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 点击上方“美味生活家”关注我们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游子从来念故乡,我归仍得值丰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千岭浮云难望断,思乡人立最高楼”。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当我以一个游子的身份,从“一个诗人”的角度回眸乡愁时,破旧的小土屋,三五小朋友拾野生菌、一起放牛、堰塘里洗澡、在家里偷肉出来过家家、喜事白事吃“十大碗”等等都带着久违的熟悉。昨日的泪水与欢乐,一幕幕在眼前划过。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而最让我耐以回味的还数“十大碗”,小时候,凡农村哪家有红(婚嫁、寿宴等)、白(老人去世)喜事,都要用“十大碗宴请宾客;

并且每一道菜都代表一句吉言:“一吃一品当朝、二吃二仙传道、三吃三元及第、四吃四季发财、五吃五福临门、六吃六位高升、七吃七巧相逢、八吃八仙过海、九吃九九长寿、十吃十全大美。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十大碗是川东北从古至今流传盛行的酒席佳肴,它由品碗、鸡肉、鱼肉、酥肉、蛋、扣肉、糯米、肘子、素菜、砣子肉十个主菜,另配六个左右冷盘、凉菜组成。

“十大碗”之所以好吃,不仅是靠烹饪,还要食材地道!”

“十大碗”食材都来自农村,土猪、土鸡、鲜鱼……宴席所用的活禽,在宴席当天凌晨才会宰杀,“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新鲜嘛。”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十大碗菜肴上席顺序、菜在桌面上的摆放位置都是有考究的。

冷盘、凉菜上齐,酒过三巡,才正式上主大碗主菜,上主菜时先把桌上的冷盘、凉菜分别移到桌面四个角上(俗称摆角顺),开始按十大碗顺序上菜。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前三碗菜上后,紧接着便按酥肉、飘蛋、扣肉、糯米、肘子、炒素菜、砣子肉的顺序依次上席。桌上中间任意并排放四碗,下方排放三碗,这七碗菜可随意移动、重叠(丧事不能重),菜上齐后主人家开始告席,客人互敬,开怀品食畅饮,直至尽性而散。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小时候最开心的是哪家人过事,我们会提前很久开始盼望,

等到酒席的那天去得非常的早,不停的在人家厨房转。

盼望着能够早点吃到肉肉。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最后来个彩蛋~~~~~

每次“十大碗”酒席后,我们还最期待的就是“户外电影”,那时没有彩色电视机,屏幕都是小小的!只有办“酒席”家的人会为了招待客人,组织人来放“户外电影”~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现在再也回不去那时的童年,而只能回味它的味道和记忆了............!!!!!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乡愁——记忆中的“十大碗”和“小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