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12个国家表示暂停部分粮食出口。这对中国粮食影响如何?一定影响是有的。不过,中国想的更多是,要如何把影响降到最低。一方面,中国亮出充足的粮食储备,稳定民生,防止投机资本炒作中国粮价;另一方面,中国还通过引入新进口来源和新企业,来填补一些国家暂停部分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市场空白

此外,海关总署支持农产品进口,还推行24小时预约通关以及检查、检测等农产品优先原则。对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食运输危机警告”,中国与各国共同

开通铁路运输、空运等新的主要农产品运输方式,以保障全球粮食的流通,全力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中国市场需求复苏后,多国滞销农产品得以对华出口

随着中国全面重启经济步伐不断加速,此前新西兰、德国、智利,澳大利亚、越南等农业出口大国的期盼终于成真——中国农产品需求重新恢复旺盛状态。这些国家此前的农产品滞销问题终于获得了初步解决。

全球四大粮商联手“做局”,欲炒作粮价,中国4招粉碎投其企图!


据环球网此前报道,广受中国市场欢迎的新西兰新鲜龙虾,为中国春节预留的688吨龙虾正面临着滞销,每公斤单价也从130-140新西兰元跌至50-80新西兰元。据媒体4月3日报道,新西兰滞销农产品终于迎来了好消息。新西兰航空通过“客转运”的形式,成功将当地的海鲜等农产品出口至中国,既满足了中国的需求,也解决了当地的农产品滞销问题。

而德国《经济周刊》此前报道的德国猪肉大鳄通内斯肉联集团此前对华猪肉出口停滞的状态,近日也有望解除。这主要得益于荷兰3月25日的一次成功尝试。当日,荷兰首次采用冷藏集装箱试运中欧班列过境俄罗斯,成功安全地向中国出口冷冻鲑鱼。后续,欧洲的其他肉类等食品也将陆续通过中欧班列对华进行出口。

除此之外,澳大利亚、越南等国也纷纷或启用包机、或采用冷藏集装箱铁路运输,加大对华出口农产品的力度,以缓解本国农产品滞销问题。相信在多国加紧对华出口的情况下,中国食品的多样性在疫情之下,依然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文中部分文字/图片素材来源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