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大火:如何避免悲劇再度上演?

4月4日清明節,在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19位森林火災犧牲勇士追悼會舉行,當地數萬民眾前來悼念,送別英魂。3月30日,西昌市經久鄉森林火災發生後,涼山州寧南縣專業撲火隊星夜馳援。31日凌晨1時20分,由於風向突變、風力陡增,18名撲火隊員和1名嚮導犧牲。

據瞭解,這隻撲火隊剛剛成立3個月,往西昌滅火的這21名隊員多數是農民出身。年齡最小的才20出頭,一名撲火隊員的妻子前幾天剛檢查出來懷孕。

19條鮮活的生命就此逝去,令人痛心;而更令人痛惜的是,一年前的3月30日,同樣是在涼山州一場森林火災中,31名救火人員因撲救山火犧牲。在輿論關切的詢問中,討論最多的問題就是——為何時隔一年,在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方、再度發生同樣的悲劇?

凉山州大火:如何避免悲剧再度上演?

應當看到,消防救火確實是一件危險係數很高的工作,尤其是森林火災撲救更是高危行業,目前世界各國對重特大森林火災均無有效應對辦法。也因如此,社會上才會給予消防員較高的禮遇和職業認同;每當火情尤其是巨大的火災發生時,人們都會以“逆行者”向其注目。

而兩次火災的發生地涼山州,因為地形崎嶇,坡陡谷深,對於救援本就十分不利;加之複雜的地形導致的複雜氣候景象,尤其山區的風向變化非常複雜,對林火撲滅造成極大難度,極易發生意外。去年的火災就是因為受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發林火爆燃;今年犧牲的救火隊員也是在趕往火場的路上,由於風向忽變,導致一行人被大火包圍,不幸遇難。

雖然是意外,但是人們也不禁要問,這是否意味著這樣的犧牲就一定是無法避免的呢?尤其是此種“意外”實乃極易發生的“常態”時,我們更需要考慮,其管理機制、人員能力、科技裝備,如何有效去應對,盡最大可能把傷亡降到最低?在這次火災中,對於一支成立僅三個月的半專業性救火隊伍而言,他們是否應該承擔這樣的撲救任務?這其中還有哪些應當防範而疏漏了的風險?

凉山州大火:如何避免悲剧再度上演?

這樣的追問並非苛責,也不是簡單的質疑。人們在意的是,對於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而言,我們如何更好地從悲劇中吸取教訓,今後如何有效避免類似悲劇發生?

社會上也有關於山火究竟是否需要撲救的爭論。這一點更需要從西昌市的實際情況去考量。其他國家有過一些先例,在一些地廣人稀、森林資源豐富的國家,確實有時會放任山火燃燒,待火災自行消失。

但這種做法在西昌市是行不通的。一方面,火災會直接威脅馬道街道和西昌城區安全,其中包括石油液化氣儲配站、加油站、學校以及西昌最大的百貨倉庫等重要設施;另一方面,森林被燒燬,產生大量有害氣體,破壞性極大,必將嚴重威脅社會穩定和生命財產安全,影響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山火不滅不行,撲救山火這是消防戰士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保護好他們的生命安全,也必然是科學施救的應有之義。火情緊急,在人員的安全保障上,如何做到足夠的防護?應急管理,我們的預案與裝備,是否變得更加專業?撲滅山火,除了“戰士逆行”外,還否有更先進、安全的選項?

凉山州大火:如何避免悲剧再度上演?

這樣的疑慮也並非苛求,畢竟人命關天,不容有失。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西昌市經久鄉森林火災指示中指出,要“在確保撲火人員安全的前提下全力組織滅火,嚴防次生災害”,這個原則應當始終遵循。

關於此次事故,我們期待著能有更全面、詳細、科學、負責的調查。這個調查不應只是對災難起因的釋疑解惑,對存在問題的查找梳理,更重要是如何改進和提升。去年木裡火災殷鑑不遠,一年來,當地在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上次火災後發現的問題,有哪些是改進了哪些是仍難解決的?此後,我們可以為避免下一個可能存在的悲劇做好哪些防備?離去的人們需要一個解釋,活著的人們更需要一個回答。

當然,換一個角度來看,災難之所以稱之為災難,就是因為其強大的破壞力;意外之所以稱之為意外,就是因為難以預料和預防。所以,我們永遠必然面臨各種力有不逮的情況、失防萬一的可能。這是人類的渺小之處,卻也正是人類的偉大所在。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與災難對抗、被災難推動著前進,就要敢於迎難而上,同時又心存敬畏,在對災難的反思和經驗的總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讓我們能夠不斷地發展、前進。無論是山火,還是疫情,都是如此。

清明已過。英雄需要的不只是紀念和緬懷,也不只是精神的傳承,更是用生命凝結的光輝照亮未來的道路,讓悲劇不要再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