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传情——王彦发水墨人物画赏析

水墨人物画是一个具有悠久人文传统的画种,这个画种经过几代人的学理探索和创作积累,已经形成了一种当代水墨人物画的新传统。梳理、扩充、研究和理论的诠释是一个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新课题。近日,看到王彦发教授的一组水墨人物画作品,笔墨生动,气息淳朴。作品的表现力、思想性,风格鲜明,凝聚着画家对精神超越的理解和反思,饱含着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内涵。

笔墨传情——王彦发水墨人物画赏析

王彦发,197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曾任河南大学美术系主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他从事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数十年,以油画水彩闻名,兼作人物、花鸟。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专业展、学术展,创作的油画、中国画、书法作品被多家专业机构和书画爱好者收藏。

笔墨传情——王彦发水墨人物画赏析

在当今水墨人物画创作领域,王彦发教授在进行着稳健而富有实力的的积极探索。他关注社会底层人物,推崇人性中的真善美,对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有一种本能的热爱。

笔墨传情——王彦发水墨人物画赏析

对于绘画作品而言,“形”是外在基础,是对物象的准确把控,水墨人物画贵在造型。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一文中开篇即言:“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他以绘画技巧本身为人物、山水、狗马等可传递神韵的题材确立难易程度,将人物画置于首位。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如何对人物进行传神的塑造呢?王彦发教授用笔沉稳有力,墨色厚重凝练,用灵动的线条勾勒了生动的画面,给予笔下的人物生活的深度、感人的力量及丰富的艺术内涵。王教授长期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尤为擅长素描、西画,更重视对人物造型的锤炼,因而在画面的处理上,他在坚持中华优秀文化艺术本体的同时,不为传统的笔墨程式所囿,参以西画,把水墨语言的魅力与油画的造型语言相互借鉴,从而创作出的人物形象更加个性鲜明,具有浓郁的中国文人画风和现代绘画意识。

笔墨传情——王彦发水墨人物画赏析

长期以来,“形神兼备”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的理想追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国画艺术的基本造型法则。“形”象则画“好”,但是如果要达到精妙则必使之具有内部的张力,即“传神”。“不独贵其形似,而贵神采”。也就是说,绘画作品除了展现作者娴熟的技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其精神世界。王教授热爱生活,崇尚本真,从生活中找寻题材,从平凡中挖掘诗意。观其画作,深入而细腻的刻画,透视着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着人物的现实命运,蕴含着生命的原生态,为观者带来理性的思考和正气的力量。陶渊明有诗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或许,这正是王彦发教授对于中国画意境的理解和追求吧!

笔墨传情——王彦发水墨人物画赏析

笔墨当随时代,艺术承载着艺术家对社会的思考,艺术家要走进生活、深入群众。王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仍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大自然,不断地挖掘生活的美、自然的美、人生的美,用深情的笔墨讴歌道德新风,反映时代进步,传达精神追求,抒写新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笔墨传情——王彦发水墨人物画赏析

王彦发教授畅游于当代生活和传统水墨形式之间,努力延伸着水墨的文化内涵及艺术表现。期待着他的更多精品力作......(作者系名人名家杂志执行总编丁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