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一场考试,为什么自己掏钱和公司掏钱员工的通过率截然不同

同样的一场考试,为什么自己掏钱和公司掏钱员工的通过率截然不同

案例描述

同样一次认证考试,AB两家公司都有员工参加。

考试报名费用为7000元人民币。

  • A公司由于是国有企业,福利待遇较好,完全由公司出资报名参考;
  • B公司由于是民营企业,福利交待一般,考试费用由员工自己负责;

考试成绩出来后,A公司通过率为35%,B公司为100%。

请相信,上述案例是真实存在的,所考证书为了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

原因相信各位看官也猜到了,因为B公司员工是自己花钱去报考的。

相对于A公司,B公司的员工是把通过自己劳动获得的报酬投入到此次考试过程中去的,在交完考试费用的那一瞬间,其实沉默成本就已经启动了。

概念:沉默成本

人们在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特别关注自己之前已经投入进去的资源,之前资源的投入大小会对后续完成这件事情起到决定性的因素。

毕竟考试不便宜,已经花费自己辛苦赚来的7000多人民币投入了,说百了就是背水一战。

而A公司的员工,完全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投入,沉默成本在理论上等同于是0。

两者对比而言,通过率自然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小结:认识沉默成本

第一,我们要认清沉没成本其实没有好坏的区分,你可以把它叫做既定成本,或者是已经发生的花费;

第二,因为这种心态的顽固性,有目的性地制造对方的沉没成本,有利于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互动过招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商业营销套路是利用了我们这种沉没成本的偏见呢?

同样的一场考试,为什么自己掏钱和公司掏钱员工的通过率截然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